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和应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和应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c5ac9d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2e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学生姓名 XXX 所在学院 经管学院 指导教师 XXX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单位 XXX CXXX XXXX北方学院 毕业论文题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和应用的研究—以XXX为例 目 实习单位 河XXX 开 题 报 告 内 容 一、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商业信用的国度扩展,导致大中小各种企业的应收账款比例不断增大。当前国内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重视程度和力度不够,相关信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规范,导致应收账款质量低下,回收程度偏低,而应收账款的增加和质量的降低必然导致其中一部分应收账款坏账的产生,这些应收账款的发生,使企业资产实际质量降低,严重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流转和经济的正常运行。 选题依据(选题经过,国内、国外研究现状,初步设想及突破点等) 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分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以及我国应收账款的现状,并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分析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和及其不足之处的改善方法,这些对于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都有借鉴和参考意义,对于我国企业管理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 科学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重要意义。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加强监督、对于逾期应收账款应该加大追款力度或者债务重组、建立客户管理档案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价、制定最佳收账政策、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提高企业承担坏账风险的能力、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及时掌握应收账款的变化情况、加大清欠力度,利用法律武器依法保护企业权益。 二、国内研究现状 张吉广(2010)在《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模式创新》一文中从对应收账款的还款能力评估角度和应收账款控制体系角度进行了研究,运用多个财务指标建立客户还款概率评估模型,为应收账款控制体系的建立奠定研究基础。 袁秀兰(2010)在《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指出,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首先在应收账款发生之前加强事前控制,在实行赊销业务前要采用“五C”(品德、能力、资本、担保和条件)系统对购买方的偿债能力与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并做出判断:其次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明确划分销售、财务、信用管理和采购部门的记录和数据,以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回收。 朱荣恩(2011) 在《应收账款管理研究》指出“我国信用情况非常严重,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信用环境恶劣造成的,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国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追求销售额的增长,忽视信用管理;很多企业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从事信用管理的人员相当部分缺乏专门的训练;缺乏客户资信方面的资料;惧怕风险,回避使用信用工具\。比较全面的指出了我国信用管理的症结,并结合我国国情给出了解决方案。 韩晓晨、夏建雄(2011)在 《我国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分析》围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开展条件,提出加强保理立法,促进观念转变,加强银行风险防范等措施。 刘海蓉(2012)在《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以英美法系的英、美两国和大陆法系的德、法两国在国际保理中应收账款转让方面的制度设置,以及《联合国国际贸易应收账款转让公约》的相应规定为例的比较研究.对我国的应收账款国际保利提出建议。 李恩柱(2012)在《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对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进行了研究,应收账款对企业产生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对策进行了研究,以确保企业财务的安全性。 陈斯雯(2012) 在《企业赊销管理与账款追收》指出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销售难,收款更难”的双重困境。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下,企业为争取更多的客户和订单,不得不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加优惠的价格和赊销条件,导致利润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客户随意拖欠账款,企业为收款势必要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即便如此,企业依然面临着巨大的信用风险和坏账损失,使本已单薄的利润遭受更加严重的侵蚀。面对“赊销找死,不赊销等死”的局面,企业应该何去何从的问题。 李春涛、金汐(2012)《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财务风险控制对策》中提出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缺乏风险意识,片面追求销量;对应收账款管理无章,放任自流的问题,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对策。 陈英新(2012)在《勘察测绘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从风险的角度,指出应收账款的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因素的不稳定性和债权、债务关系在清偿时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导致赊销企业的应收账款在回收时间和回收数额上具有不确定性\。作者认为应收账款风险的产生是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和企业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 贾香萍、刘考场(2012)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指出“尽管保理业务有了长足发展,但与我国逐年增长的对外贸易规模和企业庞大的应收账款数额相比,无论是国际保理还是国内保理,都明显太微小和单薄,说明我国保理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认为银行、企业、政府部门应更新观念,强化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建设,以促进我国保理的快速发展,在应收账款全程管理中发挥更大的效益。 王宏斌《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中的加强管理办法是:第一、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第二、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第三、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第四、应收账款核算办法和管理制度。 甘素芳 胡伟(2011)在《协同企业及其发展思路探讨》指出:我国企业存在重销售轻回款的观念误区。许多企业多年来只重视销售和利润的增长,往往片面地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把产品销售出去,企业就会财源滚滚,钱收得快或慢无关紧要,肯定会收回。正是这种重销售轻回款的观念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常年居高不下的状态。同时还提出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内部机制。应收账款有效、及时的收回,受到相关人员工作热情的影响。如果企业没有一套有效的应收账款回款激励机制,必然会影响责任人的催款积极性,从而阻碍应收账款的回款速度。 张林红 李建军(2011)在《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信用制度不合理。一方面,国家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对失信企业的监督和惩罚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管理制度不完善。为了扩大销售而盲目赊销,对客户的偿债能力以及履行偿债义务的信用等级缺乏合理、有效的科学分析和准确评估,没有按照客户的信用等级来制定相应的赊销制度和信用政策,造成回款困难,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加大。

文慧娟(2012)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及全程管理对策》中提出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意义:1.能够减少企业无效资金的占用;2.能够减少企业的机会成本;3.能够使企业的现金流对称;4.可以真实体现企业的经营成果。

刘宏(2013)在《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将应收账款定义为:第一、 摒弃利润最大化的销售观;第二、应树立正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重视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明确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部门;第三、明确回收应收账款的责任人,把应收账款的回收纳入到领导和员工的考核体系中来;第四、加强对应收账款的会计监督;第五、建立应收账款的对账及风险预警机制;第六、制定合理有效的信用政策。

国内研究现状概括总结:通过对国内众多学者著作文献的学习不难发现在企业日常的交易活动中经常发生赊销行为,无可避免的就会发生应收账款。由于信用环境恶劣造成的,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国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追求销售额的增长,忽视信用管理;很多企业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从事信用管理的人员相当部分缺乏专门的训练;缺乏客户资信方面的资料;惧怕风险,回避使用信用工具\。比较全面的指出了我国信用管理的症结,并结合我国国情给出了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管理制度不完善。为了扩大销售而盲目赊销,对客户的偿债能力以及履行偿债义务的信用等级缺乏合理、有效的科学分析和准确评估,没有按照客户的信用等级来制定相应的赊销制度和信用政策,造成回款困难,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加大。针对不同的原因学者们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建立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三、国外研究现状

James C.Van.Home(2010)在《Fiscal policy and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指出企业的信贷政策与宏观经济环境是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影响的主要因素。宏观经济环境属于不可控的因素,而企业信贷政策的变量包含现金折扣政策、贷款期限的多少、交易账广的质量状况、具体收账程序等等。企业若通过改变上述变量则会导致额外销售所产生的利润与应收账款增加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同时发生。所以应收账款管理实际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