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资料空间角与空间距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高考一轮复习资料空间角与空间距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47db53c67ec102de2bd892e

9.6 空间角与空间距离

知识要点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定义: 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经过空间任意一点O,作a′∥a,b′∥b,我们把a′与b′所成的 锐角(或直角) 叫做异面直线a与b所成的角(或夹角). (2)范围:?0,??π?. ?2?2.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1)定义: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 射影 所成的角.当直线和平面平行时,称直线和平面成 0°角.当直线和平面垂直时,称直线和平面成 90°角. (2)范围: (0,3.二面角

(1)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 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 二面角的面 . (2)二面角的平面角

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 端点 ,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 二面角的平面角 . (3)求作二面角的方法

二面角的大小是用它的 平面角 来度量的.

找(或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并且求出其大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定义法:直接在二面角的棱上取一点(特殊点),分别在两个半平面中作棱的垂线,得出平面角,用定义法时,要认真观察图形的特性.

②三垂线法:已知二面角其中一个面内一点到另一个面的垂线,用三垂线定理或其逆定理作出平面角.

③垂面法:已知二面角内一点到两个面的垂线时,过两垂线作平面与两个半平面的交线所成的角即为平面角,由此可知,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与棱垂直.

④射影法:利用面积射影公式 S射=S原cos θ ,其中S原为原斜面面积,S射为射影面积, θ为平面角的大小,此方法不必在图中画出平面角来. (4)范围:[0,π].

π2) . 4. 三种空间角的向量法计算公式

(1)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θ:cosθ=|cos〈a,b〉|;其中a,b分别为直线a,b的方向向量 .

(2)直线a与平面α(法向量n)所成的角θ:sinθ=|cos〈a,n〉|;其中a为直线a的 方向向量 .

(3)锐二面角θ:cosθ=|cos〈m,n〉|,其中m,n为两个面的 法向量 . 5.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夹在这两条异面直线间的 公垂线段 的长度. 6.求距离的常用方法与一般步骤 (1)求距离的常用方法

①直接法:即寻找或作出与该距离相对应的垂线段,此法的关键是确定垂足的位置,然后借助于直角三角形求解.

②等体积法:把所求的距离转化为三棱锥的高,再通过变换三棱锥的顶点,由同一棱锥的体积是不变的,求出相应的距离. (2)求距离的一般步骤

“一作”:即先作出表示距离的线段(要符合作图规则,避免随意性);

“二证”:即证明所作的线段符合题目的要求为所求线段(证明要符合逻辑且推理正确); “三计算”:即将所求线段放置在三角形中,解三角形求取或利用等积法求取. 7、用向量法求距离的公式

AB?n(1)异面直线a,b之间的距离:d=n,其中n⊥a,n⊥b,A∈a,B∈b.

AB?n(2)直线a与平面α之间的距离:d=n,其中A∈a,B∈α,n是平面α的法向量.

AB?n(3)两平行平面α,β之间的距离:d=量.

AB?nn,其中A∈α,B∈β.n是平面α的法向

(4)点A到平面α的距离:d=n,其中B∈α,n是平面α的法向量.

(5)点A到直线a的距离:, 其中B∈a,a是直线a的方向向量.

(6)两平行直线a,b之间的距离:向向量.

, 其中A∈a,B∈b,a是a的方

典型范例

例1. 如图所示,已知∠BOC在平面α内,OA是平面α的斜线,且∠AOB=∠AOC =60°,OA=OB=OC=a,BC=和平面α所成的角.

分析:首先应确定A点在平面α内射影的位置,这样就可得到OA与平面α所成的角,进而求之. 解:∵OA=OB=OC=a,∠AOB=∠AOC=60°, ∴△AOB、△AOC为正三角形. ∴AB=AC=a. ∵BC=2a,∴AB+AC=BC,

∴△BAC为直角三角形.同理△BOC也为直角三角形. 过A作AH垂直平面α于H,连结OH, ∵AO=AB=AC,∴OH=BH=CH,H为△BOC的外心.

∴H在BC上,且H为BC的中点. ∴∠AOH为直线OA与平面α所成的角. 在Rt?AOH中,AH?22a,?sin?AOH?AHAO?22,??AOH?45?

2

2

2

2a,求OA

即AO和平面α所成的角为45°.

点评:(1)确定点在平面内的射影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因为只有确定了射影的位置,才能找到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才能将空间的问题转化为平面的问题来解. (2)求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步骤: ①寻找过直线上一点与平面垂直的直线; ②连结垂足和斜足得出射影,确定出所求角; ③把该角放入三角形中计算.

(3)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也应考虑到直线和平面垂直、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诸情况,也就是直线和平面成90°角和0°角的情况,所以求线面角时,应想到以上两种特例.

变式1:如图所示,AB⊥平面BCD,DC⊥CB,AD与平面BCD所成的角为30°,且AB=BC.求AD与平面ABC所成角的大小. 解:∵AB⊥平面BCD, ∴∠ADB=30°. ∵CD⊥CB,由三垂线定理得DC⊥CA,

∵AC∩CB=C,∴DC⊥平面ABC,即∠CAD是AD与平面ABC所成角.

设AB=BC=a,则AC=2a, BD=3a, AD=2a.

在Rt△ACD中,∠CAD=45°,即A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45°. 例2.如图所示,在底面为直角梯形的四棱锥P—ABCD中,AD∥BC,∠ABC=90°,

PA⊥平面ABCD,PA=3,AD=2,AB=23,BC=6. (1)求证:BD⊥平面PAC; (2)求二面角P—BD—A的大小.

分析:对于问题(2),由(1)知棱BD⊥平面PAC,则可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 (1)证明:∵PA⊥平面ABCD,BD?平面ABCD,∴BD⊥PA.

又tan?ABD?ADAB?33,tan?BAC?BCAB?3,

∴∠ABD=30°,∠BAC=60°,∴∠AEB=90°,即BD⊥AC,又PA∩AC=A,∴BD⊥平面PAC. (2)解:如图所示,连结PE, ∵BD⊥平面PAC,∴BD⊥PE,BD⊥AE, ∴∠AEP为二面角P—BD—A的平面角. 在Rt△AEB中,

AE=AB·sin∠ABD=3,?tan?AEP?APAE?3,

∴∠AEP=60°,∴二面角P—BD—A的大小为60°. 点评:利用垂面法找出平面角再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求解. 变式2: 如右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AC=a,

AA1=2a,D为BC的中点,E为CC1上的点,且CE?14C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