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证:高大支模架专项方案 - - - 最新哦33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专家论证:高大支模架专项方案 - - - 最新哦33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e2dc871d4d8d15abf234e25

(3)砼浇筑前汽车泵的停靠位置和输送半径应经过计算,泵车停靠处,应场地平整、坚实,具有重车行走条件。在混凝土泵车的作业范围内,不得有碍阻物、高压电线,同时要有防范高空坠物的措施。

2、浇注顺序

参照设计图纸后浇带位置,本方案将地下室梁板浇筑划分为3个施工区块,施工缝留至后浇带处。 超高区域梁板浇筑划分为2个施工区块,即雨棚与共享大厅两块。输送顺序由远而近浇筑,具体分块混凝土浇捣先后顺序详见后面附图。

3、浇注方法

采用一次性连续浇捣方案,梁和板应同时浇筑混凝土。较中大尺寸的梁(梁的高度大于1m)的结构,可单独浇筑。超1m高的梁,浇捣先梁后板,一次浇注时最多不能超过400mm,采用从跨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在浇捣时不能集中过多于某点部位,防止局部负荷超重。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因分层等原因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梁底板振捣采用斜坡式分层振捣,斜面由泵送混凝土自然流淌而成,振捣快插慢提,从浇筑层的底层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间的施工质量。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使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每次振捣时间以20~30秒为宜,(砼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泛出灰浆为准)。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预埋件等。振捣棒插点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混凝土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30~40cm。振捣操作要“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内部振捣不实;要“先振低处,后振高处\,防止高低坡面处混凝土出现振捣“松顶”现象。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超过2m,否则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

4、浇注施工注意事项

(1)在浇筑前,必须经总监理工程师及项目部检验合格后才能浇注。必须支撑牢固、稳定、不得有松动、跑模、超标准的变形下沉等现象。

(2)浇筑时,无关人员不得在模板下,要有专职安全员看护,配置有专业工种进行监护并及时处理,在有可能出现事故前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前。

(3)浇筑过程中,应均匀浇捣,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超高堆置。

(4)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5)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观测模板支撑系统的工作状态,观测人员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应立即通知浇注人员暂停作业,情况紧急时应采取迅速撤离人员的应急措施。

(6)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可能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的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再支架上方集中堆放。

(7)为防止支模架因超载而影响安全施工,要求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泵送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支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8)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有关规定执行。

(9)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进行养护,湿润养护不少于15天。 六、重大危险源辨识

承重架工程涵盖了钢筋、混凝土、模板等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有以下几点: 1、机械伤害

形成原因:木工棚、机械缺陷误操作,防护不到位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设专人负责,按规范操作经常检查电锯、电刨等的防护罩,分料器、推料器等设施,确保安全有效。

(2)停机时要拉闸、断电、上锁。 2、触电

形成原因:漏电开关失效,违规接送电源。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机械设备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保”。

Page 13 of 80

(2)按、拆电源应由专业电工操作。 (3)漏电开关等必须灵敏有效。 (4)现场电缆布设规范。

(5)设备必须使用按扭开关严禁使用倒顺开关。 4、物体打击

形成原因:模板搬运违章作业 、支模设施设备缺陷。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轻拿慢放,规范作业,注意安全。 (2)应经常检查所用工具,确保安全有效。 5、高处坠落

形成原因:高处支模防护不到位。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脚手架作业面应采取铺板或平挂安全网等防护措施,且工人应规范操作,勿猛拉猛撬。

6、坍塌

形成原因:木料等堆放不规范,支撑体系基础不满足受力要求,钢管扣件质量低下或长期反复使用已经破损。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应分散放料,并严格控制堆放高度,严禁超过规定载荷。 (2)检查钢管、扣件质量,并进行复试。 7、起重伤害

形成原因:模板等吊运不规范。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吊装时应把吊物绑牢固。

(2)信号工及吊装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密切配合,严格遵守“十不吊”规定。 (3)被吊物严禁从人上方通过,人员严禁在被吊物下方停留。 (4)经常检查吊索具,并且保持安全有效。

(5)遇有6级以上强风、大雨、大雾等天气严禁吊物。 (6)整个预防措施过程都比必须安排有专门人员进行监控。 8、高温

形成原因:夏季施工室外温度高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分发消暑药品,科学调整上下班时间。

七、安全管理措施

1、搭设模板支架人员须戴好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2、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3、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架相连。模板支架使用期间,不得任意拆除杆件。

4、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天气时应停止模板支架搭设和拆除作业。

5、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设施。工作人员从楼梯上下,不得攀爬脚手架。

6、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吊落。

7、装拆模板时,上下要有人接应,随拆随运,并应把活动的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

8、装拆模板时,必须搭设脚手架。装拆施工时, 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要扣上安全带。

9、在支撑搭设、拆除和浇筑混凝土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应在适当位置挂设警示标志, Page 14 of 80

并指定专人监护。

10、搭设钢管应由专业持证人员安装;安全责任人应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及签证。

11、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严禁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规定要求时拆除模板。拆除支架时,应在周边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 入内。 八、监测措施

1、监测控制

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 2、监测点设置

观测点可采取在临边位置的柱、墙和钢管架上涂红漆作为监测标记。 3、监测措施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的应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应立即通知浇筑人员暂停作业,情况紧急时应采取迅速撤离人员的应急措施,并进行加固处理。

4、仪器设备配置 名称 规格 数量 精度 DT202C 1 / 电子经纬仪 / 1 ±2” 精密水准仪 红外线水准仪 激光垂直仪 对讲机 检测板手 / DZJ2 / / 1 2 6 10 / h/40000 / / 5、监测说明 (1)班组每日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进行安全周检查,公司进行安全月检查; (2)模板工程日常检查重点部位:

a: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横杆、立杆、横竖剪刀撑、扫地杆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b:连墙件是否松动;

c:架体是否有不均匀沉降,垂直度偏差; d: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e: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f: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 6、监测频率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监测,监测频率每30分钟一次,终凝后的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连续观察7天。

(1)本工程立杆监测预警值为10mm,立杆垂直偏差在24mm以内。

(2)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疏散人员,并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九、应急预案

1、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一旦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后,项目部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并电话通知公司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同时迅速报警。

(2)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砂、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3)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

(4)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 Page 15 of 80

血等。同时尽快送往医院。

(5)观察受伤人员摔伤及骨折部位,看其是否昏迷;注意摔伤及骨折部位的保护,避免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错位而造成二次伤害。

(6)车辆一到立即就近送往医院。

(7)由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责任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8)总结经验教训,教育职工。 2、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如果发生触电事故时首先断开电源。项目部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并电话通知公司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同时迅速报警。

(2)如果电源开关在较远处,则可用绝缘材料(如木条等)把触电者与电源分离。

(3)高压线路触电:马上通知供电部门停电,如一时无法通知供电部门停电则可抛掷导电体(如裸导线),让线路短路跳闸,再把触电者拖离电源。

(4)触电者脱离电源后马上进行抢救。

(5)由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责任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6)总结经验教训,教育职工。 3、机械伤害应急救援预案

(1)一旦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项目部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并电话通知公司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同时迅速呼报警。

(2)对伤员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同时尽快送往医院。

(3)车辆一到立即就近送往医院。

(4)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责任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5)总结经验教训,教育职工。 4、模板、脚手架坍塌

(1)一旦发生模板、脚手架坍塌事故,现场抢救组应首先报警,然后进行疏散,清点人员,确定有无人员失踪、受伤。了解事发前该区域施工人员情况,作业人数,如有施工人员失踪或被压埋,立即组织有效的挖掘、移除工作。

挖掘、移除应采用人工挖掘、移除,禁止采用机械挖掘、移除,防止及机械对被埋人员造成伤害。人工挖掘、移除尽量避免使用尖锐性工具。抢救挖掘、移除人员应分班组,合理按照工作面安排人力,及时换班,保障抢救挖掘、移除人员体力,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将被压埋人员抢救出来。

(2)如有人员失踪、受伤,安全保卫组应做好救助车辆引导。

(3)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由现场伤员抢救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救助。 a:争分夺秒抢救被压埋者,使头部先露出,保证呼吸畅通。

b:出来之后,呼吸停止者立即做人工呼吸,然后进行正规心肺复苏。 c:伤口止血且使用止血带。

d:切忌对压伤进行热敷或按摩。

(4)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责任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5)总结经验教训,教育职工。 5、消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减小火灾的影响,有效抢救受伤人员,特制订如下应急预案: (1)发生火灾后,应大声喊:“起火了!起火了!” ,并拨打119报警; (2)现场抢救组立即展开扑救防止火在蔓延,并立即通知公司消防组; (3)消防组接到报警后立即到现场组织扑救;

(4)报警时一定要讲清发生火灾的部署、着火的材料、大概面积并留下报警人的电话; (5)拨打119报警后,报警人到场外马路上等候消防车的到来并做好向导工作;

(6)接到报警后,项目部立即通知抢救组、疏散组、保卫组等人员到达现场组织抢救; (7)安全保卫组组织人员按照疏散图指示及时疏散留在现场的工作人员;

Page 16 of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