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考数学考试说明(word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湖北高考数学考试说明(word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2c04dc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2a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解得10?t?41,又10?t?12,故10?t?12. 3综上得0?t?4,或10?t?12,

故知枯水期为1月,2月,3月,4月,11月,12月共6个月. (Ⅱ)由(Ⅰ)知,V(t)的最大值只能在(4,10)内达到.

t12311由V?(t)?e(?t?t?4)??e4(t?2)(t?8),

4241t4令V?(t)?0,解得t?8(t??2舍去). 当t变化时,V?(t)与V(t)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t (4,8) 8 0 (8,10) V?(t) V(t) ? ? 极大值

由上表,V(t)在t?8时取得最大值V(8)?8e2?50?108.32(亿立方米). 故知一年内该水库的最大蓄水量是108.32亿立方米.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基本知识,考查运用导数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难题.

【试题34】(2011年安徽卷理科第20题) 工作人员需进入核电站完成某项具有高辐射危险的任务,每次只派一个人进去,且每个人只派一次,工作时间不超过10分钟,如果前一个人10分钟内不能完成任务则撤出,再派下一个人. 现在一共只有甲、乙、丙三个人可派,他们各自能完成任务的概率分别为p1,p2,p3.假设p1,p2,p3,互不相等,且假定各人能否完成任务的事件相互独立.

(Ⅰ)如果按甲最先、乙次之、丙最后的顺序派人,求任务能被完成的概率. 若改变三个人

被派出的先后顺序,任务能被完成的概率是否发生变化?

(Ⅱ)若按某指定顺序派人,这三个人各自能完成任务的概率依次为q1,q2,q3,其中q1,q2,q3

是p1,p2,p3的一个排列,求所需派出人员数目X的分布列和均值(数字期望)EX; (Ⅲ)假定l>p1>p2>p3,试分析以怎样的先后顺序派出人员,可使所需派出的人员数目的

均值(数字期望)达到最小. 【答案】

(Ⅰ)无论以怎样的顺序派出人员,任务不能被完成的概率都是(1?p1)(1?p2)(1?p3),所以

任务能被完成的概率与三个人被派出的先后顺序无关,并等于 1?(1?p1)(1?p2)?(1?p3)?p1?p2?p3?p1p2?p2p3?p3p1?p1p2p3.

(Ⅱ)当依次派出的三个人各自完成任务的概率分别为q1,q2,q3时,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X P 1 q1

2

(1?q1)q2

3

(1?q1)(1?q2)

所需派出的人员数目的均值(数学期望)EX是 EX?q1?2(1?q1)q2?3(1?q1)(1?q2)?3?2q1?q2?q1q2.

(Ⅲ)(方法一):由(Ⅱ)的结论知,当以甲最先、乙次之、丙最后的顺序派人时,

EX?3?2p1?p2?p1p2.

根据常理,优先派出完成任务概率大的人,可减少所需派出的人员数目的均值. 下面证明:对于p1,p2,p3的任意排列q1,q2,q3,都有 3?2q1?q2?q1q2?3?2p1?p2?p1p2 (※)

事实上,??(3?2q1?q2?q1q2)?(3?2p1?p2?p1p2) ?2(p1?q1)?(p2?q2)?p1p2?q1q2

?2(p1?q1)?(p2?q2)?(p1?q1)p2?q1(p2?q2)

?(2?p2)(p1?q1)?(1?q1)(p2?q2)

?(1?q1)?(p1?p2)?(q1?q2)??0

即(※)成立.

(方法二):①可将(Ⅱ)中所求的EX改写为3?(q1?q2)?q1q2?q1,若交换前两人的派出顺序,则变为3?(q1?q2)?q1q2?q2.

由此可见,当q2?q1时,交换前两人的派出顺序可减小均值.

②也可将(Ⅱ)中所求的EX改写为3?2q1?(1?q1)q2若交换后两人的派出顺序,则变为3?2q1?(1?q1)q3.

由此可见,若保持第一个派出的人选不变,当q3?q2时,交换后两人的派出顺序也可减小均值.

综合①②可知,当(q1,q2,q3)?(p1,p2,p3)时,EX达到最小,即完成任务概率大的人优先派出,可减小所需派出人员数目的均值,这一结论是合乎常理的.

【说明】本题考查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均值等基本知识.本题属于难题.

【试题36】(2006年湖北卷理科第20题)

x2y2设A、B分别为椭圆2?2?1(a,b?0)的左、右顶点,椭圆长半轴的长等于焦距,且...abx?4为它的右准线.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设P为右准线上不同于点(4,0)的任意一点,若直线AP、BP分别与椭圆相交于异于A、B的点M、N,证明点B在以MN为直径的圆内. 【答案】

?a?2c,?a?2,?(Ⅰ)解:依题意得?a2解得?从而b?3,

?c?1.??4,?cx2y2??1. 故椭圆方程为43(Ⅱ)由(Ⅰ)得A(?2,0),B(2,0). 设M(x0,y0).

2∵M点在椭圆上,∴y0?324?x0??. ① 4又M点异于顶点A、B,∴?2?x0?2. 由P、A、M三点共线可得P?4,??6y0??. x0?2?6y0??. x0?2?从而BM?(x0?2,y0),BP??2,??26y0222∴BM?BP?2x0?4??x0?4?3y0??. ②

x0?2x0?2将①式代入②式化简得BM?BP?5(2?x0). 2∵2?x0?0,∴BM?BP?0.

于是?MBP为锐角,从而?MBN为钝角,故点B在以MN为直径的圆内.

【说明】本题考查直线、圆和椭圆等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推理运算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中等题.

【试题37】(2007年湖北卷理科第19题)

y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定点C(0,p)作直线与抛物线x?2py(p?0)相交于A、B两点. (Ⅰ)若点N是点C关于坐标原点O的对称点,求?ANB面积的最小值;

(Ⅱ)是否存在垂直于y轴的直线l,使得l被以ACA O N 2C B x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为直径的圆截得的弦长恒为定值?若存在,求出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Ⅰ)依题意,点N的坐标为N(0,?p),可设A(x1,y1),B(x2,y2),直线AB的

?x2?2py,22方程为y?kx?p,与x?2py联立得?消去y得x?2pkx?2p?0.

?y?kx?p.22由韦达定理得x1?x2?2pk,x1x2??2p. ①

由①式,得到三角形的面积函数表达式有以下途径: 方法1:利用弦长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

AB?1?k2|x1?x2|?1?k2?(x1?x2)2?4x1x2?1?k2?4p2k2?8p2 ?2p1?k2?k2?2,

又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d?2p1?k2,

从而S?ABN?112p?d?|AB|??2p1?k2?k2?2??2p2k2?2, 221?k2方法2:利用面积和的方式

1S?ABN?S?BCN?S?ACN??2p|x1?x2|?p|x1?x2|?p(x1?x2)2?4x1x2 2?p4p2k2?8p2?2p2k2?2,

方法3:利用向量形式的三角形面积公式 ∵kAN?kx1?2pkx?2p,kBN?2, x1x2kAN?kBN2p(x2?x1)2k2?2??. ∴tanANB?2221?kAN?kBN(1?k)x1x2?2pk(x1?x2)?4pk?1而S?ABN112k2?22222?|AN?BNtanANB|?[(1?k)?(?2p)?4p(1?k)]? 22k2?1?2p2k2?2,

由此可见,当k?0时,(S?ABN)min?22p.

(Ⅱ)假设满足条件的直线l:y?a存在,AC的中点为O?,l与以AC为直径的圆相交于点P、Q,PQ的中点为H,则O?H?PQ,O?点的坐标为(2x1y1?p,). 22▃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