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江苏省常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6dee3ceb3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76

9. 该国最有可能是( )

A. 中国 B. 日本 C. 埃及 D. 新西兰 10. 该国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 ) A. 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B. 经度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C. 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D. 纬度地带性和整体性 【答案】9. B 10.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差异性,意在考查学生总体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9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材料,该国的气候属于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且具有海洋性。是个群岛国家,地形以山地为主,多火山地震。最有可能是日本,B对。中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A错。埃及是热带沙漠气候,C错。新西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D错。故选B。 【10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该国是日本。根据图中纬度、地形对气候类型或自然带类型的影响。该国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对。A、B、D错。故选C。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地带性分布规律分为从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级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主要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主要是以水分为基础形成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规律的更替,主要是以水分和热量不同形成的。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关于图中岩石与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平岩层的形成时间要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时间 B. ①处与②处岩石相接触,②处岩石发生变质 C. ②处岩层与④处岩石都具有气孔构造 D. 褶皱的形成时间要晚于断层的形成时间

12. 关于图中各地貌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处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谷地 B. 乙处是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地 C. 丙处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地 D. 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地 【答案】11. A 12. D 【解析】 试题分析: 【11题详解】

根据沉积岩形成的规律可知,③岩层距离地表最近,形成年代最晚;①处与②处岩石相接触,②为岩浆岩,岩浆将会使与之接触的沉积岩发生变质作用;岩浆岩中只有喷出岩具有气孔构造;根据图岩层的连续情况可知,该地先发生褶皱,后形成断层。 【12题详解】

甲处有断层,可能因流水侵蚀作用形成谷地;乙处两侧的沉积岩被侵蚀变低,乙处相对地势较高而形成山地;丙处不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地,而是外力作用形成的谷地;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地。 考点:地质构造及地貌。

云栖小镇是以云计算为核心,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硬件产业为产业特点的,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四位一体的特色小镇,规划面积3.5 km2。下图为“云栖小镇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除了国家政策因素外,云栖小镇得以形成和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轨道交通便利 B. 环境质量较好 C. 科研院校众多 D. 市场定位准确

14. 与传统小镇相比,云栖小镇( ) A. 噪声污染较严重 B. 产品更新速度快 C. 第二产业比重大 D. 单位产值能耗高 【答案】13. D 14.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城镇化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 【13题详解】

根据材料,云栖小镇是以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四位一体,以云计算为核心,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硬件产业为产业特点的特色小镇,其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抓住了当今人类最成熟的、最普及化的、最实用化的以现代通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经济,由于市场定位准确,使得云栖小镇得以形成和快速发展。故选D。 【14题详解】

与传统小镇相比,云栖小镇主要是打造云生态,发展智能硬件,形成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的特色小镇,其产业多为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污染低、更新快、能耗低,故选C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聚落 C. 耕地 D. 河流

16. 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 线路过长 B. 距城镇过远 C. 工程量过大 D. 易受洪水威胁 【答案】15. A 16.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线路的布局,意在考查学生结合等高线进行布局及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5题详解】

根据铁路线修建的原则,在山区应尽量少穿越等高线。读图,图示铁路沿1000米等高线修建,主要是因为不穿越等高线,地势起伏较小,所以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A对。线路没有经过主要城市,主导因素不是聚落,B错。该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上,也是聚落主要分布区,C错。图示天山地区河流短小,铁路线没有沿河修建,D错。故选A。 【16题详解】

铁路修建的意义是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图中铁路线与城市吐鲁番之间高差较大,距离远,不利于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距城镇过远,B对。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线路长短,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该地区是干旱区,洪水灾害少,C错。沿等高线修建,工程量较小,D错。故选B。

下图为“我国沿海三个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CI)统计图”,AQCl数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