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结构化面试真题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4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结构化面试真题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0a249410912a21615792940

高的问题。值得我们老师进行自我反思。

面对学生迟到的问题,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进行科学而正确的教育批评 ,而应该杜绝这种极端的做法。教师的职责,是应该以教育和帮助为主,因此,面对学生迟到的问题,具体我们可以这样解决:

首先,要用一种关怀的语气了解学生迟到的原因,看是不是有特殊的情况。如果是因为有特殊情况而迟到的,要予以理解,但同时也要告诉学生以后有特殊情况的,要提前打个电话通知老师,不然老师会担心。如果是因为自己时间没有掌握好而迟到的,要进行委婉的教育,告诉学生迟到会影响全班同学上课,以后要注意。

其次,在处理迟到的问题上分两种情况对待。对于偶尔迟到的学生,不要小题大做,要进行适当的提醒,让他们明白迟到是不对的,有事要提前让家长或同学帮忙请假;对于连续迟到的学生,教师要引起注意,调查迟到的原因,除了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外,还要和家长沟通,共同解决孩子迟到问题。还可以采取一些恰当的措施,比如:可以送给他一个小闹钟,提醒他以后要按时上课,这样也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或者把班里的钥匙交给爱迟到的学生,他应该不好意思让全班人等他,等等。

总之,对于学生,我们作为教师,不仅要授予知识,还要给予关爱,让其身心、学业一起发展。

15.有一个同学成绩很差,但这次考试考得很好,同学议论他是作弊才取得如此好的成绩的,而你经过调查发现确实如此。面对此种情况,你怎么办?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切忌当众揭穿,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伤害,应该私底下与该同学进行沟通,采取妥善措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

第一,让学生袒露自我。与学生进行真诚平等的谈话,辅之以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注重正面教育,注重诚信教育,使学生明确考试作弊是一种不诚信的表现。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分辨是非,树立诚信为荣的观念。

第二,对成绩差的学生应该给以热情的帮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考试前应对学生进行补差。要找学生谈心,解除他们的心理压力,调节情绪,平衡心态,提高信心。坚决不讽刺、不挖苦。

第三,作好家长的工作。及时和家长联系,要求家长能实事求是地对待学生的成绩,不要给学生施加过多的压力,可以教授家长一些考试前的心理疏导的方法,帮助孩子从容面对考试。

第四,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化,既要重视学生的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把考试当作评价学生的唯一途径。

16.有教师认为最快乐的事就是“桃李满天下”,你怎么看?

“桃李满天下”,这个典故是从《韩诗外传》和《说苑》中记载的一段故事中引申出来的。在故事中,作者用种植桃李来比喻培养人才。后来人们引申出“桃李满天下”这个成语,比喻教师培养出众多人才。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句话反映了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也是一名教师最高的社会回报。一名教师能得到学生的尊重、认可,自身的价值也就得到充分的体现。要使教师真正做到“桃李满天下”,我认为应该具备以下几点要素:

首先,国家和政府应高度重视教育,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以政策扶持为教师“桃李满天下”创造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

其次,教师自身要提高综合素养和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正确的教育方针,不断地调整与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本学科的新技术,站在新技术的前沿。具备课堂驾驭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掌握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心理指导能力等基本功。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能够以言传身教关心学生、感染学生,使他们成为具备较高情商的心理健康的人。

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应该努力学习,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是一种心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引领学生学得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智力,而且还促进学生在各方面成长。当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无比地快乐,体会到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

17.在你们班里有一个家境贫寒的学生被其他学生误解为小偷,说她偷了其他同

学的东西,你该怎么办?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关心、爱护班上每一位学生,关爱学生首先应当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以公平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每一位学生,从而引导他们向着积极、乐观、上进的方向发展。针对班里失窃事件,我会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我会召开班会,向学生说明偷东西是错误的行为,如果大家遇到困难可以和老师说,老师一定会给予他们帮助。同时,告诫同学们不应把矛头指向家境贫寒的学生,教育学生不能戴有色眼镜来看人。每一位学生都是平等的,证据不确凿不可乱加猜测,以免伤害同学之间的感情,告诉同学们要团结友爱。

其次,弱化“偷”的概念,说明也许是哪位同学不小心拿错了,或是只是对物品比较喜

欢想欣赏一下,鼓励学生私下自己承认,并声明老师不会告诉任何人。

再次,私下找班长谈话,组织暗查,注意方式方法,同时班里高调宣称对被误解同学的信任。以朋友的身份找被误解的这位同学谈心并安慰她,明确自己的态度,表示对她的信任,同时告诉她碰到这种事应该理直气壮,不卑不亢。

又次,查出结果后,调取录像确认事情真相。私下找拿了别人东西的同学聊天,心平气和地耐心教育,告诉他这种行为的不可取性,相信他是好孩子,同时询问他是否有难言之隐或者其他困难,并尽力帮助他。

最后,组织一次班级活动,通过全班礼品互送方式将东西转给失主,让失主不再计较这件事。在班级中说明东西已经还给失主了,是一位同学不小心拿错的,说明被冤枉误解的同学是无辜的,让大家意识到自己盲目判断的不可取性。活动后再进行班级教育,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要正确对待同学关系,做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学会宽容、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等。

18.请解释一下“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

一个人的成就,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两者各占一定的成分。

首先,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他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师傅的引导作用不容小觑,师傅指点方向、传授方法,使其少走弯路。经常与有修养、有深度的人接触,会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深度。学生跟老师的关系也是如此,学生往往被老师的一些思想同化,或者学习老师一些处理问题的方式。久而久之,跟着名师努力学习的学生思想就会提高一个档次。这往往就是师父领进门,名师出高徒的原因。

其次,一个人的成就还和个人的资质、勤奋度以及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师傅指导正确的修行方法,而后还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老师只能教一些基础的东西,要想真正掌握就必须靠自己的钻研和努力。这就强调了个人的发展主要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的名校培养出了不止一个诺贝尔奖得主,这些得主在名师的指引下,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取得成就。如果一个人整天把时间浪费在上网、打游戏上面,恐怕很难有什么成就。所以,修行还是要靠个人的,而且这方面因素在一个人的成就取得上居于主要地位。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原本强调人们在从事学习时的能动因素在成功中的关键作用,如今却被一些教师拿来做推卸责任的挡箭牌。每当学生停步不前或成绩滑坡、品德不良时,他们便张口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的“个人修行”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师傅领进门”。要想把学生真正“领进门”,教师首先须“进门”。倘若当老师的对于所教学科知识尚不能精通,又怎能把学生“领进门”?不能“深入”,焉能“浅出”?不能“居高”,岂能“临下”?因此,当好一名教师,既要做好学生知识的引路人,更要成为激

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

19.请谈谈你最不能接受教师哪种行为?

我最不能接受的教师行为是:歧视和轻视学生。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质量,教师的一言一行、道德品质、行为习惯都对学生有很深的影响。因此教师的态度和举止对学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在不经意间的教育细节中透露出对学生的不尊重,尤其对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有歧视和轻视心理。表现在:武断地将学生以成绩划分为“优”“差”生,对他们从关注程度到言行态度上区别对待,在作业批改、座次编排、活动人选等问题上,都倾向成绩好的学生。

这些表现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一些成绩不太好、学习吃力的学生可能会成绩越来越差,继而厌学、逃学、辍学;教师这样的区别对待也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封闭自卑的心理,甚至出现厌世轻生的念头。

作为教师,应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也是青少年思想品格上的引路人。我国《教育法》规定:学生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学校、教师对“差生”的歧视,实际上是一种违法行为。我认为,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尽可能地采取措施防止和减少“歧视和轻视”现象的发生。通过教育法规的规范和教师的真诚相待,教师应做到发掘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并且鼓励他们向各自的特长方向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

20.关于“教师是燃烧的红烛”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的神圣职责是培养人、教育人。不但要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教他们怎样做人。

首先,教师应做到热爱学生。不论学生的表现是好是差,教师都应该爱护学生。有了师爱的情感体验,学生就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和帮助。就像《学记》中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对待每一名学生要力争做到排忧解难如莫逆挚友,指点迷津如黑夜明灯,传授知识如久旱甘霖。我们应该多与他们交谈,走进他们的心灵,做到心贴心。

其次,身为教师就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做到勤奋工作、团结同志、多做贡献。红烛精神就是奉献精神。讲台上、书桌边,寒来暑往,洒下心血点点。粉笔生涯,讲台春秋,凝聚着每一位教师的执着追求,我们要把这深沉的爱献给讲台,献给学生。

再次,“师者,人之楷模也。”教师不但要有丰厚的学识,更要有高尚的人格。作为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应从教育教学理论、文化知识、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等诸多方面入手,勤学苦练,加强自身建设,做到工作精益求精,学习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