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练习:第四课草原人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9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练习:第四课草原人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690647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dc

第四课 草原人家 第1节 逐水草而居

一、非洲的热带草原(自然环境)

1.分布(地理位置):在古老的非洲大地上,分布着广袤的热带草原。

2.特点:在热带草原上,一年之内有明显的湿季和干季。每到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繁盛,郁郁葱葱;而干季来临后,则降水很少,草木稀疏,草原上一片枯黄。

3.影响:湿季和干季时空的年际变化,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会造成很大影响。 二、马赛人的生产特色

1.分布(地理位置):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是马赛人的家园,他们以放牧为生。

2.生产特色:以放牧为生,发展畜牧业,过“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1)原因:在热带草原上,一年之内有明显的湿季和干季。每到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繁盛,郁郁葱葱;而干季来临后,则降水很少,草木稀疏,草原上一片枯黄。

(2)具体概况:每到干季,马赛人便以家族为单位,带领着牛、羊或骆驼等牲畜,迁往其他较为湿润、水草丰美的地方暂住,等到第二年湿季来临再返回家园。

具体迁移情况:每到5—6月,随着南方(多多马)干季来临,草原枯黄,马赛人开始向北迁移,而这时的北方(基塔莱)正值湿季,水草丰美;10月,北方干季来临,南方湿季即将到来,马赛人又开始向较为湿润、水草丰美的南方回迁,迎接南方湿季的来临。他们每年大多循着一定路线迁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三、马赛人的生活特色:过“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1.马赛人每年大多循着一定路线迁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极其简单。牛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茅草房是他们的家居住所。

(1)衣:红色的披风——用来驱赶野生动物、防身、防晒、散热,还可以保护牛群。 (2)食:牛制品(牛血、牛肉)——饲养牛,畜牧业。 (3)住:茅草房——就地取材、便于迁徙,通风、散热。 (4)行:带着牛羊步行——便于游牧生活。

(5)风俗:钻木取火,立定跳高,把拥有牛的数量作为财富和社会声望的象征。 2.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马赛人从游牧改为定居,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但仍保留了一些古老的民风民俗。

3.马赛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1)野生动物:马赛人保留着独特的部族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他们虽长期与野兽朝夕相伴,却没有捕杀动物的习俗,也从不吃野生动物。

(2)草原:在马赛人的社会里,拥有牛的数量越多的人越富有,社会声望也越高。因此,养育牛群的草原成为马赛人心目中的神灵。他们视草原为家园,自己也是草原的一部分。

从气候的角度说明马赛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的原因。

因为马赛人以畜牧业为生,生活的区域为肯尼亚南部和坦桑尼亚北部的热带草原。这里为热带草原气候,一年之内有明显的湿季和干季,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繁盛。干季降水很少,草木稀疏,以畜牧业为生的马赛人必须随季节变迁而迁徙,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一、选择题

1.右图所示大洲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是该大洲分布最广的气候 B.气候带呈明显的带状,且南北对称分布 C.赤道两侧的大陆东部是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为热带沙漠气候 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分布在(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3.多多马和基塔莱两地降水集中的月份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 ) A.两地分别位于南、北半球 C.两地的经度位置不同

B.两地分别位于东、西半球 D.两地的气候类型不同

4.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的马赛人过着游牧的生活。决定马赛人生产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的时空年际变化

B.地形对马赛人生活的影响

C.土壤的贫瘠影响农作物的种植 D.马赛人为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追逐野生动物 5.下列描述符合非洲热带草原干季特点的是( ) A.降水丰沛,植物茂盛 B.草原上可见成群的牛羊 C.草原上吹湿风

D.草原上草木稀疏,一片枯黄,几乎见不到动物在此觅食

6.马赛人的精神生活与养牛羊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属于这方面描述的是( ) ①牛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 ②每年他们带领牛羊迁移

③拥有牛的数量越多的人社会声望越高 ④养育牛群的草原成为他们心目中的神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马赛人的家园主要在( )

①南非北部 ②坦桑尼亚北部 ③刚果 ④肯尼亚南部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②④

8.下列关于马赛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