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练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隆中对》练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e1ad51e964bcf84b9d57b58

26、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27、总揽英雄 28、刘璋暗弱 .......29、与亮日好情密 30、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31、箪食壶浆 ....32、①因屏人曰/因以为号焉/余因得遍观群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③罔不因势象形

33、信 ①谓为信然: ②信大义于天下: ③信义著于四海(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④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4、①诚如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宜开张圣听/此诚不可与争锋) 35、死国可乎 此用武之国 国险而民附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去国怀乡 无敌国外患者 ...三、成语积累

1.出自本课的成语: 箪食壶浆 挟天子以令诸侯 如鱼得水 2.成语积累:

①躬:亲自。(事必躬亲:不管什么事情都一定要亲自去做。) ②身:身临其境、身体力行、身先士卒、身经百战

③度:审时度势、度德量力 ④志犹未已:仍 记忆犹新 四、翻译句子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5.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6.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7.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8.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9.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五、分析问题:

(一)对天下形势的分析:(这个对策是如何得出的?诸葛亮隆中对对策的依据?) 答:①分析曹孙情况采取不同方针

曹操:军事优势—已拥百万之众 政治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 方针—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地理优势—据有江东、国险 政治优势—民附、贤能为之用 方针—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②分析夺取荆益二州的必要性、可能性

荆州:必要性—此用武之国 可能性—其主不能守

益州:必要性—险塞、沃野千里 可能性—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贤能之士思得明君 (二)对策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战略方针是什么?) 核心:?若跨……可兴矣。?

1.?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夺取荆州、益州,作为建立霸业的根据地; 2. ?此诚不可与争锋??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采取正确的内外方针政策:对外与西南少数民族修好,对外结好孙权、避曹操锋芒,对内革新政治,使战略后方得到巩固;

3.?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待到时机成熟,从荆益二州出兵,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政治蓝图: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三)人物形象

诸葛亮:(1)从第一段中?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怀大志, (2)从第二段中徐庶推荐诸葛亮,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3)(这番对策表现了诸葛亮和刘备怎样的才能?)从分析天下形势,并提出对策、蓝图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天才的预见能力,能审时度势。 刘备: 态度诚恳、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四)其他的几个问题

1.第一段写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有何作用? 答:表明诸葛亮年轻时具有远大抱负,为下文写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作铺垫。

2.第二段写徐庶对诸葛亮的评价有何作用?答:从侧面烘托诸葛亮卓越的才能。

5

3.刘备用?鱼之有水?打比方目的?答:说明诸葛亮对自己的重要性,也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 六、中考冲刺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①②

【乙】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

⑤⑥

不耻劳辱。有口辫,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扰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1”

注释:①扶风:汉朝郡名。②平陵:汉朝县名。③徐:徐县.汉朝县名。④永平:汉明帝年号。⑤固: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⑥校书郎:官名.⑦傅介子: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2分) ①由是先主遂诣亮( ) ②不耻劳辱( ) ..

2、乙文中有一个句子与甲文中的“时人莫之许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找出这个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乙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句子中有一个通假字,试推测是哪一个字并写出本字。(2分)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通假字是_________,本字是___________。

5、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B 时人莫之许也 高可二黍许 C 惟博陵崔川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D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6、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 A 自董卓已来 B 欲信大义于天下 C 故患有所不辟也 D 西和诸戎,南抚吴越 7、刻画人物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比较两文在这方面有何异同,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4分)

8、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1)元方入门不顾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1)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9、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不足为外人道也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D、扶苏以数谏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 )

A. 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皆刑其长吏 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 D. 使内外异法也 渔人甚异之 E. 恢弘志士之气 苦其心志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2、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此皆良实 用心良苦 B.晓畅军事 家喻户晓 C.死节之臣 节衣缩食 D.计日而待 千方百计

九上文言文冲刺——《出师表》

一、文学常识 《出师表》的作者是 (时期) (人名);文章的体裁是 ; 陆游曾用 , 两句诗高度评价此文。 二、重点字词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盖追先帝之殊遇 3、以光先帝遗德 ....4、恢弘志士之气 5、引喻失义 .....6、宜付有司论刑赏 7、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8、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9、悉以咨之 10、性行淑均 ......

6

11、先帝不以臣卑鄙 12、猥自枉屈 13、遂许先帝以驱驰 .....14、夙夜忧叹 15、驽钝 16、攘除奸凶 ......17、斟酌损益 18、以彰其咎 19、咨诹善道 .....20、此皆良实 21、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22、亲贤臣,....远小人 .

23、以: 咨臣以当世之事/悉以咨之

寄臣以大事/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

遂许先帝以驱驰/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告先之灵/以彰其咎/以咨诹善道

24、于: 不懈于内/忘身于外/试用于昔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

命于危难之间 欲报之于陛下也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还于旧都 所欲有甚于生者/皆以美于徐公

25、 所以: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三.出自本课的成语

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优劣得所 计日而待 三顾茅庐 四、翻译下列语句。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之士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6、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8、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9、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五、回答下面的问题:

1. 诸葛亮为后主提出哪三条治国建议?三条建议哪条是主要的,为什么?

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 第三条最重要.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 2、诸葛亮写此表的目的是什么?

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刘禅继承先帝的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解除北伐的后顾之忧,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3.此次出师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目标: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4.作者回顾了先帝对自己哪些知遇之恩?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三顾茅庐、临危授命、白帝托孤。

表明先帝创业艰难,对自己寄予了深切期望,自己应当感恩图报,完成先帝遗志,效忠于后主。同时也表明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5.表明作者淡泊名利之志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后人常用文中的一句名言来说明某人在危难关头担当大任,这句话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报先帝忠陛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六、中考冲刺

(一)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

7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郗超与谢玄①不善。苻坚②将问晋鼎③,既已狼噬梁、岐④,又虎视淮阴⑤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朝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⑥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⑦,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其必能立勋。?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注释〗①郗(xī)超、谢玄:均为东晋大臣。 ②苻(fú)坚:十六国时前秦国主,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③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④梁、岐:地名。⑤淮阴:地名。⑥桓宣武:即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⑦履屐之间:距离很小,此处指小事。 1、解词下列句中划线词语。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3)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4)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5)郗超与谢玄不善 (6)既已狼噬梁、岐 ..2、翻译句子。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请用“∕”为【乙】文中画线句断句。(只断两处)

大 功 既 举人 咸 叹 超 之 先 觉又 重 其 不 以 爱 憎 匿 善。

4、【乙】文中郗超认为谢玄一定能完成北讨苻坚的重任,他的根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5.在【甲】【乙】两个文段中,诸葛亮和郗超为国家举荐人才的做法,体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优良品质。请根据文段的内容分别对两人作简要评价。诸葛亮: 郗超: 。

(二)?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③。今王诚欲致④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⑤,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士争凑⑥燕。?注?①厚:丰厚,用做动词。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③三:指很多,虚数。④致:招来。⑤见事:被任用。⑥凑:聚集,奔赴。 1.解释划线词语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 (4)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2.翻译句子。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从【甲】、【乙】两文看,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在于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