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8套题)[1]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小学语文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8套题)[1]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fcb7c969e3143323868931e

17. 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有可能不变 D.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19.一支铅笔与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则铅笔与镜面间的夹角为 A.30° B.45° C.60° D.90°

20.一束平行光线与水平面成20°角射向地面,现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进入一竖井中,镜面与水平方向成的角应为

A.30° B.35° C.45° D.55° 三、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1.为什么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桌子、墙壁等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22.通过篝火上方的空气看物体,为什么会使人感到物体在晃动? 四、作图题与探究(每小题4分,共12分)

23.根据甲图中所示的光线传播情况,在适当位置上放一平面镜. 2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乙物体ABC的像.

25. 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第26题8分,第27、28题各10分,共28分)

26.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通讯卫星,这颗卫星离地面高度是3580 km.求从地面发射的电波到达卫星并从卫星返回地面的时间约是多少秒?(无线电波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27.电线杆在阳光照射下影长6.9 m,竖直立着的2 m长的竹竿的影长2.2 m,问电线杆的高度是多少?(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作出图后再解).

28.太阳光线跟水平方向成40°角,试问:

(1)你如何利用平面镜使太阳光线照亮竖直井内的水面(要求作图说明). (2)计算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多少度?

参考答案

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1.光的直线传播 真空 2.光的直线传播

3.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4.漫反射 5.120 0 6.折射 反射

7.硬币的像 光的折射

(提示:人眼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来确定位置的,即顺着折射来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来确定方位的) 8.玻璃 ∠6 ∠3

9.B 10.A 11.C 12.D 13.C 14.D 15.C 16.C 17.A 18.B 19.B 20.D

21.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桌子、墙壁等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发生漫反射的 缘故.

22.篝火上方的热空气上升,空气的密度发生变化(光在冷热空气间发生折射)因为折射光线的方向也发生变化,使得物体像的位置也在变,所以看上去好像物体在晃动.

23.

2425.

(1)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 (2)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6.0.0239 s 27.6.27 m 28.(1)

(2)65°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编号 姓名 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13×3分=39分)

1.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 B. 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 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 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2. 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 ) 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3.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 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 C. 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 D.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4.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 ( )

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 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

5. 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

A. 5cm B. 10cm C. 15cm D. 25cm

6. 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在镜同侧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 ( ) A. 缩小、正立的虚像 B. 放大、正立的虚像 C. 缩小、倒立的实像 D. 放大、倒立的实像

7.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 ( ) 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 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 C.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 D. 这三种像都可以看到

8.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所在的范围是 ( ) A. u<f B. f<u<2f C. u=2f D. u>2f

9.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 A. 一定小于8cm B. 一定大于20cm

C. 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D. 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10. 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是 ( )

A. f<2cm B. 2cm<f<4cm C. 4cm<f<5cm D. 5cm<f<8cm

11. 下列图中,表示的是近视眼形成原因的是 ( )

12. 用显微镜和普通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关于像的正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B.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13. 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

B.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 C.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

D. 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4. 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火种,怎么生火

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 ;“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其 位置。 15. 有下列几种常见的镜子:A. 平面镜,B. 凹面镜,C. 凸面镜,D. 凸透镜,E. 凹透镜。其中发生光的反射的是 ;发生光的折射是 ;能会聚光的是 ;能发散光的是 。(填字母代号)

16. 小刚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

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 的实像。

(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 的实像。

(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 、 的

像。

17. 甲、乙两个同学都是近视眼,甲视力0.4,乙视力0.8。则通常情况下, (选填“甲” 或“乙”)眼睛的晶状体更厚;他们要矫正视力, 配戴的近视眼镜度数更高,透镜 的焦距更 。

18.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 ,近点大约在 处;明视距离大约是 。 19. 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体照片,哈勃空间望远镜安置在 外,以避免 干扰。 20. 人眼看同一个物体,会出现“远小近大”的现象,这和物体与人 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 视角越 。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 物体越大,则视角越 。(选填“大”或“小”) 三、作图题(共14分)

21.(6分)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F F F F F F F F

22.(4分)完成下列透镜的光路。

F

F

F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