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9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f1abb9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7

五、练习总结 1.总结交流

提问:这节课重点练习了什么策略?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完成作业。

完成练习四第3、4题和第6题(第6题完成在课本上)。

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3页练习四第7-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习用线段图表示题意的方法,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能从问题想起分析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说明解题思路,正确解答稍复杂一些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判断、推理过程,培养有根据、有条理地分析、推理的能力,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现实生活里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策略、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里的应用;培养乐于思考的习惯和严密思考的品质,体会学习数学的收获,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从问题想起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实际问题条件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为学生每人准备画线段图的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分析引入

1.根据条件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 (1)田径组的人数是体操组的4倍,田径组比体操组多多少人?

24人

体操组

田径组

(2)苹果比橘子少120千克,苹果和橘子一共多少千克?

200千克

橘子 苹果

出示不完整的线段图,让学生读一读条件和问题,在练习纸上根据条件把线段图补充完整。

交流:第(1)题在线段图上怎样表示条件和问题的?(呈现完成的线段图)画图是怎样想的?

第(2)题线段图怎样补充的?(呈现完成的线段图) 让有错的同学补充正确。

指名学生看图说说每题的题意。

引导:你能看图说说从问题想起可以怎样想吗?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交流:从问题想起,第(1)题可以怎样想? 第(2)题从问题想起是怎样想的?

追问:从问题想起,要先想什么,再怎样想? 2.揭示课题。

引入:小朋友图画对了,而且能根据问题找条件,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从问题想起,是根据问题先想数量关系式,看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中哪个还不知道,再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板书:先想数量关系——看需要的条件——再想先求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练习解决问题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策略,能从问题想起正确地分析稍微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找到解题思路,正确列式解答。

二、策略应用 1.分析解答。

出示:一个鸭蛋80克,8个鸡蛋480克,一个鸭蛋比一个鸡蛋重多少克? (1)让学生读题,思考从问题想起可以怎样想,把想的过程对自己说一遍。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你明白他是怎样想的吗?把他的想法告诉大家。(指名几人说思路) 明白从问题想起怎样想的了吗?和你的同桌互相说说看。 (2)让学生列式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得数) 第一步求的什么?第二步呢?

说明: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重要的是弄清第一步先求什么。把第一步求出的数量作为新条件,就可以求出问题结果。这里先求出一个鸡蛋60克,再把它作为新的条件,就能求出一个鸭蛋比一个鸡蛋重多少克。

2.做练习四第7题。

(1)要求学生读题,弄清条件和问题。

提问:图上表示小宁从距离动物园、植物园多少米的地方,走到了距离动物园、植物园多少米的地方?这段路走了多少时间?

你能说说这道题里告诉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吗? (2)提问:求他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可以怎样想?

引导:大家从问题开始思考,知道了要先求小宁走了多少米。那求小宁走的米数,可以怎样算呢?还可以怎样算?

说明:小宁从距离动物园600米的地方走到距离动物园300米的地方,也就是从距离植物园900米的地方走到距离植物园600米的地方,只要选择其中一组对应的条件计算走的米数。

(3)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交流:这里第一步算的什么数量?还可以用哪一组数据计算?(板书算式)

说明:求小宁走了多少米,可以选用任何一组对应的数据计算,都是正确的,结果都是走了300米。

第二步为什么用除法算? 让学生集体口答结果。

说明:在条件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里,要弄清条件表示的意思,选择有用的、对应的条件计算要求的数量。

3.做练习四第10题。

学生初步观察、阅读习题。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什么问题?

说明:题里告诉我们:一种牛奶,每箱6袋,原价每箱48元。现在甲商店每箱42元,乙商店按原价买一箱送2袋。问题是:哪个商店的便宜一些?(可以呈现文字表述的题目)

引导:要知道哪个商店的便宜一些,可以比什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可以比每袋多少元。板书:(1)甲商店每袋卖多少元?(2)乙商店每袋卖多少元?]

怎样求两个商店每袋各多少元?先想一想,再完成解答,有困难可以和同学商量。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板演。

交流:甲商店每袋价格怎样算的?乙商店的怎样算的?为什么要两步计算? 哪个商店的便宜一些?怎样看出的?

说明:为了比较哪个商店卖得便宜一些,我们想到可以计算每袋各卖多少元,数量关系是用总价钱除以袋数,其中乙商店48元能买多少袋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要先算48元买几袋,所以要用两步计算。

(注:如果班内学生思维能力基础比较好,可以引导计算甲商店卖出同样8袋要付多少元,比较哪个便宜一些。)

4.做练习四第11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

交流:第一个问题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得数)这里第一步求的什么?

第二个问题怎样算的呢?(板书算式、得数)9:00起加45分,是9时多,还是10时多?

说明:解决第一个问题,先要算出擦家具的时间,再和整理房间的时间相加;第二个问题先要知道9:00加上做家务的45分是9时多,还是10时多,这样就能知道能不能赶上看10:00播放的动画片。

三、总结拓展 1.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练习,你对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有了哪些认识?你还有哪些收获或体会? 2.完成思考题。

(1)让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引导:这里有两个条件,一个是知道妈妈和小芳岁数的倍数关系,另一个是相差的岁数关系。你觉得这道题解答有困难吗?

你能不能画线段图表示出题里的意思呢?说说可以怎样画。

根据条件,可以先画出岁数的倍数关系,再在图上找找相差的岁数是哪个部分。试着画画看。

交流:你画的是怎样的线段图?(呈现学生的线段图,并根据交流、说明,板书画出线段图)

提问:看图说说看,小芳比妈妈小的岁数,相当于小芳年龄几倍? 让学生联系图上表示的数量列式解答,指名板演。 提问:这里每一步表示的什么意思?

(2)引导:回顾一下,开始你觉得困难的题,是通过什么办法看清数量间的关系,找到解题方法的?

画线段图表示题意有什么好处?

说明:画线段图表示题意,可以帮助我们直接看出数量之间的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作业。

完成练习四第8、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