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专题突破练(十七)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选修3的学生使用)(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专题突破练(十七)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选修3的学生使用)(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deb015c74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e

(4)1 mol AC2中σ键、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 (5)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

(6)E为________堆积金属,已知E原子的半径为a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E晶体的密度是________g·cm3。(列出算式即可)

(7)E晶胞结构如图所示,E晶体中每个E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E原子数目为________;E2S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S原子,其余S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________个E 原子。

(8)将E单质的粉末加入NH3的浓溶液中,通入O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意可推出A为C,B为N,C为O,D为Cr,E为Cu。(1)Cr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中心N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0,价层电子对数为3,所以NO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3)

CO与N2互为等电子体,则CO的结构式为CO。(4)1个CO2中含

4a4a

cm,晶胞体积V=( cm)3,每个晶胞中含22

有2个σ键、2个π键。(6)Cu原子的半径为a cm,则晶胞边长为

M64

×4×4

NAmNA11-

有4个铜原子,故晶体密度ρ=== g·cm3。(7)根据题意,Cu2S晶胞中含有的S原子数为8×+6×

VV4a82

??3

2+4=8,故该晶胞中含有的Cu原子数为16。

答案: (1)3d54s1 (2)平面三角形 (3)CO (4)1∶1 (5)N>O>C 256NA

(6)面心立方 4a3??2(7)12 16

(8)2Cu+8NH3·H2O+O2===2[Cu(NH3)4]2+4OH+6H2O

6.石墨烯(图甲)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氧化后,其平面结构会发生改变,转化为氧化石墨烯(图乙)。

(1)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σ键的个数为______。

(2)图乙中,1号C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该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__________(填“>”“<”或“=”)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

(3)若将图乙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在H2O中,则氧化石墨烯中可与H2O形成氢键的原子有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C60),某金属M与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晶胞如图丙所示,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该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该材料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 (1)石墨烯是层状结构,每一层上每个碳原子都是以3个共价键与其他碳原子形成共价键的。 (2)图乙中1号碳形成了4个共价键,故其杂化方式为sp3;图甲中的键角为120°,而图乙中1号碳原子与甲烷中的碳原子类似,其键角接近109.5°。

(3)只有电负性较大的非金属元素与氢元素才可形成氢键。

111(4)一个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12×+9=12;一个晶胞中C60的个数为8×+6×=4,M与C60的个数比为

4823∶1,故该材料的化学式为M3C60。

答案: (1)3 (2)sp3 < (3)O、H (4)12 M3C60

7.(2017·江西红色七校联考)X、Y、Z、W、Q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W属于短周期元素。已知X位于周期表的s区 ,其原子中电子层数和未成对电子数相同;Y原子核外有三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容纳的电子数相同;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Q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6个运动状态完全不相同的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仅由X与W组成的含18个电子的分子的结构式为 ______。

(2)Y、Z、W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Q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 (3)YW23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

(4)已知由Q、Z、W三种元素按照1∶3∶9的原子个数比可形成某离子化合物,常温下测得该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pH=2,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 ________。

(5)Y的一种单质相对分子质量为720,分子构型为一个32面体(其中有12个五元环,20个六元环)(如图1)。则1个这种单质分子中所含π键的数目为 ________。

(6)Q元素的单质在形成晶体时,其晶胞如图2所示。则Q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若Q的原子半径为a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单质的密度为________g/cm3(不必化简)。

答案: (1)H—O—O—H (2)N 1s22s22p63s23p64s2 (3)平面三角形 sp2杂化 (4)0.01 mol/L (5)30 (6)8

2×56

4a3

NA×??

3

8.(2017·福建福州质检)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明朝《天工开物》中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炼锌技术的记载。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Z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在周期表中位置为________。 (2)硫酸锌溶于氨水形成[Zn(NH3)4]SO4溶液。

①组成[Zn(NH3)4]SO4的元素中,除H外其他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__。 ②在[Zn(NH3)4]SO4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未出现浑浊,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Zn(NH3)4]2空间构型与SO24相同,则在

[Zn(NH3)4]2中Zn2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杂化。

④以下作用力在[Zn(NH3)4]SO4晶体中存在的有________。 A.离子键 C.非极性共价键 E.范德华力

B.极性共价键 D.配位键 F.金属键

(3)ZnS晶胞结构如图(已知a为硫离子,b为锌离子)所示,ZnS晶体熔点约为1 700 ℃。

①已知晶体密度为ρ 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1个ZnS晶胞的体积为________cm3。

②ZnO与ZnS结构相似,熔点为1 975 ℃,熔点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d104s2 第四周期ⅡB族

(2)①N>O>S>Zn ②[Zn(NH3)4]2难以电离,溶液中Zn2浓度很小,无法产生沉淀

③sp3 ④ABD (3)①

388--

②O2的半径比S2的小,ZnO晶体的晶格能较大 ρNA

9.(2017·山东济宁模拟)铜及其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

(2)已知高温下Cu2O比CuO稳定,从核外电子排布角度解释高温下Cu2O更稳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配合物[Cu(NH3)2]OOCCH3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配体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 ________。C、N、O三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铜晶体中铜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1所示,则晶体铜原子的堆积方式为__________。

(5)M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5,铜与M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2所示(黑点代表铜原子)。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②已知铜和M的电负性分别为1.9和3.0,则铜与M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③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该晶体中Cu原子和M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体对角线的1/4,则该晶体中Cu原子和M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pm(写出计算式)。

(4)铜原子的堆积方式是密置层堆积,三层一重复,即ABC型,所以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11

(5)①M是Cl元素。Cu与Cl形成的化合物晶胞中Cu的个数是4,Cl的个数是8×+6×=4,因此该晶体的

82化学式是CuCl。②Cu和Cl的电负性差值是3.0-1.9=1.1<1.7,因此CuCl属于共价化合物。③设Cu原子和M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x pm,晶胞的边长为a cm,则4x·1099.5

×4NAm334×99.5

据ρ==×1010。 -10,x=V4x·4ρNA103

??3

-10

4x·10

=3a,a=

3

-10

,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CuCl”,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