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副词》定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论语副词》定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eae09ed172ded630b1cb675

(1)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13.2) (2)知我者其天乎?(14.35)

(3)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17.5) 正:表示两种情况巧合,可译为“正好”。1例:

(1)正唯弟子不能学也。(7.34)

4、表惊讶

曾:用在动词谓语前作状语,表示出乎意料或表强调的语气,可译为“竟”、“竟然”、“难道”、“岂”等。共3例,如:

(1)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 (2)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3.6) (3)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11.24)

(三)时间副词

时间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出现的时间以及与动作变化相关的时间状态的副词。这类副词主要置于动词、形容词前,有事业置于句首,作状语。《论语》中的时间副词共15个,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的副词有7个,分别为:已1、尝4、既12、乡1、方1、将16、其4;表示与动作变化有关的时间状态的副词有8个,分别为:始2、先8、后5、既而1、遂1、时1、永1、忽焉1。

1、表示动作变化的时间

这类时间副词可以分为3个小类,分别为表过去、表现在和表将来。 ? 表过去

已: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译为“早”。共1例:

(1)道之不行,已知之矣。(18.7)

尝:表示动作发生在过去,可译为“曾经”等。共4例,如:

(1)昔者吾尝友从事于斯矣。(8.5) (2)爼豆之事,则尝闻之矣。(15.1)

(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5.31) (4)尝独立,鲤趋而过庭。(16.13)

既:表示动作行为或状况已经出现或完结,相当于“已”、“已经”、“??以后” 等。

共12例,如:

(1)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9.11)

5

(2)血气既衰,戒之在得。(16.7) 乡:作刚发生不久,译为“刚才”等。共1例:

(1)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12.22)

? 表现在

方:表示动作行为状态正在进行,可译为“正”、“正在”等。共1例: (1)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16.7)

? 表将来

将: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或情况不久就会发生。共16例,如:

(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8.4) (2)季氏将伐颛臾。(16.1)

其:表示动作发生在将来,可译为“将”。共4例,如:

(1)天生德于予桓 其如予何?(7.23) (2)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17.4)

2、表示与动作变化有关的时间状态

这类副词可以分为6小类,分别为:表早晚先后、表短暂、表承接、表经常

或多次、表急籧。

? 表示早晚先后 始:可以表示最初开始做某事,也可表示时间之晚,即必须是发生了前一行为, 才

能发生后一行为。共2例,如:

(1)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15) (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5.10)

先:用在动词前,表示时间顺序或方位在(最)前面,可译为“(最)先”、“预先”,或随文义适当译出。共8例,如:

(1)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6.22) ”(2)先事后得,非崇德与?(12.21)

(3)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传焉?(19.12)

后:表示时间发生在后来,与“先”相对,可根据文意译为“后来”、“然后”、“最后”等。共5例,如:

(1)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可谓仁矣。(6.22) ”

6

(2)先事后得,非崇德与?(12.21)

(3)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焉?(19.12)

? 表短暂 既而:用于句首作状语,表示在前一事件结束之后不久发生后面的事,可译为“不久”等。共1例: (1) 子击磬于卫,有荷篑3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己矣。深则厉,浅则揭。(14.39) ”

? 表承接

遂:谓语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最终结果,可译为“最终”、“便”等。共1例: (1)明日遂行。(15.2)

? 表经常或多次

时:表示动作是按时发生的,可译为“按时”、“依时”。共1例: (1)学而时习之。(1.1)

永:表示状态持续到永久,可译为“永久”或“永远”。共1例:

(1)天禄永终。(20.1)

? 表急促

忽焉:用于谓语前作状语,表示迅速,可译为“突然”、“忽然”等。共1例:

(1)瞻之在前,忽焉在后。(9.11)

(四)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是用来表示施事者和受事者范围大小的副词。这类副词一般用来修饰动词谓语,也有少数副词置于全句之首。《论语》中的范围副词一共有12个。按照语义和功能,我们把这类副词分为表总括和表限定两类。其中表总括的副词有6个,分别为:皆15、俱1、共1、同1、并2、各6;表专独的副词有5个,分别为:多1、唯9、惟2、独1、亦2。表示相互1个:相3。

1、表总括

皆:表示人或物的全体,可译为“都”、“都是”等,语义指向主语。共15例,如:

(1)诗、书、执礼,皆雅言也。(7.18) (2)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11.2) (3)人皆有兄弟,我独亡。(12.5)

3

篑(kuì):草编的篮子。

7

(4)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16.1)

俱:表示两个或以上施事主体同时具备相同的特征或状态,译为“都”。共1例:

(1)弈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14.5)

共:强调动作行为由若干主体共同发出,译为“共同”, 语义指向主语。共1例:

(1)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 (9.30) 同:表共同,语义指向主语。共1例:

(1)公叔文子之臣大夫撰与文子同升诸公。 (14.18)

并:表某个动作行为同时涉及两个以上的对象,可译为“一起”,语义指向主语。共2例,如:

(1)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14.44) (2)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19.16)

各:表示主语范围内的每一个体都进行同样的动作行为或都具有同样特征,有“每(一)??都??”之意。它的特点是以每一个都无例外的方式表示总括。共6例,如:

(1)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5.26) (2)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9.15) 2、表限定

多:对范围的限制,相当于“只”、“仅”。共1例:

(1)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19.24)

唯:可用于主语前,也可用于谓语前,译为“只”、“只是”、“只有”、“仅仅”。共9例,如:

(1)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31) (2)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5.14) 惟:用如“唯”。共2例,如:

(1)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7.1) (2)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19.21) 独:用于谓语前,语义指向主语。共1例:

(1)人皆有兄弟,我独亡。(12.5)

亦:译为“只”、“仅”,句末常有语气词“也”配合。共2例,如:

(1)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11.2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