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PHP语法基础 - 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第2章 PHP语法基础 - 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f50f67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c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在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数据类型转换”、“三元运算符”、“运算符优先级”等。 ? 讲解“数据类型转换” (1)、教师展示PPT对“自动类型转换”和“强制类型转换”进行讲解。 (2)、教师对“自动类型转换”和“强制类型转换”使用代码进行演示,并比较总结。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 讲解“三元运算符” (1)、教师与学生互动:根据“当天晴了,就出去玩,否则就在家休息。”这样简单的条件判断语句,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需要使用if?else进行判断,从而引出简单的判断方式“三元运算符”。 (2)、教师通过代码对“三元运算符”的使用进行演示。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 讲解“运算符优先级” (1)、教师展示PPT对PHP5中的“运算符优先级”执行顺序进行讲解。 (2)、教师对表达式“4+3*2”和“(4+3)*2”进行代码演示,进一步讲解运算符的优先级以及执行顺序最高的运算符——圆括号()的使用。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 阶段小结 ? 小结 重点:三元运算符、运算符优先级。 易错点:注意区分“&&、||、”与“and、or”的优先级。 ? 答疑 教师询问学生对于知识点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针对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给与解释。 ? 巩固练习 ? 巩固“判断学生成绩等级”与“判断是否为闰年”的制作 学完知识点后,让学生再制作一次“判断学生成绩等级”与“判断是否为闰年”。以此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选择结构语句”、“运算符优先级”、“三元运算符”等知识点的使用。 ? 通过“补充案例”加强学习 教师分发测试题目及案例素材给学生,对于掌握较好的同学,可以通过补充案例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巩固。 ? 布置作业 ? 完成“补充案例”,通过平台提交给教师,教师下节课进行点评。 ? 预习2.5节【案例5】打印金字塔和2.6节【案例6】九九乘法表。 ? 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点和案例,加强巩固。 第三课时 (【案例5】打印金字塔、【案例6】九九乘法表) 复习上节课内容 在讲解本节内容前,抛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复习上节课内容。 1、 请说明运算符“=”、“==”与“===”各自的作用。 答案:

9 运算符“=”为基本赋值运算符,它总是把赋值运算符(=)右边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或常量。 运算符“==”为比较运算符,它用于比较两个变量或表达式的值是否相等。 运算符“===”为比较运算符,它不仅比较两个变量或表达式的值是否相等,还要比较其数据类型是否相等。 说明:教师可根据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情况,对以上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直接进入本课时新内容的学习。 本课时内容学习 【案例5】打印金字塔 ? 案例描述 金字塔可以说是世界建筑的奇迹之一,其形状呈三角形,那么如何使用程序代码来打印如下图所示的金字塔图形呢?下面通过PHP中提供的while循环语句和递增递减运算符来实现这个功能,从而根据条件判断使程序代码按照一定规律的输出。 ? 案例讲解 ? 案例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该金字塔使用星星“*”来表示,且一共5行,第1行1个星星,它的前面有4个空格,第2行3个星星,它的前面有3个空格,依次类推,第5行9个星星,前面没有空格。通过以上规律,可以总结出该金字塔中星星与空格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 每行星星前面空格数 = 金字塔的总行数 - 当前所在行数,如当前为第3行,空格数= 5-3 = 2。 ? 每行星星数 = 当前行数 * 2 - 1,如当前为第2行,星星数= 2*2-1=3。 ? 案例实现 教师带领学生分步骤地进行操作,并指出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说明: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停下来,让学生自行尝试。小组之间可以协作讨论,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 知识点讲解 ? 总结知识点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在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while循环语句”、“递增递减运算符”。 ? 讲解“while循环语句” (1)、教师展示PPT对“while循环语句”与“do?while循环语句”进行讲解。 10 / 10

(2)、教师对“while循环语句”与“do?while循环语句”进行代码演示,并讲解循环出口的必要性——防止死循环。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 讲解“递增递减运算符” (1)、教师展示PPT对“递增/递减运算符”的概念进行讲解。 (2)、教师通过代码对“递增/递减运算符”在操作数的前面和后面的使用进行演示,并比较总结输出结果。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 阶段小结 ? 小结 重点:while循环语句、递增递减云算符。 易错点:注意“递增/递减运算符”放在操作的前面和后面的区别。 ? 答疑 教师询问学生对于知识点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针对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给与解释。 【案例6】九九乘法表 ? 案例描述 九九乘法表体现了数字之间乘法的规律,成为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那么如何使用程序代码打印如下图所示的九九乘法表呢?下面通过PHP提供的for循环语句来实现这个功能,从而了解并掌握while循环与for循环语句的特点、以及跳转语句在循环中的作用。

11

? 案例讲解 ? 案例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该九九乘法表呈楼梯台阶式,共9层,假设最顶层就是第1层,它由1个单元格组成,第2层由2个单元格组成,依次往下递增,直到第9层由9个单元格组成。从而不难得到以下规律: ? 每层中乘法的乘数与该层中单元格的个数相等。 ? 被乘数都是从1开始,依次递增,直到等于该层中单元格的个数为止。 ? 案例实现 教师带领学生分步骤地进行操作,并指出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说明: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停下来,让学生自行尝试。小组之间可以协作讨论,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 知识点讲解 ? 总结知识点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在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for循环语句”、“跳转语句”。 ? 讲解“for循环语句” (1)、教师与学生互动:使用“while”循环输出10以内的奇数,从而引出for循环语句。 (2)、教师展示PPT对“for循环语句”进行讲解。 (3)、教师让学生总结“for循环语句”与“while循环语句”的各自特点。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 讲解“跳转语句” (1)、教师展示PPT对“跳转语句”的概念及分类进行讲解。 1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