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史大纲,讲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外国美术史大纲,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0da193f0b4c2e3f572763ca

义画家都创作过招贴画。对新艺术招贴画贡献最大的是英国的比尔兹利。 除了招贴画外,图书装帧插图也是画家们最易于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比尔兹利、维亚尔、图卢兹--劳特累克等都是这一领域中非常活跃的画家兼设计师。 由于石印技法的推广,画家们普遍运用石版画创作,他们喜欢用平面色块和清晰的线条来表现。劳特累克的作品可谓佼佼者。

新艺术在建筑领域的目的也是想解决建筑的艺术风格问题。新艺术的建筑师们极力反对历史样式,想创造出一种前所末有的、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新艺术建筑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室内,而外形一般比较简洁,尽量减少浮饰。其装饰主题是模仿自然界繁盛的草木形态的曲线,凡是建筑物内外的墙面、栏杆、窗根以及家具等的装饰大多如此。这类装饰中大量应用了铁构件。 五:20世纪美术

20世纪是信息时代,人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迅速发展。各种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产生强大冲击力。上述种种因素对20世纪西方艺术形形色色的\主义\和\运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0世纪西方艺术最大的特点,

一是对传统的借鉴打破了民族、地区、国家、时间等人为的或自然的障碍而更具世界;

二是各门类艺术之间相互影响更趋密切,例如,美术创作借鉴了电影和摄影手法,借鉴了文学中的意识流,试图把音乐的抽象性移植到绘画中等等,这些都明显地带有实验性。任美术内部,各种形式也相互借鉴、融合,以致一些传统的分类和观念已失去了存在的价值。20世纪西方进入了个性化的时代,强调个性和内省反思是社会的和个人的价值判断的立足点。\反传统\成为这个世纪艺术的主流。他们的创作更深地卷入到艺术家的个人世界之中,更强烈地表现他们的个性。因此20世纪西方艺术更倾向多样化,更具多变性和主观随意性。 1:表现主义

20世纪西方艺术的基本面貌可以概括为情绪表现、构成反艺术、潜意识、模拟等类型,也可以归纳为抽象和表现这两个相互对峙的倾向,或许在这两极之间还可以增添第三个倾向,即抽象表现的倾向。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三个倾向已具雏形,

这就是当时引导潮流的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

表现主义旨在表达情感体验和精神价值,而不在乎记录视觉印象。20世纪头十年,在莱茵河两边形成了不同的表现主义势力范围,其中心分别在世界文化之都巴黎、德国北部的德累斯顿和南部的慕尼黑,其核心团体依次是野兽派、桥社和青骑士。 (1)野兽派

20世纪初到一次大战爆发,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云集巴黎,形成了一些自觉的前卫派艺术运动,野兽派是其中的第一个。野兽派的共同特点,如用色鲜明强烈,笔触突出有力,对构图、题材、形体的处理带主观随意性,画面大多具有装饰性等。从1905年起,野兽主义已成为一种受到尊重的风格,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被视为当然的领袖,代表作为《带绿色条纹的肖像》(1905)。大约在1909年到1910年,两幅巨型油画《音乐》和《舞蹈》标志着马蒂斯早期创作的顶峰。

20世纪表现主义的主要基地是德国,最典型的代表可归纳为两个团体,一个是1905年创于德累斯顿的桥社,另一个是1911年从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派生出来的青骑士。 (2)桥社

桥社是由在德累斯顿学习建筑的四个学生组建的,这是一个松散的年轻画家团体,为首的有基希纳、黑克尔等人。桥社画家热衷于木刻和石版画显然是受到了蒙克的影响。 (3)青骑士

l911年产生于慕尼黑。青骑士画家有着共同的信念:追求艺术中的精神。他们对不可见的内在精神比对可见的外部世界更感兴趣,希望用抽象的抒情语言给这种内在精神以可见的形和色,把艺术和深刻的精神内容融为一体。

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是青骑士的精神领袖。他非常熟悉欧洲各种思潮,对哲学、宗教、诗歌和音乐极感兴趣,他试图通过艺术把理性和非理性统一起来。为了创造一种独立的抽象的绘画语言,他探索各种艺术共同的精神基础,试验声音与色彩的等价物,希望实现一种既有生理作用又有心理作

用的感觉形式,见《即兴30》(1913)。

桥社和青骑士等德国表现主义的联合影响,与立体主义一起,成为20世纪艺术最持久的力量。 2:立体主义

从1907年到1914年,立体主义运动是视觉艺术中一场最彻底的革命,它的意义在于空间处理的新观念,它实际上是主宰20世纪艺术中抽象的和非具象的绘画流派的直接源泉。与表现主义风格的浪漫特性相比较,立体主义风格可以说是古典的和形式主义的。 (1)代表人物

立体主义的起因是两个年轻画家毕加索和布拉克对塞尚画中发现的某些实验加以理性的研究。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的《阿维尼翁的少女们》(1906--1907,)标志着立体主义的起点。这幅杰作的主要贡献在于明确打破了传统透视这面镜子,创造了一种异质空间,使从不同视点同时观看对象成为可能。这幅画虽然包含了立体主义的风格因素,但严格地说,它还不是一幅立体主义的绘画。当年轻的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见到这幅画时,决定了自己一生要走的道路,而且他对塞尚作品所暗示的新观念的理解比毕加索更为完整。1908年夏天,布拉克和毕加索开始以风景画来探索自然外貌背后的几何形式,布拉克的《埃斯塔克的树林》(1908)就是其中一例。画中规则的自然形式如此显眼,以致批评家路易斯·沃克塞勒把这种风景画描述为由\小立方体\组成,立体主义由此得名。

毕加索和布拉克的共同努力把对绘画空间和形式的革新推向了合乎逻辑的结果。在毕加索的《弹曼陀林的女子》(1910)和布拉克的《曼陀林》(1909--1910)中,虽然人或物的形象仍依稀可见,但已开始消融到图画之中。一方面对形体多视点的分面处理具有\分析\的特点,另一方面形体扩散到周围空间,以致体积和空间形成连续的整体,又带有\综合\的倾向,这使人想到柏格森生命之流的概念和爱因斯坦对物体固体性的否定。至此空间已真正成为绘画的一个组成要素,布拉克和毕加索给空间以同样的色彩、肌理、实体感,如同物质对象一样。空间已不再是惰性的、消极的虚无,而是积极的、充实的实在。

立体主义主要特征是,打散形体,再接几何图形将它们重新组合于画面上。因此,

通常把这个时期的立体主义称为\分析立体主义\。 1911年末,毕加索和布拉克已使立体主义面临戏剧性选择的时刻。为了与他们画中不断增加的抽象性抗衡,他们引进了一种新的补偿因素,如把客观物体本身引入画中。由于这个时期的立体主义旨在将表现具象的物体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在一起,所以被称为\综合立体主义\。如毕加索的《藤椅上的静物》(1912) (2)立体主义运动

立体主义除了布拉克和毕加索外,还有莱热和德劳奈。

莱热更关心当代生活的工艺技术方面,特别是机器,以及现代建筑、电影、戏剧和广告艺术。他的《林中裸体》(1901--1910)中,人体被简化为机器般圆管形状。

德劳奈以选择埃菲尔铁塔为题材而出名。他的《铁塔》(1910--1911)的特点在于把巴黎不同地区的房屋,不同时间的景象,同时收集到塔身之下和四周。 3:未来主义 4:巴黎派

在巴黎还有一些不属于任何流派的画家,他们各县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对20世纪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人们称他们为巴黎派。莫迪格利亚尼是生于意大利的犹太人,他画中的人物形象通过夸张变形而拉长,\有时含有一种极度的痛苦和画家对被画者的同情。法国人郁特里罗的作品有一种冷漠、幽静的气氛,他一生都不变地用这种方法画巴黎风景。 5:构成主义和风格派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西方美术可以概括为两大流派:抽象的和非具象的;非理性的和梦幻的。就前者而言,偏重形式方面,其观念最为激进、影响最为深远的运动是俄国的构成主义和荷兰的风格派;而后者较偏重内容方面,其代表是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1)构成主义 (2)风格派 6:包豪斯

7: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与抽象的、非具象的流派并行的是另一个非理性的、梦幻的流派,也以反对表现物质世界为基础。这个流派以夏加尔和德·基里科等人的梦幻类型创作为起点,在达达主义中呈现出强烈的反艺术特征,最后成为国际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一部分。 (1)形而上画派 (2)达达主义

1916年建立。达达形成了一场文学与视觉艺术的运动。\达达\是个杜撰的词,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定的含义。达达主义攻击以往的文艺传统,包括20世纪初的试验性运动,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以往文艺的指导原则和美学观念。在艺术方法上,达达主义者接受了未来主义的喧闹、立体主义的并置和任何艺术创造中都存在的偶然机遇。

(3)超现实主义:西班牙的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l904--1988),把梦境原原本本地转移到画中。《记忆的持续性》(1931) 为其代表作。 30年代,超现实主义支配了欧洲的文坛和画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