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第二部分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六2.2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第二部分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六2.2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f8ab26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14

。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4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1.(2014·广东高考)以下细胞结构中,RNA是其结构组分的是( ) A.液泡 C.高尔基体

B.核糖体

D.溶酶体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RNA是其结构组分”。 (2)关键知识:各类细胞器的结构组分。

【解析】选B。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结构组分。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液泡、高尔基体、溶酶体的结构组分中都不含核酸。

2.(2017·安阳模拟)下图分别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270

A.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 B.图b表示叶绿体,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膜上有色素的分布 C.两图所示结构与ATP形成有关的酶都在内膜和基质中 D.两图代表的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并可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解析】选C。图a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因此图a表示线粒体,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图b表示叶绿体,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其上有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分布;图a中与ATP合成有关的酶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而图b中与ATP合成有关的酶在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和线粒体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可共存于叶肉细胞中。

- 1 -

3.科学家用H标记的亮氨酸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下表为在腺泡细胞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放射性的时间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271

细胞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 结构 时间 3 (min) ①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内质网内合成

②高尔基体膜向内与内质网膜直接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 ③高尔基体具有转运分泌蛋白的作用 ④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 117 基体 高尔 靠近细胞膜的囊泡 3

【解析】选B。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放射性依次出现的位置是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膜外。多肽最早在核糖体中合成,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转运。内质网膜与核膜直接相连,有的细胞的内质网膜与细胞膜相连。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和细胞膜均是通过囊泡进行联系的,是间接联系。

【方法技巧】解决分泌蛋白形成相关图示题的方法

(1)关注审题环节。

①甲图是细胞的局部图,乙图是完整细胞图。

②题目要求的是细胞结构还是膜结构,核糖体无膜结构。 (2)抓好解题环节。

①放射性转移的方向和途径的先后顺序。该过程的研究方法——同位素标记法,常用H标记亮氨酸,放射

- 2 -

3

性最先出现在甲图中B或乙图中g上,即核糖体上。

②该类题多要求用图中字母回答问题,且要看清要求填写细胞器还是细胞结构。 ③a物质排出细胞的方式——胞吐,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而不是选择透过性。

4.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研究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的三位美国科学家,研究显示:囊泡是由单层膜所包裹的膜性结构,主要负责细胞内不同膜性细胞器之间的物质运输,称之为囊泡运输,一般包括出芽、锚定和融合等过程(如下图所示),需要货物分子、运输复合体、动力蛋白和微管等的参与以及多种分子的调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272( )

A.囊泡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ATP

B.囊泡中的物质运输需要跨过多层生物膜,才能“锚定” C.囊泡运输会引起某些生物膜成分更新

D.“出芽”和“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即具有流动性

【解析】选C。囊泡运输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且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A错误;囊泡中物质的运输跨0层膜,B错误;囊泡运输会将内质网膜的一些成分转移到高尔基体膜上,同样高尔基体膜的成分也可转移到细胞膜上,引起膜成分的更新,C正确;“出芽”和“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即具有流动性,D错误。

5.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藓类的叶肉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

( )

A.叶绿体、线粒体和中心体 B.叶绿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C.线粒体、液泡 D.线粒体、内质网

【解析】选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人口腔上皮细胞不含叶绿体,A、B错误;叶肉细胞含有液泡,人口腔上皮细胞没有液泡,C错误;叶肉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内质网,D正确。

- 3 -

6.(2017·漳州模拟)研究表明,溶酶体可能是由高尔基体加工过的水解酶被小泡包裹后不与细胞膜融合排出体外,而在细胞内聚集形成的。如果该观点正确,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273

A.溶酶体中的酶有些具有分解磷脂的功能 B.在溶酶体的形成过程中内质网膜的面积可能减小 C.溶酶体的膜成分应该与高尔基体膜的成分相似 D.溶酶体的形成过程能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解析】选A。溶酶体是由单层膜形成的细胞器,内部的水解酶在溶酶体中稳定存在,说明不存在水解自身膜结构的酶,则不能分解磷脂,A错误;溶酶体的形成类似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由内质网形成囊泡,导致内质网膜面积减小,运输到高尔基体加工后再形成囊泡,进而形成溶酶体,B正确;溶酶体自高尔基体形成后膜成分没有发生变化,故与高尔基体膜的成分相似,C正确;溶酶体的形成过程中存在膜的融合,这一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D正确。

7.(2017·潍坊模拟)从洋葱根尖细胞中分离出X、Y、Z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X Y Z A.细胞器X的形成可能与核仁有关 B.细胞器Z可能与蛋白质的加工、分泌有关 C.细胞器Y具有双层膜结构

D.这三种细胞器均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解题指南】分析判断细胞器类题目,可按如下思路:先通过是否含脂质确定其是否具有膜结构,再通过是否含有核酸确定细胞器种类。

【解析】选D。细胞器X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不含脂质,该细胞器可能是核糖体,其形成与核仁有关,A正确;细胞器Z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等,其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加工、分泌有关,B正确;细胞器Y可能是根尖细胞中的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C正确;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线粒体、叶绿体、液泡,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D错误。

8.真核细胞具备的生物膜系统能为其代谢的稳定进行提供一个有利环境。下列关于生物膜的描述,正确的

- 4 -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61 67 59 0 20 41 39 微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