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理论与实践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特理论与实践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35b25f9be23482fb5da4c22

③人与人关系的关系:动物世界的关系导致人对自然开发利用的无序状态。 6.“两型社会”的内涵以及建设的途径是什么?

(1)内涵: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2)途径:①宣传教育,转变观念,重构价值观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通过宣传教育,以及开展生态创建活动,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资源节约、循环发展的良好氛围,增强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②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两型”社会的首选途径。循环经济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资源、经济、环境的共赢。③实现“两型”社会,法治建设应该先行。两型社会的实现需要制度保障,法治建设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军,为两型社会的建设引航和护航。④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是实现“两型”社会的关键。科技对于任何社会的进步无疑都是最关键的,而科技的创新为“两型”社会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7.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答:解决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必须加强全球合作。环境问题具有公共性、后发性和不可逆性,一旦产生环境危害,往往很难控制,最终将危及全球所有国家。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世界各国都应认识解决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国际上公认的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基本准则,在环境利益和责任特别是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分配方面作出安排。世界各国都应根据自身发展水平,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本着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尊重历史,立足当前,务实合作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国始终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十分重要的建设性力量。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上始终承担着自己应负的责任。中国政府坚持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保护全球环境和控制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七讲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1.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成为热门词汇的同时,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也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一是执政后一直领导中国人民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致力于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法成为全党的统一意志,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支持。二是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选择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转变观念、改革创新的方针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改革开放之路,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采取循序渐进式的发展战略,将大目标分解为若干小目标逐渐加以实现,既满足人民群众的当前需求,又使他们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同时,明确提出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条件,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四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始终把惩治与预防腐败置于关乎党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高度。“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这就是解开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中国昂首前进的秘密。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一、坚持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获取生机和活力的基础。生机源于人民群众的支持,活力在于吸纳人民群众的智慧。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获取生机和活力的关键。三、持正己和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生机与活力旺盛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严于正己自觉改革的政党。

时至今日,我国社会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国民经济在持续增长,民富国强的态势基本形成。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正己和改革,不仅有力地推进自己领导的事业持续进步,而且也显示了自己至今仍然具有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

2.请结合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谈谈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答:第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正确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顺利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我们党团结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把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正在蓬勃发展的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可以为此而自豪,但不应因此而骄傲。现在我们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国内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为繁重,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迫切要求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第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前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启示。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虽然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执政体制僵化,执政能力衰退,执政成绩不能令人民满意、严重脱离群众。这表明,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执政意识,居安思危,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第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既有思想观念和执政理念的不适应,也有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不适应,还有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不适应。所以,我们必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切实解决执政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坚定性和纯洁性,永远保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总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时代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答:一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二是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四是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五是必须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具体阐释: 第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坚持理论创新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关键。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要通过学习,增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本领,从而开创新的事业。 第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把握人才集聚规律,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而要选拔人才,必须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德”的问题关系到党的干部是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还是代表某一部分人甚至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而能否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所以,这就决定了,在人才的选拔上,“德”不能不放在首位。集聚各方英才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原则,及时发现、合理使用优秀干部,培养造就年轻干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和人尽其才的广阔空间。 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执政为民理念,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基础。“七一”讲话强调:“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密切党群关系,“七一”讲话还提出了“三项基本要求”:首先,从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上,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其次,从干部队伍建设上,要求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再次,从基层党组织的职责和目标定位上,要求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第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任务。“七一”讲话从执政党建设规律的高度,要求全党对腐败的

危险性和严重性保持清醒的认识,强调“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求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反腐败的鲜明立场和重大决心。

第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制度建设,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来推进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针对党内存在的“一把手”腐败和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现象,以及一些党员干部组织纪律观念涣散、制度执行乏力的现象,“七一”讲话强调,全党同志都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这些话既语重心长又振聋发聩,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性。

第八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1.目前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但其影响极为深远,如何看待当今世界发展的新变化?

答: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环顾全球,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成为当今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突出特点。当今世界的新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邓小平从战略高度对世界基本矛盾和国际格局作出了科学判断,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局势呈现出新特点:

第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规模空前扩大,多边贸易谈判取得进展,越多国家支持经济全球化,全球范围配置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各经济体相互 依赖、相互联系的程度日益加深。

第二,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图谋与世界范围主张多极化的 力量继续激烈碰撞。

第三,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不仅给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带 来巨大推动,而且也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当前,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中形成了新的科学前沿。

第四,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斗争依然深刻而复杂。

第五,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攸关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恐怖主义问题、金融危机、问题气候问题等,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解决这些问题,客观上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协调行动。

总之,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安全等方面的新变化,必将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进一步发生深刻变革,进而引发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难以垄断国际事务,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越来越离不开新兴大国的参与,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2.冷战结束后,国际上关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有各种不同的评论和预测,“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各种论调反复出现,仅“中国威胁论”就演变出“中国人口威胁论”、“中国核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等各种论调。如何认识和评价国际范围内关于中国的各种预测?

答: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关中国的各种议题频频见诸国外各类媒体。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存在很大的差异,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种看法:一派观点认为,中国能成功实现崛起,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因而提出了“中国机遇论”、“中国贡献论”等;另一派观点认为,中国的崛起将挑战现存的国际秩序,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因而提出了“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论调。前一派观点对中国持乐观、积极和赞赏的态度;后一派观点则对中国持怀疑、消极甚至批评的态度,这主要出现在西方国家中。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和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势必对现有的国际关系和国际体系、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影响甚至冲击。因此,上述论调虽属奇谈怪论,实则不足为怪。只要中国继续发展,依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有关中国的各种论调就会继续存在,新的奇谈怪论就会不断涌现。但和平发展的中国以对国际社会的一系列郑重承诺和实际行动,充分证明西方对中国的疑虑和指责是没有根据的。目前,西方对中国的看法正趋于客观和理性,对中国正面积极的认知也越来越多。然而,对中国的消极言论在西方仍有较大的市场,它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外部环境,我们要正视这些论调,采取积极的对策。为此,我们一要建设好自己的国家,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二要努力构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更大的贡献;三要加强对外宣传与交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中国需要发展,也需要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谐相处的世界。

3.2011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总体目标、对外方针政策、历史必然性和世界意义。请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的主要内容,谈谈你对中国国际战略的认识。

答: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中国共产党紧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顺应历史潮流,提出了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国际战略构想,并阐发了实施这一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中国国际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最鲜明的特征:科学发展(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法则规律)、自主发展(坚持独立自主,将发展基点和重心放在国内)、开放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平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环境、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合作发展(坚持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化争端,建立与发展与他国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第九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建设 1.国家现代化的不同道路问题;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一些拉美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三种现代化路径分析:第一种类型:资源消耗型国家。典型代表:中东产油国、澳大利亚。发展途径: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来积累国民财富,实现现代化。如:世界著名的“七星级”酒店——阿拉伯塔酒店、迪拜人工岛上亚特兰蒂斯酒店、迪拜人工岛:棕榈岛、迪拜世界最大室内滑雪场、中东828米的迪拜塔和拟建1600米的英里塔、沙漠之梦:阿布扎比法拉利世界公园??其危机在于:资源总有枯竭时;留下一个烂摊子。

第二种类型:依赖型国家;典型代表:拉美地区。发展途径:通过对外开放,依靠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技术实现现代化。举例:“拉美陷阱”。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 ,人口:54 000万,拥有世界8%的人口,拥有27%的淡水,40%的森林生物量;50年代起经济连续30年保持6%~7%的年均增长速度,80年代初,各国人均GDP大体上超过1000美元后来的20年中基本维持在1%~2%的低速增长状态;经济与社会严重失衡,经济不前,贫富分化,社会动荡,人与自然不和谐。

第三种类型:创新型国家;典型代表:美、日、西北欧地区。发展途径: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通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障碍及对策建议 ●障碍:

(1)观念障碍。任何一种制度的设计和运作都离不开传统的文化和思想习惯的影响。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软的力量,其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精神状态,不同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底蕴,对创新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目前,我国创新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创新文化的有效支撑。从历史上看,原因在于中华传统文化观念的困囿。从现实上看,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整个社会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浮躁”心理。

(2)体制障碍。创新离不开良好的创新体制。所谓创新的体制是指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及其执行来有效的保护自主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自主创新的总体进程的制度安排,我国现存体制尚没有形成促进自主创新活动的良好的制度支撑。具体体现在:一是在科学研究中还存在着论资排辈和注重资历的现象,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的激励机制、分配机制以及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研机制还没有完全真正建立起来,无法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二是缺乏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制度安排。三是缺乏促进创新的投融资体制。四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和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企业仍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主体,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和压力。

(3)环境障碍。在环境方面,创新应当充分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体现科学精神,就是要充分尊重科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否则,创新是空洞的,缺乏针对性。同时,创新在精神层面和理念层面也应当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如何挖掘人的潜能、激励或激发人的创造性的规律,否则,创新失去了其最本质的意义。而在我国的创新环境方面,一是缺乏宽容失败的人文关怀精神,急功近利,不能容忍失败;二是缺乏尊重科学、尊重创新、敢于创新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创新形式化,能真正体现创新价值的原始创新缺乏。 ●对策:

(1)实施正确指导方针,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当前中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为: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科技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撑国家崛起的筋骨)

重点跨越: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支撑发展: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引领未来: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型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家竞争力

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只有依靠我们的自主创新。 (3)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国家创新体系: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a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b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c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d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e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重点——建设企业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一个都不能少\(4)创造良好环境,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科技创新,人才为本

(5)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3.为什么必须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建设?

(1)含义: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基于内部的分析。

?应对世界科技革命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民族素质,焦点集中在科技和教育。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我们要迅速强大起来,就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现代世界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国际经济、政治、军事甚至文化、体育的竞争,都越来越集中表现为科技的竞争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十七大报告就指出:“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我国现在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要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加快科技发展和创新,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虽然很快,但是主要是粗放型经济,受到资源的制约,而且这种增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造成环境污染。要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中国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却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端,高档机电产品大量依赖进口,中国的制造业获得的利润太低,主要依靠的是廉价的劳动力。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虽然我国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却很低,而且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低,所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④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靠什么?温家宝总理将“最根本是依靠两大动力,一是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二是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撑。”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么要实现这个目标靠什么呢?胡锦涛总书记讲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一种资源型、粗放型的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方式收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日益严重。因此,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够提供发展的无穷动力,走上科学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外部的分析。

各国实践的启示: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一些拉美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4.为什么说创新是不同时代的永恒话题?

创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功能,在微观层面,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在宏观方面,创新则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质量的竞争。

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就是说在影响民族进步的各种因素中,创新是决定性的因素,起着核心的作用,创新是使一个民族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其具体含义是:

1、生产力的变革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创新表现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其中生产领域的创新,即生产力的变革最为基本与重要。在生产不断创新的推动下,生产力得以持续发展,生产关系逐步更新与完善,生产力的创新推动了社会各个领域的进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一致的。

2、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通过创新创造出新的事物, 以满足人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创新使世界愈来愈丰富多样,使社会进步的基础愈来愈雄厚。社会发展也需要依靠生产再生产的重复与循环,依靠生产的量的增长与积累。比较重复性生产与创造性生产的差异,比较生产力量的增加与质的飞跃的作用,创新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更大,创新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创新改变了原有的活动与生产方式,创造出更高的活动与生产效率;创新改变了资源的组合方式与投入方向,

创造出资源的新的价值;创新生产出新的产品或服务,提供了新的消费对象或方式。

3、创新是走向现代化的推进器。 民族进步往往处于传统与创新的张力之中,一方面,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都要维系自己的传统,传统具有民族凝聚力;另一方面,不创新则民族不能进步,只有创新才能使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二、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已经从武力转移到智力,从资本存量转移到知识存量,从生产能力转移到创新能力。创新对于增强综合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强国之本,发展之根。国家间经济增长速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力差距有逐步增大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科技水平、民族创新能力存在着较大差距。

三、创新对于民族、国家的进步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一个民族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与其经济地位密切相关,经济上的强盛总要转化为政治上的优势,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力总是以民族经济实力为依托的。创新是增强民族经济实力的基本途径,创新所创造的经济实力,会相应地提高民族的政治地位,增加该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发言权,提高国际间博弈、谈判、交易的资本或筹码。创新的政治意义并不限于民族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对每一国家自身的巩固与繁荣,创新也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

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灵魂。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当代社会,只有把创新作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才能使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成为一种生存需要和制度产出,只有创新才能生存与发展。创新给民族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才能实现;要求经济与文化、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要依靠更大范围的社会创新才能实现;要求经济与文化、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要依靠更大范围的社会创新才能实现;要求尽快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工程,这要依靠高科技领域的不断创新才能实现;要求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这要依靠知识的广泛传播的才能实现。

5.关于“山寨文化”现象与创新。

◎含义:山寨文化是以极低的成本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或功能,并加以创新,最终在外观、功能、价格等方面全面超越这个产品的一种现象。 特点:借品牌之鸡,生利润之蛋——新的销售宣传模式 ,充分利用消费者心理; 只得其形,未传其质——技术做工粗糙,短期经营投资; 更新迅速,善打游击——抓机遇,钻空子;低成本, 快回报;

◎启示:(1)打破技术垄断从模仿开始,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山寨文化在合法模仿的范围内是允许的。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看,不仅是合法模仿的问题,山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之灵魂,也是山寨文化获得正当性的实质基础,我们需要反对的是没有创新的复制和模仿、没有价值的文化复制,反对单纯的仿制、模仿,而提倡在合理借鉴、参考、学习他人的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产品或文化的特色,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创新优势,这应当是山寨文化的归属和发展目标。客观地说,山寨文化尽管存在不少鱼目混珠现象,也有一些不乏创新的内涵,只是这些内涵可能被“山寨”这一术语所遮掩了。以山寨版手机为例,虽然总体上问题很多,但也不乏技术、工艺创新或外观创新的品牌。有人正是从山寨版从模仿到加入自己元素和群众智慧的创新而认可这一现象的。如何在合理借鉴、参考他人成果的同时实现创新,应是山寨版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2)切勿依赖于模仿,游击难打天下。 山寨概念最根本的含义就是模仿,对模仿的界定就是他是否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人类就是在模仿和创新中前进的,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通过模仿他人在先产品而制造的“山寨版产品”必须符合法律(包括知识产权法律)的规定,必须在知识产权等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进行,而不能演变为下面还将谈到的具有侵权性质的、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假冒、仿冒行为。从知识产权保护角度看,山寨文化倡导的首先应当是合法,应当是在合理借鉴、参考他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之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而不能单纯是仿制、复制。

(3)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山寨文化”里应不断增加创新的成分,止步于表层浮浅的改动,止步于促狭与恶搞。缺乏创新性,总是生搬硬套、刻意模仿,形不成自己的特色优势,最后会走向庸俗、恶俗、低俗的死亡之路。“山寨文化”要想获得发展,关键的一点就是培养自己的品牌,大造自己的品牌特色,通过有序的管理和规范合理利用和优化“山寨”资源,打造自己的具有知识产权的“山寨产品”,形成自己的强势竞争力。

总的说来,“山寨”作为一种符号、一种流行语言、一种潮流主张,正在或者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诸多领域。对于“山寨文化”、“山寨产品”等,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应该区别对待。对于那些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假冒伪劣“山寨产品”,都应该坚决打击,不能任其侵害合法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于一些只是形式上模仿、并无实质的侵权,或多少有些搞笑的“山寨现象”,大可以宽容待之,引导其健康发展;而对于那些拿来之后进行组合再创新,体现了草根创造性的“山寨精神”,我们完全可以为其拍手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