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辊小型万能轧机毕业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四辊小型万能轧机毕业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18b9d20d5bbfd0a78567335

毕业设计(论文)

??Mn30745N.m??27354604.7Pa?27.4MPa 330.1d0.1??0.224m?Mk2560N.m??1138848.4Pa=1.1MPa 330.2d0.2?(0.224m) ??式中Mn—辊颈危险断面处的弯矩

Mk—作用在轧辊上的扭转力矩

d—辊颈直径

辊颈强度要按弯扭合成应力计算。

采用钢轧辊,合成应力按第四强度理论计算,即:

?h??2?3?2?27.42?3?1.12?27.5MPa ( 3 )辊头 其最大扭转应力为: ??Mn30745??13677302.3Pa?13.7MPa 330.2d0.2?(0.224)轧辊的安全系数一般取为n=5,则许用应力Rb??b/n。轧辊材料的许用应力查得:

铸钢:强度极限?b=500~600Mpa;许用应力Rb=100~120Mpa 取?b=500Mpa,则Rb?500?100.0MPa 5 因为 ???b,?h??b,??Rb

所以 左右轧辊强度满足条件。 4.4.2 上下轧辊的校核

上下轧辊的校核方法同左右轧辊的校核。

(1)辊身 轧制力P所在的辊身断面上弯曲力矩为

?x?Mb?R1x?x?1??P

?a? 其中: x?lL119311????215.0mm 2222- 17 -

毕业设计(论文)

a?L?l?119?311?430.0mm

?215?则Mb?438kN??1?.0N.m??215mm?47085430??Mb47085N.m??7087898.8Pa?7.1MPa 330.1D0.1??0.405m?弯曲应力?b?(2)辊颈 辊颈上的弯矩,由最大支反力决定,即 Mn?Rc?RlPl438kN311mm?????34054.5N.m 22222辊颈危险断面处的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分别为 ??Mn34054.5N.m??198296665Pa?19.8MPa 330.1d0.1??0.258m?Mk5401.6N.m??1572654.4Pa=1.6MPa 330.2d0.2?(0.258m) ?? 辊颈强度要按弯扭合成应力计算。

采用钢轧辊,合成应力按第四强度理论计算,即:

?h??2?3?2?19.82?3?1.62?20.0MPa ( 3 )辊头 其最大扭转应力为 ??Mn34054.5??9914832.8Pa?9.9MPa 30.2d30.2?(0.258)轧辊的安全系数一般取为n=5,则许用应力Rb??b/n。轧辊材料的许用应力查得:

铸钢:强度极限?b=500~600Mpa;许用应力Rb=100~120MPa 取?b=500Mpa,则Rb?500?100.0MPa 5 因为 ???b,?h??b,??Rb 所以 上下轧辊强度满足条件。

综上所述:经校核左右上下轧辊均满足强度条件。

4.5万能轧机辊型设计

4.5.1万能精轧机辊型设计

- 18 -

毕业设计(论文)

万能精轧机辊型设计主要是确定H型钢边部内侧间距,即UF孔型水平辊宽度WF。万能精轧机轧辊示意图如图4-1所示: 万能精轧机水平辊辊宽计算,基本公式为:

WF=(H?2t2)? (式4.1)

图4-1 万能精轧机轧辊示意图

式中: WF——万能精轧机水平辊辊宽,mm; H——H型钢高度,mm; t2——H型钢翼缘厚度,mm;

?——热膨胀系数,参考经验值,一般为1.00~1.013,本设计取1.013。 考虑到轧辊车削和轧件产品的尺寸要求,必须求得精轧机水平辊辊宽范围也即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公式如下:

? WFmax=[H+??1-2(t2+?2)]β (式4.2) ? WFmin=[H+??1-2(t2+?2)]β (式4.3)

式中: ?1——高度方向上的公差,mm;?1 =±0.76mm; ?2——轧件翼缘厚度方向上的公差,mm;?2=±0.25mm; 将本设计代表产品规格尺寸代入公式,得: WF=(125-233.25)31.013=120.0mm

WFmax=[125+0.76-2(3.25-0.25)cos0.25o]31.013=121.3mm

- 19 -

毕业设计(论文)

WFmin==[125-0.76-2(3.25+0.25)cos0.25]31.013=118.8mm

综合以上,本设计取WF=121mm。同时,过渡圆角半径RF=R=4.57mm,另外,为了提高轧辊重车率,适当取侧壁倾角θ=0.25°。 本产品B小于100mm,所以立辊采用小立辊,WV=80mm。 4.5.2万能粗轧机辊型设计

万能粗轧机辊型设计主要是确定水平辊宽度WR。 其图形如下(图4-2):

o

图4-2 万型能粗轧机孔型示意图

为了保证轧制稳定,防止出现折叠、腹板偏心等缺陷,通常使WR<WF,计算公式如下:

WR=WF-Δ

4 (式

4.4)

式中: Δ4——调整余量,一般为2mm~5mm,本设计取Δ4=2mm 故 WR=121-2=119mm

同时,取RR=10mm,RR较大点对轧制有利。另外,为了提高轧辊重车率,取侧壁倾角θ=5°。

同精轧机,立辊辊身长WV取80mm。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