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自豪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辩论: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自豪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313723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f

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

谢谢主席、评委,各位观众大家下午好:

当今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价值冲突日益激烈。民众迫切想要从民族精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使得我们今天讨论这个辩题更有意义。

探究这个辩题我们发现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危机感并不完全对立,不存在有你无我的关系,然而培养两者的方式却完全对立。积极乐观的方式更能培养人们的自豪感,而消极忧虑的方式则更能使人对危机感同身受。所以积极和消极这两种方式上的矛盾,在面对教育之时,就有了高低之分。

所以回归辩题我们发现只有通过对教育主客体的特性进行比较才能得出结论。

一教育更需要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民族危机感来源于内忧外患。对于外患,08年环球时报一项调查显示81.6%的中国人认为帝国主义余心不改。一出现钓鱼岛问题,国内就有游行示威活动。危机意识不可谓不强。而对于内忧,我方认为在课堂上强调一千遍贫富差距大不如亲眼看到富人珍馐银盘穷人忍冻挨饿来的直接有效。而民族自豪感根本来源于对本民族共同价值观的认同。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则需要长时间的文化熏陶。而这恰恰只有教育能提供。对于其他来源,同样是环球时报的调查,尽管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有86.9%的中国人认为中国不是强国。可见,在科技、经济上的成就由于不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而往往难以让人感同身受。

二从教育的客体来分析。教育的客体主要是在校学生。阳光、积极、理想、浪漫应当是学生的精神风貌,然而我们发现当今中国世故、圆滑、现实慢慢走进了学校。探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学生们仍处在思想、性格、人生态度的塑成期,尚缺乏伟岸的人格和博大的胸怀来承受现实的深刻。若承受不了,就会丧失对本民族的信赖。鲁迅不建议青年人阅读自己的作品不也是有相同的顾虑么。我方承认民族危机感是需要的,然而一旦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这种消极忧虑的方式必会影响青少年合理阳光的发展。所以在教育中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是不太恰当的。

三从教育的主体来看,政府是教育的主导者。教育体现了政府的意志。而政府是国民信心的维系者。政府作为面对民族危机保证国民信心的最后支柱,对任一危机的描述都是相对乐观的。这才会有汶川地震时的多难兴邦,金融危机时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若是一国政府都在渲染危机,那势必会造成国民恐慌。

综上,我方认为当今中国更应该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

1、 需要民族自豪感、民族危机感,也需要培养,但我们应该注重培养民族自豪

2、 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危机感的目标:不卑不亢、自信的状态,而放到教育

上注重民族自豪感

3、 积极乐观、消极忧虑是相对而言而非绝对。民族危机感本身是积极的,但培

养民族危机感时会渲染一种焦虑、担忧的氛围来引起共鸣,这是不积极的。

4、 承认两方都缺,但比较不出来谁跟缺。具体原因我方二辩会给您阐明。举例

文化不自信问题

5、 培养民族危机感目标是培养出意识就行,采取积极面对的方式不算培养民族

危机感的内容

6、 承认有这种感觉到落实到行为有一环,但民族危机感不一定表现到行为上。

若您方能通过您的数据得出自豪感不缺的话,我方也能通过环球时报的数据论证出危机感不缺。

数据:

1、08年环球时报81.6%的中国人认为帝国主义余心不死 2、86.9%的中国人认为中国还不是世界强国

3、97.5%的中国人认为当今中国有安全、环保、贪腐、司法四大隐患 4、09年环球时报调查显示,对于中国是否已经是世界性强国的问题,仅12.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世界性强国。而在前3年的调查中,认为中国是世界性强国的民众比例在20%左右,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更是达到26.8%。而认为中国不完全是世界性强国的民众比例出现了上升,从2008年的43.7%上涨到了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