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黎备忘录和东京备忘录联合开展船舶救生艇降落设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关于巴黎备忘录和东京备忘录联合开展船舶救生艇降落设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8719fbf1a37f111f1855b26

被油漆覆盖的救生艇艇体裂痕:

艇体变形或以前做过局部修理而导致表层漆皮破损,虽经船员多次表面刷漆仍发现救生艇油漆龟裂、起皮现 象,PSCO 有怀疑而要求船员刨去该处油漆层,结果发现艇体以前局部修理时留下的修补痕迹并存在裂痕。 可 导致被滞留。

救生艇未处于良好安全的状态,如: 1. 救生艇释放空气管锈蚀; 2. 救生艇附件破损; 3. 救生艇淡水箱洞穿; 4. 救生艇油箱洞穿; 5. 救生艇底托锈蚀严重; 6. 救生艇舵叶洞穿;

7. 救生艇艇机无法正常启动,或运转故障; 8. 救生艇属具破损、不全。等 可导致被滞留。 Rev. 1.1 (200908)

备注:“□”内:填“×”正常或良好; 填“-”不适用; 填“o”有缺陷提出(用RA 报告描述)

[Qn] :对应于东京备忘录CIC 调查表的检查项目编号

4

3. 检查船员是否熟悉如何安全释放救生艇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结果

检查船上是否根据MSC Circ.1206的要求标示出救生艇释放和回收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执行释放和回收相关操

作的船员应被告知这些危险并明白在发生危险时所应采取的适当措施。如果发生了此类险情应报告船公司、

主管机关和救生设备制造厂以提高安全水平。 3.1[Q6] 船上是否标示了救生艇释放 和回收时可能出现的危险?

通过核实包括公司通函、SMS 信息及操作流程文本等在内的SMS 文件来验证 3.2[Q7] 针对上述危险是否制定了流 程和操作须知?

检查船上是否保存并张贴了相关的流程和操作须知 3.3[Q8] 所有关键人员是否熟悉这些 流程?

向被指定在降落、操纵和回收救生艇的程序中负有职责的船员询问以验证熟悉情况 3.4[Q9] 船员是否熟悉MSC Circ.1205 & 1206 中列出相关 IMO 文件和指南?

向有关船员抽查询问以验证熟悉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文件: 1. MSC.1/Circ. 1205 & MSC.1/Circ.1206 (包括附则) 2. SOLAS 第三章“救生设备和装置” 3. 救生设备规则(LSA)

3.5 典型滞留缺陷排查 确认船舶不存在以下典型滞留缺陷(注:正常无缺陷则在“□”内填“×”)

有关关键人员不熟悉流程: 当被指定在降落、操纵和回收救生艇的程序中负有职责的船员不熟悉他们的任务时,可导致被滞留

4. 检查承载释放装置(注:仅适用于配有承载释放装置的船舶)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结果

应在降落和释放之前询问船员,无须进行实操

询问应主要集中在如何使该装置复位并防止其在回收时意外脱开 询问对象主要应为负责操作该装置的船员 4.1[Q11] 船员是否熟悉包括互锁装 置在内的承载释放装置的 操作?

询问亦可参考艇内的操作和复位说明 Rev. 1.1 (200908)

备注:“□”内:填“×”正常或良好; 填“-”不适用; 填“o”有缺陷提出(用RA 报告描述)

[Qn] :对应于东京备忘录CIC 调查表的检查项目编号

5

对1998 年7 月1 日至2008 年7 月1 日间安放龙骨的船舶,应在艇内提供使用船上工作语言的清晰的说明,

并有对防止意外和过早脱开的警告标志; 4.2[Q12] 是否张贴有一份用工作语 言写出的清晰的使用须知,

同时配有警告标语? 对2008 年7 月1 日之后安放龙骨的船舶,应有使用包括颜色、图形或图号在内的明确的文字说明张贴在艇内

(如果使用颜色标记,绿色代表正确的复位,红色代表错误),并有对防止意外和过早脱开的警告标志,及在

每个钩子的位置张贴警告标志以提醒船员进行正确的复位。 对1998 年7 月1 日至2008 年7 月1 日间安放龙骨的船舶,释放装置应设计成艇内的船员能清晰地观察到该

装置已正确复位并可以起吊;

4.3[Q13] 承载释放装置是否设计成 能让艇内的船员清楚地看 到该装置已经正确完全的 复位并可以起吊?

对2008 年7 月1 日之后安放龙骨的船舶,释放装置应设计成可以通过下述三种方式之一使得艇内的船员可以

从内部清楚地确认该装置已适于起吊:

1. 能直接观察到每个钩子的可动部分或与可动部分连锁的部分已经处于正确的复位位置; 2. 能通过一个机械连接着钩子的可动部分的不可调指示器确认每个钩子都已经处于正确的复位位置;

3. 能通过易于操作的机械连接着钩子的可动部分的机械指示器来确认每个钩子都已经处于正确的复位位

置。

4.4[Q14] 释放手柄是否被标记为与 背景反差明显的颜色?

对1998 年7 月1 日以后安放龙骨的船舶,释放手柄应被标记为与背景反差明显的颜色。 4.5[Q15] 包括互锁装置在内的钩子 和释放装置是否处于正确 的状态?

通过艇内检查的方式确认。

4.6[Q16] 承载释放装置是否处于良 好安全的状态?

检查承载释放装置、包括释放钢缆及其护套的技术状况。

4.7 典型滞留缺陷排查 确认船舶不存在以下典型滞留缺陷(注:正常无缺陷则在“□”内填“×”)

船员不熟悉包括互锁装置在内的承载释放装置的操作:

当被指定负责操作承载释放装置的船员不熟悉他们的任务时,可以给予滞留 Rev. 1.1 (200908)

备注:“□”内:填“×”正常或良好; 填“-”不适用; 填“o”有缺陷提出(用RA 报告描述)

[Qn] :对应于东京备忘录CIC 调查表的检查项目编号

6

包括互锁装置在内的钩子和释放装置未处于正确的状态:

当有证据证明包括互锁装置在内的钩子和释放装置不能正确复位,如: 1. 凸轮和互锁不能正确复位,包括指示器不能正确指示时; 2. 动力模块锁死或不能操作时;

3. 当艇处于存放状态时,锁定装置不在正确位置时;

4. 操作柄等构成整个系统的部件损坏、不能正常运行或处于很差的状态时; 5. 有证据表明通过未授权的修理对装置进行了改动;

6. 有证据表明构成“认证”装置的部件(如盖子、护栏等)丢失时。 可导致被滞留。

对承载释放装置的定期检查和试验未按规定时限进行:

当公约规定的由“有资质人员”进行的全面检查和试验未正确进行时,如: 1. SE 证书的年度检验已完成,但该检查和试验尚未进行;

2. 当相关的SE 证书检验已完成,但五年度的全面检查和承载试验未进行时; 3. 当五年度的全面检查已完成,但承载试验未进行时。 可导致被滞留。

承载释放装置控制/释放钢缆破损

外部护管的破损虽然可能暂时不影响功能,但将加速失去保护的控制/释放钢缆锈蚀和破损,最终导致承载释 放功能的失效。 可导致被滞留。

5. 检查艇架及绞车-至少进行一条救生艇的降落和回收以确认艇架和刹车的状况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结果 5.1[Q17] 艇架是否处于满意的状 态?

对艇架进行整体目视检查并适当考虑维护保养记录以进行评估。

5.2[Q18] 所有的滑轮及其他活动部对所有滑轮及其他活动部件进行整体目视检查并适当考虑维护保养记录以进行评估; Rev. 1.1 (200908)

备注:“□”内:填“×”正常或良好; 填“-”不适用; 填“o”有缺陷提出(用RA 报告描述)

[Qn] :对应于东京备忘录CIC 调查表的检查项目编号

7

件,包括限位,是否运行良在降落和回收时观察滑轮及其他活动部件的运行情况; 好? 确认限位能够正常运行。

在救生艇降落时对刹车进行试验,验证其能有效运作; 当刹车松开时,救生艇能自动降落。 5.3[Q19] 刹车是否能在自由降落时 正常使用,当刹车松开时,

艇是否能自动降落? 如检查结果无异常,只需进行一次空艇降落刹车试验。

5.4 典型滞留缺陷排查 确认船舶不存在以下典型滞留缺陷(注:正常无缺陷则在“□”内填“×”)

艇架未处于满意的状态:

当艇架的状况被PSCO 认为可能导致救生艇不能安全使用时(如艇架结构腐烂或减薄),可导致被滞留。

所有的滑轮及其他活动部件,包括限位,未处于运行良好状态: 当艇架的状况被PSCO 认为可能导致救生艇不能安全使用时,如: 1.滑轮,滚轮或其他部件锁死、锈烂或减薄时; 2.限位器脱落或不能正常工作时; 3.绞车或刹车装置处于较差的状态时。 可导致被滞留。

刹车不能在自由降落时正常使用,或当刹车松开时,艇不能自动降落:

试验时刹车不能停止救生艇的降落时,或当刹车松开时,艇不能自由降落时(往往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保养

导致刹车装置内部锈蚀、变形等缺陷引起),可导致被滞留。 6. 进行一次完整的放艇演习(尽实际可行时)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结果

本次集中大检查并不要求每条船舶的检查都要进行完整的放艇演习,只需至少降落一条艇以验证艇架和刹车

即可,但仍应尽实际可行进行一次完整的放艇演习;

进行演习前,应告知船长任何演习或操作都将在他的指挥下进行; 6.1[Q20] 如进行演习,确认演习得到 了正确的完成。

进行演习前,先要求船长说明演习的步骤; Rev. 1.1 (200908)

备注:“□”内:填“×”正常或良好; 填“-”不适用; 填“o”有缺陷提出(用RA 报告描述)

[Qn] :对应于东京备忘录CIC 调查表的检查项目编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