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理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理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c7d279b1711cc7930b71648

答案要点:顾名思义,就是用户这一端、接受服务的这一方。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浏览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本身,属于硬件;二是指浏览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即App,全称Application),属于软件。但客户端一般主要指移动终端,而且主要指移动应用程序。

3、论述“微,不是小,不是弱,不是卑。微,是精妙,是细致,是深入。”

答案要点: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日益改变着舆论格局。微博、微信等传播工具正悄然改变着政务信息的传播方式,进而改变着政府在网络中的形象和定位。细微之处见精神,微是未被命名的个体的权力,微中有洞见。人际互动更加扁平化,意见表达更为充分。微行动,是真正的公权;微民,是实实在在的公民。在这个由微力量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4、形象论述对微博、微信、客户端的基本认知。

答案要点:对微博、微信、客户端,从应用者的角度看,技术上没有难度,认知上也不困难。1、微博:永不落幕的新闻发布会,2、微信:指尖上的政民对话,3、客户端:微博、微信后移动互联网的另一张“船票”

5、怎样理解微博是永不落幕的新闻发布会? 答案要点:微博被誉为“永不落幕的新闻发布会”“信息公开的新选择”“参政议政的新途径”“社会管理的新模式”“舆论监督的新平台”。微博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是人类信息传播形态的一场革命,它所开启的是一个全新的即时网络时代,它带给我们的是一个“信息即时传播”“信息高度共享”“人人都能发声”“人人可能被关注”“一条信息可能引发一场变动”的时代。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信息传播秩序和舆论格局。微博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收受者,新闻主体同是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的理想。微博以其简短、随意、轻松、自由的特点,迅速成为大量原生信息的发布平台。这充分证明了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即信息”。

6、回顾一下微博引进与发展的简要过程。

答案要点:说起微博的历史,就不能不说美国的著名微博网站Twitter。Twitter最早发明了微博的核心概念,最早制定了140个字的通信规则。无论后续的微博服务如何创新,提供何种丰富的功能,微博作为社会化传播和社交通信工具的地位都是由Twitter建立的。Twitter服务是2006年3月由Blogger的创始人伊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等人联合推出的,2007年正式起步。Twitter的原意为小鸟的叽叽喳喳声,而Twitter公司的标志形象正是一只叽叽喳喳的蓝色小鸟,引申为每个人的表达欲和分享欲。Twitter的出现把世人的眼光引入了这个叫微博的世界里, 用户能用如发手机短信的数百种工具更新信息,Twitter当年即被Alexa网页流量统计评定为最受欢迎的50个网络应用之一。有两件事,让Twitter大放异彩:一是奥巴马借此竞选成功,二是爆料迈克尔·杰克逊之死。据外媒报道,Twitter已推出包括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法语、日语、德语、瑞典语、挪威语、丹麦语、芬兰语、波兰语、匈牙利语、简体和繁体中文、印地语、菲律宾语和马来西亚语在内的17种语言版本。Twitter成全球增长最快的社交平台,月活跃用户约3亿。 7、论述微博在中国的发展的主要阶段。

答案要点:第一阶段是微博进入中国大陆( 2007年)。第二阶段是微博初步发展(2007年至2009年)。第三阶段是微博快速崛起(2009年至2011年)。随着门户网站微博的异军突起, 微博作为一种互联网产品, 在快速发展中开始走向成熟。

8、怎样理解裂变式传播赋予微博的强大舆论功能。

答案要点:我们清楚地看到,微博传播不是点对点和简单的点对面的传播,而是裂变式的广泛传播。一个人的微博可以被其“粉丝”转发,再被“粉丝”的“粉丝”转发,不断蔓延。因此,这种传播方式既不是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One to One),也不是网络媒体的网络传播(One to N),而是一种裂变传播(One to N to N )。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是几何级的,远远高于之前任何一种媒介产品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尤其是微博不对称的关注关系,保证了信息即时扩散的高效性。一条被认为有分享价值的内容被层层转发,产生裂变式的规模传播效应。“裂变”是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所谓裂变,多指核裂变,是一个重原子的原子核分裂为两个或更多较轻原子核,同时放出两到三个自由中子,并释放巨大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少”快速分裂为“多”的过程,更是能量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

9、2010年9月10日,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凤冈镇发生了一起因拆迁引发的自焚事件。论述微博在该事件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微波”确实掀起了“巨澜”。被强拆的一个房主通过微博向大家直播了整个强拆过程。顿时,万众的目光齐聚宜黄,巨大的压力随之导向宜黄的两位名叫“建国”的官员。微博的介入将地方政府与被强拆房主之间的权力博弈置换成了网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这种置换使得强拆政府不得不面对来自整个社会的强烈质疑。

10、Twitter首页写着“分享和发现世界各处正在发生的事”,新浪微博首页写着“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如何理解?

答案要点:这是微博极具代表性的具有旗帜性意义的理念。它更多表明的是“分享”,就是把自己发现的新事物尽可能快速和全面地告诉更多的人。分享信息、分享感受,这种分享是人的社会性的表现,是一种精神需要。 11、“7·23”特大动车事故发生后,网上共出现了3亿条讨论信息,其中新浪、腾讯两大微博的相关微博讨论量均超过1亿条,创造了整体舆论规模、信息裂变速度、网民参与程度等多个中国互联网历史之最。谈谈你的感想。

答案要点:微博时代人人都可以发信息,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自己的媒体,从而把过去只有传统媒体才拥有的力量交到一般人的手中。有人说,微博把传统新闻媒体在突发新闻上一般所采取的插播、快报的做法,硬生生地给比了下去。在突发事件的传播中,许多第一手信息都是先从微博上发布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微博在传统媒体记者中越来越流行,记者们越来越多地通过微博获取和发布最新的信息。微博成为新的舆论场,并深刻影响舆论发展方向。传统媒体记者、编辑通过微博全程参与并深刻影响了“7·23”特大动车事故的舆情生成和发展走向。对此,人们普遍认为,第一,微博成为传统媒体的“线索库”;第二,微博随时播报现场情况,传统媒体人通过微博进行议程设置。在这次事件中,微博成为最直接、最快速的信息来源。微博改变了以往重大突发事件的传播方式。 12、“两微一端”建设和运用的要义主要有哪些?

答案要点:1、 树立平等真诚的传播观念,2、谙熟各自特性融合运用,3、发挥矩阵优势形成合力,4、做好内容建设用心回应,5、做好内容建设用心回应,6、 提供快速高效便捷服

13、两微一端的运用为什么强调要树立平等真诚的传播观念?

答案要点:观念引领行动,认识推动实践。在新媒介主导下的全媒介时代,树立开放和平等的理念至关重要,这是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首当其冲的媒介素养。在网络世界里,则完全不一样,那是一个彼此不知真实身份,无须照面,没有长幼尊卑,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官民朝野,没有太多约束羁绊,只有平等同享说话权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发言,需要发言者秉持新的理念。

14、如何才能更好地视线“听得进、听了信”?

答案要点:如今,现实社会的不平等观念被新媒体打得粉碎。网上没有主席台,人人都有麦克风。新媒介环境下的对话,要真正破除等级思想,树立平等意识,说真话、实话、重情重义的话,别玩假的、虚的和麻木不仁的。因为在这里,身份平等,平等对话,对话无忌。经过这些年的磨砺,我们舆论宣传的情况已经大为改观,尽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只有从内心和机制上真正树立起了平等、真诚的理念,才能让舆情引导和危机处理工作卓有成效。 15、《伊索寓言》里有一则“太阳与风”的寓言:太阳与风相互夸口说自己是最强的太阳与风,进行了一场比赛。风看到一个穿着外衣的行客,就说:“谁能使这个人脱掉外套就算赢了。”风刮了又刮,但刮得越凶,那个行人就把外套裹得越紧。然后太阳出来了,照在行人的身上,他很感谢太阳的温暖,把外套脱下来,挂在手臂上。从舆论引导的视角你认为这个寓言实质讲的是什么道理?

答案要点:平等对话、真诚对话,是“两微一端”发言的基本原则,也是实际行动的基本原则。长期以来,说理在中国被当作一种攥紧拳头,而不是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便成为“论战”“口诛笔伐”“占领话语阵地”和向对方报以“投枪”和“匕首”。这一观念令无数人深受其害而浑然不知。

16、微博、微信、客户端各自有什么特性?如何融合运用?

答案要点:与很多有共性的事物一样,普遍性中有特殊性。微信与微博,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一个私密,一个公开;一个注重交流,一个注重传播。从微信与微博的要素对比来看,微信基本上不具备形成网络舆论场的要素条件,更多地具有强社交属性,缺乏形成网络舆论场的大部分要素,整体的大众传播能力相对较弱;而微博则具备形成网络舆论场的大部分特征,具有强媒体属性,这些使其更容易让无数个人的意见在场的刺激作用下,经过多方面的交流、协调、组合、汇集,最终形成舆论声势。长远来看,建设自己的客户端是最可靠、最永恒、最一劳永逸的思路,也是最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融合运用主要体现在:1、“引导”多用微博,2、“发布”多用微信,3、“全面”依靠客户端。

17、为什么说要发挥微博“引导”的作用?

答案要点:原理和实践都证明,微博具有更易于成为舆论场的优势。一般认为,构成舆论场有三要素:一是同一空间的人群密度与交往频率,二是时空环境的开放度,三是渲染物和渲染气氛。微博以单向关注的弱关系为主,人群易于集结。微博的弱关系属性,决定了其受众范围可等同于大众。微博话题公开,开放度高。微博鼓励分享,易形成热点话题。微博信息易于沉淀,支持搜索功能。微博大众传播机制明显,易形成意见领袖。微博普通用户之间则不需要互加好友,双方的关系并非对等,而是多向的。与微信是私密空间内的闭环交流不同,微博是开放的扩散传播。微博具备形成网络舆论场的大部分特征,具有强媒体属性,这些使

其更容易让无数个人的意见在场的刺激作用下,经过多方面的交流、协调、组合、汇集,最终形成舆论声势。

18、为什么说要发挥微信“发布”的作用?

答案要点: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微信具有精准发布的优势。微信和微博最大的区别在于“精准”两个字。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微信普通用户之间需要互加好友才能互通信息,这构成一种对等关系。微信从平台建立之初就制订了“精选”的默认规则,每天一到两条优选的精品信息推送,更多内容让用户自己主动发掘。新加入的按区域和性别划分,将使得基于移动平台的微信定位更加精确。而且微信的信息推送是瞬时同步完成的,所有人接收信息没有时间差,这也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及时,避免了中间环节的误导、加工和丢失。微信的LBS定位服务是精准消息推送的前提。通过对用户进行分组,建立相关的用户数据库,还可以实现对用户的分类管理、分类推送。

19、为什么强调客户端建设?

答案要点: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简单的新闻发布类应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通过APP提供公共服务已成为普遍现象。美国、英国、印度、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均各有特色。长远来看,建设自己的客户端是最可靠、最永恒、最一劳永逸的思路,也是最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

20、结合案列说明发挥矩阵优势形成两微一端合力的意义?

答案要点:没有微信前,一些地区或行业整合的政务微博,形成了很多微博矩阵。如今,微信崛起,一些地区或行业整合的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形成“微博微信发布厅”,提供“双微服务”。以“北京微博微信发布厅”为例。2014年1月,北京市开通国内首个政务微博微信发布厅。“北京微博微信发布厅”在腾讯网上线运行,“北京微博发布厅”成员整体入驻发布厅。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在腾讯网首创“北京微博微信发布厅”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微博、微信“双微服务”功能全面融合,在统一的“北京微博微信发布厅”平台上发布政府信息,为百姓服务,使政府信息发布渠道更多、范围更广,政府服务民众更贴近、更精准,回应社会关切更及时、更有效。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聚集各方面力量,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两微一端”矩阵,是已有实践,也是务实方向。

21、为什么强调两微一端建设和运用要做好内容建设并用心回应?

答案要点:有人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当报道这个世界的能力已经被个人、简单机构或者移动APP取代时,解释这个世界的能力(理性剖析、深度调查、趋势预测等)就显得尤为重要。微博、微信、客户端不能做门户网站的简单延伸。要看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在这个不缺信息的时代,用户哪里都可以看到。用户更希望的是在“两微一端”尤其是新闻客户端上看到原因分析、深度调查、趋势预测。新闻客户端在快速浏览和深度阅读上必须寻找平衡点,建立真正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优质内容筛选和呈现机制。“两微一端”要用心发布、用心沟通、用心回应。另外,还要再造我们的话语表达体系。

22、如何理解服务群众是政务“两微一端”的生命?

答案要点:微博、微信、客户端平台是基础,应用是核心,服务是根本。抓“两微一端”信息和舆论工作的目的就是建立起与群众沟通的新型有效渠道和重要平台,积极打造移动服务窗口,为民众提供快速、高效、便捷的服务,切实将群众利益落到实处。应把自己的“两微一端”政务服务意向进行详细梳理,坚持精细化,以明确服务意识和方向。政府部门要紧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