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87626f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6

治迅速崩溃。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

①历史条件:第一,武昌起义,各省独立清王朝统治崩溃,为中华民国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第二,三民主义革命纲领,为民国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为民国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②简单经过:1912年1月1号(即中华民国元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③性质:中华民国是一个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达到了高潮,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战果。)

(辛亥革命的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912年2月, 清宣统帝退位,清朝统治结束。1912年3月,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此也是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

(辛亥革命的性质: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成功: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③中华民国成立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而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失败:①辛亥革命的胜利革命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也行不通。

★★. 孙中山的伟大功绩:领导辛亥革命,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 孙中山具有的精神品质: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为祖国的进步事业奋斗终和,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自己的救国主张。

★★.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换算: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1年

八上第9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原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开始: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 口号(或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主要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

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

地位: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新世纪的曙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产生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到一个新的时期。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评价)

(积极影响)①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②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和科学,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③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④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指明了新途径。⑤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消极影响)新文化运动中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比较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派别 不同点 相同点 洋务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他们兴办派 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进行洋务运动。

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

维新

本主义,他们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并在光绪帝支

持下发动了戊戌变法。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希望改

革命主张实行三民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变中国的落后状况。 派 政党,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激进提倡民主和科学,学习西方进步思想,从根本上民主改造国民性,对封建文化进行批判,发起新文化派 运动。 启示:(1)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呈现出明显的层层深入的逻辑发展特征。技术——制度——文化

(2)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没有科学理论指导,不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单元小结: 运动名称 领导阶级 学习重点 洋务运动 开明的地主阶级(奕忻,曾国藩等) 科学技术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光绪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 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 新文化运动 爱国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 思想文化 ★★.思想主张、社会实践及其特点: 派别 主要主张 社会实践 特点 洋务派 学习西方技术(或中体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器物、西用) 技术 维新派 要求变法维新(或实行 戊戌变法 学习西方政治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制度 义) 新文化运动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思想领袖 文化 (2)共同之处:挽救危亡。

(3)影响: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 ★★. 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⑴、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努力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反帝反封任务,近代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由此可见,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和近代化前提。 ⑵、明清闭关锁国,导致中国愚昧落后,而中国近代化历程实际上是在敞开国门、不断向西方学习,不断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进行的。由此可见,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思想文化,是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是中国实现近代化的保证。

★.归结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感想: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帝)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 考点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八上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1931.9.18)--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原因: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趁蒋介石围剿红军之机,侵略中国。 时间:1931年9月18日。

借口:日军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并在第二天占领沈阳。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的态度: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蒋介石下令不抵抗。 经过: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柳条湖事件),炮轰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

结果:结果:A、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B、东北抗日义勇

军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游击队开展了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中国进入了局部抗战时期。 影响: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二、西安事变:(1936.12.12)

(1)原因: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对张学良、杨虎城起到了感召作用(个人因素)。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直接原因)。

(2)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又称 “双十二事变” 。 (3)解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目的: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争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

(4) 结果: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协商。) 蒋介石被迫接受 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5)和平解决的意义: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B、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八上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一、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 (1)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失踪 .

影响:标志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原因: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共的推动。

合作表现: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奔赴抗日战场。

意义: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3)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A、背景: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发动了“八一三事变”, 进攻上海,逼迫南京国民政府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