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60b2024910ef12d2bf9e761

(三)课后练习 1.中心地型城市、交通枢纽城市、专业化城市的形成及特点。 2.城市形成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自学,多媒体演示。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一)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城市化的定义、内涵,城市化的机制及城市化的测度指标; 2.熟悉城市化的近域推进过程及城市化的类型; 3.了解城市化研究中的争议问题。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城市化的定义 1.主要内容:城市化的定义和内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城市化含义的三个争论问题。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掌握城市化的定义及内涵。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1.主要内容:城市化的发展机制研究。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关系,城乡人口迁移的模式及与城市化的关系,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掌握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关系,城乡人口迁移的模式及与城市化的关系。

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

1.主要内容:城市化的类型,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城市化的类型,城市化的衡量指标,人口指标和土地指标。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掌握城市化测度的人口指标,熟悉城市化的类型。 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1.主要内容:城市化的近域推进过程及各阶段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内部市区城市化、外围市区城市化及郊区城市化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熟悉内部市区城市化、外围市区城市化及郊区城市化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三)课后练习 1.城市化的定义及内涵。 2. 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关系,城乡人口迁移的模式及与城市化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自学和课堂讨论,多媒体演示。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一)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2.熟悉中国城市化水平预测的方法和当代世界城市化的发展特征; 3.了解世界和中国城市发展史。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世界城市的发展史 1.主要内容:世界城市的发展史。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城市产生及早期城市发展特点,中世纪及近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了解城市产生及早期城市发展特点,中世纪及近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当代世界的城市化

1.主要内容: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概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掌握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概念。 第三节 中国城市发展史

1.主要内容:中国城市发展史及各时期的发展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封建社会、及近现代等时期中国城市的发展特征。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了解封建社会、及近现代等时期中国城市的发展特征。 第四节 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1.主要内容: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省际差异,乡村城市化的概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熟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省际差异,乡村城市化的概念。

第五节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

1.主要内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多指标综合分析预测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熟悉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多指标综合分析预测法。

(三)课后练习 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征和中国城市话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自学和课堂讨论,多媒体演示。

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

(一)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城市经济活动类型的划分和城市职能分类的方法; 2.熟悉城市经济活动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3.了解中国城市职能分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的划分与城市发展 1.主要内容:城市经济活动类型的分类和划分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的特点及划分方法,影响两者比率的因素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掌握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的特点及划分方法等。 第二节 城市职能分类方法

1.主要内容:城市职能的概念及各种分类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城市职能的概念及与城市性质的区分,统计描述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等城市职能分类方法的要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掌握城市职能的概念及与城市性质的区分,统计描述方法的要点。

第三节 中国城市职能分类

1.主要内容:中国城市职能分类的介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中国区域性城市职能分类和全国性职能分类的尝试结果和分类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了解中国区域性城市职能分类和全国性职能分类的尝试结果和分类方法。

(三)课后练习 1.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的特点及划分方法。 2. 城市职能的概念及与城市性质的区分,统计描述方法的要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自学和课堂讨论,多媒体演示。

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 (一)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和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 2.熟悉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和中国城市发展方针; 3.了解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变化及差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1.主要内容:城市规模分布的各种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城市首位度、首位指数的概念,城市金字塔的构成,位序-规模分布的理论发展和要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掌握城市首位度、首位指数的概念,城市金字塔的构成,位序-规模分布的理论发展和要点。 第二节 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

1.主要内容: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及对各种规模分布的解释。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城市首位分布、位序-规模分布、次位分布三种类型的特征,对城市规模分布的理论及各种分布类型的利弊分析。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掌握城市首位分布、位序-规模分布、次位分布三种类型的特征。

第三节 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

1.主要内容:中国城市位序-规模法则的验证,中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变化和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省际差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中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变化,首位比的概念,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省际差异的特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掌握首位比的概念,了解中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变化,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省际差异的特点。 第四节 城市规模发展政策的讨论

1.主要内容: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来龙去脉,关于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讨论及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历史变化,小城镇、大城市重点发展的利弊讨论,城市适度规模及最佳规模的理论解释。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熟悉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历史变化,熟悉小城镇、大城市重点发展的利弊。

(三)课后练习 1. 城市首位度、首位指数、首位比的概念。 2. 城市首位分布、位序-规模分布、次位分布三种类型的特征。 3. 小城镇、大城市重点发展的利弊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自学和课堂讨论,多媒体演示。

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一)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和空间扩散的类型,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核心边缘理论;

2.熟悉廖士景观的相关内容及对中心地理论的发展、验证和评价; 3.了解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的类型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1.主要内容:相互作用的分类、产生条件和空间扩散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