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全国 3卷 化学试题. 及答案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6年高考全国 3卷 化学试题. 及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64fe82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a

的运用能力。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选修4学习。依据题目中所给数据,再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化学平衡原理适用于任何化学平衡,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化学平衡会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只受温度的影响,依据题目所给信息作出合理判断;盖斯定律是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效应是相同的;本题是综合性试题,难度适中。 28.(14分)

++

【答案】(1)V2O5+2H=2VO2+H2O;SiO2;(2)0.5;(3)Fe(OH)3、Al(OH)3;(4)碱; +

(5)K ;(6)2NH4VO3

高温 V2O5+H2O+2NH3↑。

(4)根据方程式可知为了提高洗脱效率,反应应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因此淋洗液应该呈碱性。

(5)由于前面加入了氯酸钾和氢氧化钾,则“流出液”中阳离子最多的是钾离子。

(6)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偏钒酸铵(NH4VO3 “煅烧”生成七氧化二钒、氨气和水,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VO3

高温 V2O5+H2O+2NH3↑。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制备工艺流程图分析

【名师点睛】本题是工艺流程问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的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将其应用于实践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充分体现了“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首先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然后判断此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最后根据原子守恒、反应前后电荷守恒配平其他;工艺流程中充分把握题目所给数据,如本题中SiO2的质量分数在60%~65%,因此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SiO2,因为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不与硫酸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偏移,即得失电子数目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常常采用得失电子数目守恒进行计算,即氧化剂的物质的量×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还原剂的物质的量×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本题是3×1×1=n(KClO3)×1×6,解得x=0.5mol;化学平衡原理适用于任何化学平衡,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化学平衡会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本题难度适中。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答案】(1)Fe2O3·xH2O;选取细小颗粒,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酸浸”反应速率 ;(2)硫酸Fe2O3·xH2O+6H+=2Fe3++3SO42-+(x+3)H2O;(3)氧化Fe2+ ,c ;(4)pH过大,容易生成Fe(OH)3,产率降低;(5)减压蒸馏,可防止温度过高,聚合硫酸铁分解 ;(6)

0.168c(V0?V)

m?。

(4)聚合釜中溶液的pH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pH偏小时Fe?3水解程度弱,pH偏大时则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而损失,造成产率降低。

(5)相对于常压蒸发,减压蒸发的优点是可防止温度过高,聚合硫酸铁分解。

(6)做空白对照试验,消耗NaOH溶液V0mL,说明与样品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是(V0-V)c×103mol,所以样品中氢氧根的物质的量是(V0-V)c×103mol。已知该样品中Fe的质量分数w,则铁的物质的量是

m?3n(OH)=mol,因此B的表达式为B?n(Fe)560.168c(V0?V)。

m?【考点定位】考查化学与技术模块分析,侧重于物质制备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工艺流程问题,涉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环境保护、压强和沸点的关系等知识,从能力上考查了学生阅读能力、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反应中提高反应速率,影响反应速率因素有:温度、浓度、催化剂、压强、固体颗粒等,粉碎的目的:增加和硫酸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物质的制备中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杂质,因此酸浸,审清目标产物,故应选择硫酸,在工业生产中,要注意环境的保护,过氧化氢被称为“绿色氧化剂”,还原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工业生产中除了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同时还要注意节省原料,达到利益最大,不能加入原料过多,容易造成原料的浪费。本题有些难度。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2) 大于,小于;(3)三角锥形,sp3;(4)GaF3是离子晶体,GaCl3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GaF3的熔沸点高;(5)原子晶体;共价键;

4?NA?(rGa3?rAs3)?100%

3(MGa?MAs)。

【解析】 试题分析:(1)As的原子序数是33,则基态A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2)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下,则原子半径Ga大于As,由于As的4p轨道电子

处于半充满状态,稳定性强,所以第一电离能Ga小于As。 (3)AsCl3分子的价层电子对数=3+

5?1?3=4,即含有一对孤对电子,所以立体构型为2三角锥形,其中As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

(4)由于GaF3是离子晶体,GaCl3是分子晶体,所以离子晶体GaF3的熔沸点高;

【考点定位】考查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原子半径、杂化轨道、空间构型以及晶胞结构判断与计算等

【名师点睛】物质结构包括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的杂化方式、元素电负性大小比较、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分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的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书写、化学式的种类、官能团等)、晶体结构(晶体类型的判断、物质熔沸点的高低、影响因素、晶体的密度、均摊方法的应用等)。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内容,涉及前36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元素周期律、第一电离能规律、空间构型、杂化轨道、晶体熔点高低的判断、晶体类型、以及晶胞的计算等知识,这部分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基础知识,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等,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只有掌握这些,才可以更好的解决物质结构的问题。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答案】(1)4; (4)

;苯乙炔;(2)取代;消去;(3),

+(n-1)H2;

(5)、、、;(6)

(3)D发生已知信息的反应,因此E的结构简式为。1

个碳碳三键需要2分子氢气加成,则用1 mol E合成1,4-二苯基丁烷,理论上需要消耗氢气4mol。

(4)根据原子信息可知化合物(的化学方 程式为

)发生Glaser偶联反应生成聚合物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推断与合成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和合成,涉及官能团的性质、有机物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知识,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考查有机合成与推断、反应条件的选择、物质的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学能力、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机物的结构、性质、转化、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学方程式和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书写及物质转化流程图的书写是有机化学学习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掌握常见的有机代表物的性质、各类官能团的性质、化学反应类型、物质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与各类官能团的数目关系,充分利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