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江南逢李龟年》公开课教案_8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江南逢李龟年》公开课教案_8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6b3934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1a

泛,要告诉学生对古代诗词大家的生平一定要知晓,才能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意诗情诗韵。)

引入第三组人物:

岐王、崔九——知晓学诗要懂得分析手法

那么这两个人当时红不红,火不火呢?可是今天他却只是个配角,要不是杜甫的诗中提到,我看现在没有人会认识他们 ,所以历史是最公正的,它从来不会因为权势、地位而给你一席之地。不过我现在只想问大家,杜甫写这首诗时,到底谁在,谁不在?(得出关于岐王和崔九那热闹的场面只是回忆,是联想,是虚。)而现在只有两个人在,这是实,这在写作手法上叫虚实相生,这种写法能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欣赏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找出哪里是实,哪里是虚?和《江南逢李龟年》比较,一个是联想,一个是想像,同样都能丰富诗中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同学们能不能自己也找出这样虚实相生的诗呢?

(分析诗歌一定要教会学生常见的写作手法,觉得讲得越早越好,只要学生听得懂,哪怕有时是一知半解,也要讲,还要尽量用专业词语讲,讲得多了,学生有了积累,以后就会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去分析古诗)

引入一处景物

落花时节——知晓学诗要多维度挖掘诗歌含义

刚刚探讨了三组人物的火不火、红不红的问题,其实呀,春天特别是晚春,姹紫嫣红,春景才是最红最美的。那么我来看杜甫的诗中“落花时节”是什么时节?表层含义是暮春,为什么不写成“暮春时节又逢君”?或者“花盛时节又逢君”呢、非要写“落花时节”呢?仔细一想,原来这里语带双关,暗指自己的身世就如同这落花,再上升到国家层面,则深化主题,包含着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所以,分析古诗,炼字炼词很重要,分析到一点可能不难,但是要完整分析,不能有遗漏,就要多维度挖掘,练习得多了,自然思维就有了广度和深度)

这里大家就要明白一个问题,关于暮春的诗歌有很多,是不是都是很伤感的呢?下面我们来看唐朝另一位大诗人韩愈所写的《晚春》,它表现就是对杨花榆荚的独特个性的赞美。这就说明了古诗中环境描写是为人物心情服务的,同是暮春,心情高兴,就看到斗芳菲,心情难过,就是看到落花时节。正所谓景为情生。

所以呀,当我们身在幸福中的人看到“正是江南好风景”时,杜甫看到的却是“落花”,这就是我们修辞手法上说的——对比,以江南好风景来反衬落花,就能更加突出逢君之悲凉。我们再来往上看,过去是众宾云集,觥筹交错,唱歌赋诗,时常欢笑。现在是落花凋零,年老体衰,江南重逢,只能是徒增惆怅和伤感。这又是一处——对比,假如以前大家没有风光无限的日子,可能还不会如此难过,现在大起大落,想想过去,更易触发内心的痛!这就是对比的好处:把两个截

然不同的事或物或人拿来比较,更能突出所要表达的情感,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总结全诗内容

通过了以上分析,我们再来看看整首诗的结构。 四要素——加深学生国家安全意识

首先从全诗提炼关键了填空,熟悉本诗今昔对比,明白安史之乱给人们(昔日歌手诗人,更何况是老百姓)带来的苦难。明白国家的安定太平是多么重要,没有了国家稳定,什么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什么诗歌和远方,都成为一句空话。(幻灯片出示)国家不安定太平,任何唱歌赋诗,美好生活都是一句空话。

结尾:下面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再来给这首古诗配乐,并有感情的朗读。(首尾照应,学以致用)

下课前,听一首今年来自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栏目的配曲,请大家闭上眼睛,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那个诗歌的王朝,可以把自己想像成杜甫的粉丝,或者你就是杜甫,也可以是李龟年,伴着音乐,展开自己丰富的想像吧!(想像引导题:1、喜爱语文的想像下杜甫当时会怎么对李龟年说2、喜爱音乐的想像下李龟年怎么对杜甫说3、喜爱政治的想像下怎么对李龟年和杜甫说)

(借助大平台娱乐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诗词,都来热爱古诗词)

总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学习古诗常用的几种方法,并且要善于分析全诗的主旨,以诗为鉴,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做一个有涵养有诗意的当代中学生。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江南逢李龟年》 板书设计: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过去 原因 现在 时间:寻常 几度 落花时节 安地点:宅里 堂前 江南 史人物:岐王、崔九 李龟年 杜甫 之 (李龟年 杜甫) 乱 事件: 见 闻 逢 教后反思:这是一节古诗赏欣入门课,对于初一学生来说,首乖是要激起他们对古诗的兴趣,网络语言和音乐的引入让学生对古诗敬而不远之,然后要教给学生方法,本节课通过四个环节,有序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在感悟和提问互动中,愉快而又不娱乐中获得了古诗的赏析知识,不仅对本诗有了一定理解,也获得对其他古诗的赏析方法,气氛高,收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