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提高版)(家教、补习、复习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提高版)(家教、补习、复习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29764a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1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证明:假设它们所对的边相等;

则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边对等角”所以等它们所对的角也相等; 这就与题设两个角不等相矛盾; 因此假设不成立,故原结论成立.

【总结升华】本题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考查反证法,解此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

举一反三:

【变式】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时应首先假设 .

【答案】三角形三个内角中最多有一个锐角.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在△ABC中,若AB=AC,BC=BD,AD=DE=EB,则∠A等于( ). A.30° B.36° C.45° D.54°

2.用反证法证明:a,b至少有一个为0,应假设( ) A. a,b没有一个为0 B. a,b只有一个为0 C. a,b至多有一个为0 D. a,b两个都为0

3. 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F,过F作DE∥BC,交AB于D,交AC于E,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BDF,△CEF都是等腰三角形; ②DE=DB+CE;

③AD+DE+AE=AB+AC; ④BF=CF.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4.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成的角等于( )

A.顶角的一半 B.底角的一半 C.90°减去顶角的一半 D.90°减去底角的一半 5.如图,在△ABC中,∠ACB=90°,BE平分∠ABC,ED⊥AB于D.如果∠A=30°,AE=6cm,那么CE等于( )

A.

cm B.2cm C.3cm D.4cm

6. 如图,△ABC中,∠C=90°,AC=3,∠B=30°,点P是BC边上的动点,则AP长不可能是( )

A.3.5 B.4.2 C.5.8 D.7

二.填空题

7.(2016?通辽)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8°,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 .

8. 用反证法证明“若|a|≠|b|,则a≠b.”时,应假设 .

9.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2cm,其中一边的长是8cm,则其余两边长分别为________. 10.(2015春?盐城校级月考)如图,在Rt△ABC中,∠ACB=90°,AB=5cm,BC=4cm.动点D从点A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射线AC运动,当t= 时,△ABD为等腰三角形.

11.如图,钝角三角形纸片ABC中,∠BAC=110°,D为AC边的中点.现将纸片沿过点D的直线折叠,折痕与BC交于点E,点C的落点记为F.若点F恰好在BA的延长线上,则∠ADF =_________°.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12. 如图,在ΔABC中,∠ABC=120°,点D、E分别在AC和AB上,且AE=ED=DB=BC,

则∠A的度数为______°.

三.解答题

13. 用反证法证明:一条线段只有一个中点.

14.(2016秋?宜昌期中)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2x﹣3,4x﹣6,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15.(2015秋?东台市期中)如图,△ABC中,∠C=90°,AB=10cm,BC=6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 (1)出发2秒后,求△ABP的周长.

(2)问t为何值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3)另有一点Q,从点C开始,按C→B→A→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若P、Q

两点同时出发,当P、Q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C;

【解析】设∠A=x,则由题意∠ADE=180°-2x,∠EDB=

x,∠BDC=∠BCD=90°-2x,因为∠ADE+∠EDB+∠BDC=180°,所以x=45°. 22. 【答案】A;

【解析】由于命题:“a,b至少有一个为0”的反面是:“a,b没有一个为0”,故选A. 3. 【答案】C ;

【解析】①②③正确. 4. 【答案】A;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解析】解:△ABC中,∵AB=AC,BD是高, ∴∠ABC=∠C=180??A 2180??A?A=. 22在Rt△BDC中,∠CBD=90°-∠C=90°-故选A.

5. 【答案】C;

【解析】解:∵ED⊥AB,∠A=30°,

∴AE=2ED, ∵AE=6cm, ∴ED=3cm,

∵∠ACB=90°,BE平分∠ABC, ∴ED=CE, ∴CE=3cm; 故选:C.

6. 【答案】D;

【解析】解: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AP的长不可小于3;

∵△ABC中,∠C=90°,AC=3,∠B=30°, ∴AB=6,

∴AP的长不能大于6. 故选D.

二.填空题

7. 【答案】69°或21°; 【解析】解: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若∠A<90°,如图1所示:

∵BD⊥AC, ∴∠A+∠ABD=90°,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