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试题汇编(14-16)含答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经典试题汇编(14-16)含答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58d426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c

1 / 24

高考经典试题汇编

历届高考经典试题汇编四(地理)

[14年新课标I卷]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 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读图2,完成4-6 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7-9题。 表1 年份 植株数量 地上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草本植物 灌木植物 草本植物 灌木植物 草本植物 2009 1 1 1 1 1 1 2010 1.00 1.18 1.09 1.47 1.01 1.21 2011 1.00 1.20 1.10 1.55 0.99 1.29 2012 1.00 1.21 1.12 1.52 0.98 1.42 2013 1.00 1.23 1.11 1.53 0.97 1.58 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答案:4.D 5.B 6.B 7.A 8.D 9.D

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图6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4

2 / 24

高考经典试题汇编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

【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何谈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炉的湖滩泥沙面价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同新、信号灯,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别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14年新课标II卷]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图1)据此完成1---2题 1. 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断扩大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6. 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7.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图3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3,完成8---9题8. 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9. 科伦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

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 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答案: 1.D、2.B 6. A、7.C 8. B、9.C

36(22分)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图7

3 / 24

高考经典试题汇编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

答案(1)答案: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 (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 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 (2) 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 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 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图8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6分)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8分)

答案(1) 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

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 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 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 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 (3) 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成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 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14年大纲卷] 图2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4~6题。 4.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 / 24

高考经典试题汇编

5.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 6.K岛处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答案:4.A 5.C 6.C

36.(3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5示意某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沿海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

(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12分)

(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6分)

(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6分)

(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12分)

答案(1)该地区河流大致自北向南入海,陆上缺少东西向(横向)水运通道。(6分)沿海多沼泽,海域水浅,泥沙多,风浪大,不利于航行,不适于建港。(6分)

(2)沿岸地区为河流冲积平原,低平,多沼泽(湿地、海湾)。(6分) (3)运河与海湾及多条河流相通,水位相对稳定;避免海浪和海风影响。(6分) (4)(该国南部沿海少港口)H港依托沿海运河,成为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港口;(4分)M河流域广阔,腹地广,河道航运繁忙;(4分)H港位于M河河口附近,是M河、南部沿海运河航运和海运的枢纽。(4分)

[14年海南卷]

甲地(位置见图2)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4~5题。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