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部分第十七章区域经济发展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部分第十七章区域经济发展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beadde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14

2019年

6.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解析:4.A 5.D 6.A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大,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较小,而且呈现下降趋势,城市化水平较高,应为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第5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该省在1995~2000年,城市化水平提高最快,所以D项正确。第6题,该省工业发达,第二、三产业产值增加超过

第一产业;再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占用了大量耕地,也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

(2018·九江模拟)昌九一体化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南昌是江西省行政中心城市,九江是江西省门户城市,两城地缘相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

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昌九区域经济发展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市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B.××市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

C.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D.生态“蓝肺”应发挥空气质量优势,发展光伏产业

8.下列关于昌九一体化积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

②有利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

③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④有利于全省均衡发展,增强区域辐射力

B.①④ D.②④

A.①③C.②③

解析:7.D 8.A 第7题,读图,××市是省会,有资金、技术优势,应发挥资

2019年

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市位于长江沿岸,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光伏产业是对太阳能的开发,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生态“蓝肺”空气质量好,不是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第8题,昌九一体化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关系不大。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是区域内合作发展,不是全

省均衡发展。

(2018·石家庄二模)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l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

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9~11题。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 时间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0.87 2.13 0.21 第三 产业 0.52 1.35 1.31

2001~ 2013 1.51 0.66 -0.08 时间 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 劳动 密集型 资源密集 型资金技 术 密集型 2001~2005 -2.35 2006~2010 -1.10 2011~2013 0.889.2001~2013年,“粤东西北”( )

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

10.2001~2013年,“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

B.资源密集型行业 D.劳动密集型行业

A.技术密集型行业C.资金密集型行业

11.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

2019年

是( )

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

解析:9.A 10.D 11.B 第9题,由材料和表格数据可知,2001~2013年,“粤东西北”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越来越接近1,说明滞后发展趋势减缓;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再后来又小于1,说明超前发展趋势不稳定;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l,超前发展趋势较平稳;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并不相同。第10题,从表中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可看出,“粤东西北”只有劳动密集型行业结构超前系数大于1,说明其制造业主要发展方向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第11题,由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

系数表中可看出,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7·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

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材料二 如图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

材料三 如图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

(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

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区的区位优势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分)

(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

础设施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8分)

解析:第(1)题,从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是以第二产业为主,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于第三产业。从深圳区位示意图可以看出深圳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是靠近香港。第(2)题,与深圳特区相比,××区以上海为依托,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经济腹地大。第(3)题,对比分析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可知雄安新区离北京、天津港口都有一定距离,其所凭借的基

础设施条件为快速交通及信息网络技术。

答案:(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 邻近香港

(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 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32分)

浙江省工业布局呈现分散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就是在各个地区出现各种大大小小不同的块状经济,相对分散地分布在11个地级市。而各个地级市的工业又分散在不同县市,形成不同层面上的工业布局分散化。同时,这些大大小小不同的块状经济相对独立且各具特色,都拥有自己的特色产业,表现为“一镇一品,一县一业”,总体上呈现遍地开花式的分散化特点。如图示意2000~2011年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工

业化水平和工业集聚程度。

(1)简述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和工业集聚程度的特点。(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