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第一学期习题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基础化学第一学期习题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6b4d8e36294dd88d0d26b6a

(C)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能准确代表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 (D)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不能代表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 3.在放热反应中,温度增高10℃,将会

(A)不影响反应; (B)降低平衡常数; (C)使平衡常数增加1倍; (D)不改变反应速度。

4.298K,H2O(l)=H2O(g)达到平衡时,体系的水蒸气压为3.13KPa,则标准平衡常数K为

(A)100 (B)3.13×10-2 (C)3.13 (D)1。 5.下列反应中,K的值小于KP值的是

(A) H2(g)+Cl2(g)???2HCl(g); (B)H2(g)+S(g)?H2S(g);

(C) CaCO3(s)?CaO(s)+CO2(g); (D)C(s)+O2(g)?CO2(g)。 6.一定温度下,反应2CO(g) + O2(g) = 2CO2(g)的KC和KP的关系是:

(A)KC? KP; (B)KP ?KCRT; (C)KP ?KC(RT)?1; (D)KP ?KC(RT)2。 7. 一定温度下,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A)由反应式决定; (B)恒为常数;

(C)随反应物和产物的平衡压力而变; (D) 随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而变。 8.对于可逆反应,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为:

(A)相等; (B)二者之和等于1; (C)二者之积为1; (D)二者正负号相反。 9.20℃时, NH3?l? ? NH3? g?达到平衡时,若体系的氨蒸气压为8.57×105Pa,则其

K?的数值为:(p??100kPa)

(A)8.57×105;(B)8.57; (C)8.75; (D)0.118。 10.某温度下,反应SO2(g)+应2SO3(g)?1O2(g)?SO3(g)的平衡常数K?=50;在同一温度下,反22SO2(g)+O2(g)的K?值应为:

(A)2500;(B)100;(C)4×10-4;(D)2×10-2。 11.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 H2 (g) + S (s) = H2S (g ) K1

? S (s) + O2 (g) = SO2 (g) K2

则反应 H2 (g) + SO2 (g) = O2 (g) + H2S (g) 的平衡常数为:

???????(A)K1;(B)K1; (C)K1;(D)K2?K2?K2/K2/K1?

12.用下列哪种方法能改变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

(A)改变反应物浓度;(B)改变温度;(C)用催化剂; (D)改变总压; 13.恒温下的反应,经某一时刻后,J>K ,此时反应的?rGm:

(A)>0; (B)<0; (C)=0; (D)无法判断。

?14.在等温等压条件下,某反应的K = 1,则?rGm的值为:

???(A)1; (B)0;(C)>1; (D)<0。 15.已知 N2(g)+H2(g)?2NH3(g)K1

K2 K3

13N2(g)+H2(g)?NH3(g)2212N2(g)+H2(g)?NH3(g)33则平衡常数K1,K2,K3的关系是 (A)K1?K2?K3;(B)K1?16.可逆反应2NO(g)?列说法正确的是

11121323K2?K3; (C)K1?K2;(D)K1?K2 ?K3?K323?N2(g)+O2(g),?rHm??180kJ?mol?1。对此反应的逆反应,下

(A)升高温度K增大; (B)升高温度K减小;

(C) 增大压强平衡则移动; (D) 增大N2溶液,NO解离度增加。

17.在850℃时,CaCO3(s)=CaO(s)+CO2(g)的反应的K○=0.50,下列情况不能达到平衡的

(A)有CaO和CO2(PCO2=100KPa) (B)有CaCO3和CaO

(C)有CaO和CO2(PCO2=10KPa) (D)有CaCO3和CO2(P(CO2)=10KPa)

??18.某温度时,反应H2 (g) + Br2 (g) = 2HBr (g) 的K = 4×10-2 ,则反应HBr(g)= 1/2H2 (g)

?+1/2 Br2 (g) 的K 等于 (A)

?11; (B); (C)4×10-2; (D)2×10-2。 ?24?104?10?219.若反应商等于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rGm (B)?rGm?0; (C)?rGm??rGm; (D)?rHm。 ?0;?T?rSm?20.已知反应:NO(g)+CO(g)?1?N2(g)+CO2(g),?rHm??373.2kJ?mol?1,若提高2有毒气体NO和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低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高温低压。

二.填空题(40分,每空2分)

21.反应I2 (g) = 2I (g)达平衡时:

a.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 ,原因是 ; b. 压缩气体时,I2(g)的解离度 ,原因是 ; c. 恒容时充入N2 气体,I2 (g)的解离度 ,原因是 ; d. 恒压时充入N2 气体,I2 (g)的解离度 ,原因是 ;

?22.已知反应NiSO4·6H2O (s) ? NiSO4 (s) + 6H2O (g)的?rGm=77.7 kJ·mol-1,则平衡时

NiSO4·6H2O 的固体表面上水的蒸气压pH2O 为 Pa。

23.反应:CO(g)+H2O(g)=CO2(g)+H2(g) 在大约1100 K时,K= 1.00。1100 K时,测得反应体系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CO.1.00 mol,H2O:1.00 mol,CO2:2.00 mol,H2:2.00 mol。 在此条件下反应应向 方向进行,当反应达到平衡后, 的物质的量较初始值有所增加, 有所减少。(注明何种物质)

-1?-1-124.已知环戊烷的气化过程ΔrH?m=28.7kJ?mol,ΔrSm=88J?mol?K。环戊烷的正常沸

?点为 ℃,在25℃时的饱和蒸气压为 kPa

?25.在20℃时,甲醇的蒸气压为11.83kPa,则甲醇气化过程的?rGm为 kJ·mol-1。 ?甲醇在正常沸点时的?rGm为 kJ·mol-1。

26.某温度下,反应PCl5(g)?PCl3(g)+Cl2(g)的平衡常数K?=2.25。把一定量的PCl5

引入一真空瓶内,达到平衡后PCl5的分压为2.533×104Pa,则PCl3的分压是 Pa, PCl5的离解分数为 。 27.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在673K时,K?=5.7×10-4;在473K时,

K?=0.61。则873K时,K?= 。

28.在100℃时,反应:AB(g)?常数K的值为 。

三、计算题(20分,每题10分) 29. 在21.8℃时,反应:NH4HS(s)??A(g)+B(g)的平衡常数Kc=0.21mol·dm-3,则标准平衡

NH3(g)+H2S(g)的平衡常数K?为0.070;现将

0.20g NH4HS(s)放入容积为10.0L的密封容器中,试通过计算说明该温度下,上述平衡是否存在?

30.NOCl的分解反应如下:

2NOCl(g)? 2NO(g)?Cl2(g)

(1)在200 ℃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NOCl,反应达到平衡后,总压为1P,NOCl的分压

?为0.64P,试计算K;(2)200 ℃时温度每升高一度,K增加1.5%,计算?rHm;(3)

????假定200 ℃时K为0.1,计算NOCl的离解度为20%时的总压。

?第四章 定量分析概论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系统误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1)在同一条件下的重复测定中,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是固定不变的; (2)系统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3)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可通过对照实验检验出来; (4)增加测定次数可减小系统误差。

(A) (1)(2); (B) (1)(3); (C) (2)(3) ; (D) (3)(4) 2.下列关于偶然误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1) 产生偶然误差的原因是不能确定的; (2) 偶然误差符合正态分布; (3) 偶然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4) 可通过空白试验减小偶然误差。

(A) (1)(2); (B) (1)(3); (C) (2)(3) ; (D) (2)(4) 3.在滴定分析中出现的下列情况, 哪种导致系统误差 (1)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2)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测不准; (3)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4)砝码有腐蚀。

(A) (1)(2); (B) (1)(3); (C) (2)(4) ; (D) (1)(4)

4. 把1.0501、 5.050、 2.351、 3.252各数据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修约正确的是

(A)1.1、5.0、2.3、3.2 (B)1.1、5.1、2.4、3.2 (C)1.1、5.0、2.4、3.3 (D)1.0、5.0、2.4、3.3

5.算式

0.1010?(25.00?20.80) 的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1.000(A)五位 (B)四位 (C ) 三位 (D)二位

6. 现需配制0.1 mol?L-1的HCl ,请从下列仪器中选一合适的仪器量取浓酸 (A)容量瓶; (B)移液管; (C)量筒; (D)酸式滴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