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维生素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第18章 维生素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4412ebcfd0a79563c1e728f

挥效率地完成各项体力和脑力活动的所需要的维生素的必需量。

3.不溶于水,溶于脂肪及脂溶剂的一类维生素,可在体内贮存,过量摄入可引起蓄积中毒,包括维生素A、D、E、K。

4.在人体内只有少量储存且易随尿排出体外,当膳食供给不足时,易导致人体出现相应的缺乏症,主要包括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

5.辅酶Ⅰ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其化学本质是维生素PP在体内与核糖、磷酸、腺嘌呤组成的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能可逆的加氢和脱氢,在生物氧化过程中起递氢的作用。

6.辅酶Ⅱ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其化学本质是维生素PP在体内与核糖、磷酸、腺嘌呤组成的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能可逆的加氢和脱氢,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

7.辅酶A是泛酸与巯基乙胺和3/-磷酸腺苷5/-焦磷酸组成,是酰基转移酶的辅酶,在物质代谢中起转移酰基的作用。

8.体内以FMN和FAD为辅基的酶系统称为黄素酶。

(二)选择题 A型题:

1.C 2.E 3.E 4.B 5.B 6.C 7.A 8.A 9.B 10.B 11.D 12.E 13.B 14.B 15.E 16.C 17.A 18.A 19.E 20.B

B型题:

1.B 2.E 3.C 4.A 5.C 6.E 7.A 8.C 9.B 10.E 11.C 12.A 13.B 14.D 15.C 16.A 17.D 18.B 19.E 20.C

(三)问答题

1.引起维生素缺乏症常见的原因有:(1)维生素的摄入量不足;(2)机体

- 9 -

的吸收利用率降低;(3)食物以外的维生素供给不足;(4)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

2.视杆细胞中有视紫红质,由11-顺视黄醛与视蛋白分子中赖氨酸侧链结合而成。视紫红质一经感光,11-顺视黄醛便发生光异构作用而变成全反视黄醛,而与视蛋白分离而失色,从而引发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产生视觉。在视网膜内全反视黄醛直接异构为11-顺视黄醛进行得甚慢,故其大部分被视黄醛还原酶还原为视黄醇,经血流至肝,异构化为11-顺视黄醛,再回到视网膜细胞供合成视色素。当维生素A缺乏时,血液循环中供给的视黄醇量不足,11-顺视黄醛得不到足够补充,对弱光敏感性降低,使暗适应时间延长,甚至造成夜盲症。

3.维生素B12为甲基移换酶的辅酶,它催化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转变为蛋氨酸,甲基由N5-CH3-FH4提供,所以维生素B12可以促进游离四氢叶酸的再生。四氢叶酸是携带一碳单位的载体,一碳单位参与核苷酸的合成,所以维生素B12和叶酸都可影响一碳单位的代谢,影响细胞的分裂和增殖。维生素B12和叶酸的缺乏都可影响红细胞的分裂与成熟,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

4.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溶于脂肪及脂溶剂,在食物中多与脂类共存,故在肠道的吸收与脂类有密切关系。在血液中与脂蛋白或特殊结合蛋白质结合运输,超过生理需要量时,在体内大多储存于肝,其排泄主要是通过胆汁由粪便排出。水溶性维生素溶于水,不溶于脂溶剂,吸收与运输无特殊特点,在组织中多以功能形式存在,体内一般不贮存,超过机体生理需要量时,可由尿排出。

5.(1)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夜盲症);维生素D(佝偻病、骨软化症);维生素E(不育症);维生素K(凝血障碍疾病);(2)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脚气病);维生素B2(口腔-生殖系统综合征);维生素PP(癞皮病);维生素B6(低色素小细胞贫血);生物素(一般无);泛酸(一般无);叶酸(巨幼红细胞贫血);维生素B12(巨幼红细胞贫血、神经系统症状);维生素C(坏血病)。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