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107b5db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5

9、如果挂成7行呢?平均每行几面? 板书:56÷7=( ) 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10、比较:56÷8=7和56÷7=8两个算式的联系(用一句乘法 口诀可以列两个除法算式。) 讨论理解算法 11、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你还能提出哪些 数学问题呢?你能列式计算吗?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 计算的? 17分 (二)完成“做一做” 1、出示7×4 口诀: 练习法 (1)启发学生想一想,写出两道出发算式。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再出示余下的题目,由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 三、巩固练习: 练习八第1~4题。 四、总结 3分 课 作 课 业 完成练习册对应习题 后 设 反计 思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 7× 8=56 板56 ÷8=(7) 书 口诀:(七)八五十六 设 计56 ÷7=(8) 口诀:七(八)五十六 注:具体内容、方法与手段等要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结合各类教育的不同、学科特点、学生 年龄特征及各校资源的实际情况创新确定。 课题 课型 三 维 目 标 重点 关键 时间 课时“学与教”要点设计 表内除法(二) 练习课 练习 授课时间 总 第 节 数 19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难点 课前准备 能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学具卡片 学与教方法、手段 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内 容 与 过 程 分 5 一、 复习回顾 (1) 口算(指名先说乘法口诀,再计算出结果) 27÷9= 48÷8= 24÷8= 36÷9= 35÷7= 12÷6= 42÷7= 18÷9= 72÷9= 56÷8= 45÷9= 81÷9= (2) 看口诀想算式(根据乘法口诀说乘法算式和除法算 式) 三九二十七 六八四十八 四七二十八 分 四九三十六 五八四十 四六二十四 30 (3) 细儿园阿姨有36块糖,平均分给9位小朋友。每 位小朋友可以分得几块糖如果每位小朋友分得6 块糖,可以分给几位小朋友? 二、 综合练习 (1)填表 40 36 63 56 48 被除28 数 4 8 4 7 8 8 除数 商 复习用乘法口诀快速求商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正确地计算。

5分 2)加、减、乘、除我都会算(比一比,看谁算得都对) 48÷6 45÷5 56÷8 49-—30 63÷9 35—5 6×7 32÷4 18+9 27÷3 54÷9 72÷8 (3)解决问题(练习十一的11小题) 拔河比赛。甲乙两队各8人参加拔河比赛,胜队的奖品是48本书,负队也有奖,是24本书。 问题A:获胜队员平均每人可得几本书? 问题B: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独立解决简单的问题,培三、独立解答: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对。 养学生发现问题,认真思 (1)40个小朋友站队,每排有5个同学,可以站几排? 考的好习惯。 (2)如果每排改成8个同学,现在这些同学可以站几排? 四、拓展练习 16÷( )=8 24÷( )=8 48÷( )=8 这几道题的商都没有变,被除数却有变化,你们填的除数变了吗?你发现了什么? 五、课堂小结: 运用乘法口诀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我们要熟练掌握根据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课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册相应习题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表内除法(二) 练习课 练习八

课题 课型 三 维 目 标 重点 关键 时间 5分 5分 10分

课时“学与教”要点设计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 新授 授课时间 总 第 节 数 20 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掌握这种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除法计算的道理,会解答这类问题。 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懂得除法计算的道理 内 容 与 过 程 一、复习 1、口算: 15里有几个3? 14是7的几倍? 15是3的几倍? 14里面有几个7? 2、有12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 学生列式解答后,请学生回答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观察图,说出图意。 从图中知道些什么? 知道一些商品的价格,如一个熊猫玩具6元。如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 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思考 先找到一个地球仪的价格 一个地球仪8元,56元里有几个8元,就能买几个地球仪。 用除法计算56÷8=7(个) 2、怎样检验做对了? 学生思考交流。 一个地球仪8元,7个就是56元。 3、你还能提出那些除法计算的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难点 课前准备 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课件 学与教方法、手段 复习口诀,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探究解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