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执行《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有关问题的通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关于执行《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有关问题的通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a892449f7ec4afe04a1df56

第三章 建设方案研究

一、接轨站技术设备概况

(一)接轨站既有设备概况(站名、所在线路位置、车站性质、隶属关系、接轨站客、货运设施,各种线路数量、技术标准、解编作业能力,既有各企业专用线接轨情况、技术标准及近两年运量、车站货场近两年运量)(附接轨站示意图)

(二)既有专用线作业方式(专用线接发列车、车辆取送、交接方式和作业流程图)

二、接轨方案比选及推荐意见(多方案比选专用线接轨站和接轨方案,通过接轨站运输、装卸能力适应性分析,推荐能够确保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和投资节省的方案)(附接轨站方案示意图和技术经济比较表)

三、厂站方案说明

(一)专用线全线车站概况(线路起迄点、车站数目、性质、规模、布置形式)

(二)专用线车站设计说明

1.有关部门对车站设置与设计的要求(城市规划、工矿企业、港口等的配合和要求)附厂站示意图、场(厂)区规划图(需要时附)。

2.车站设计说明(车站位置、股道及接轨站主要客、货运设备数量,车站平面布置及分期发展意见,联络线或疏解线布置,车站道路及排水设施与地方设施的协调配合,必要时附车站通过能力)

3.既有线复杂车站的施工过渡意见 四、线路经过地区概况

11

沿线工程地质特征(含地层、岩性、构造、水文、气象特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及环境地质评价,重大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的评价及工程措施意见,地质条件复杂、控制线路方案的路基、桥梁、隧道等重大工程的地质条件、评价及工程措施意见,重点天然建筑材料场地的地质条件及对储量和质量的评价等)

五、线路方案比选及推荐意见(方案比选内容应说明其概况、各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方案评价及推荐意见,附示意图和技术经济比较表)

六、其它技术方案比选及推荐意见(机车交路方案、牵引供电方案及其它主要技术方案等)

第四章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一、接轨地区路网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现状及规划) 二、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概述铁路等级、正线数目、线间距、最小曲线半径、限制坡度、牵引种类、机车类型、牵引质量、到发线有效长度、机车交路、闭塞类型、建筑限界等的选择)

三、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推荐意见

第五章 运输组织

一、专用线运营现状(改建专用线附) (一)改建专用线既有运营现状

12

(二)专用线车流组织及工作量 (三)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 二、车站分布

1.车站分布说明(站名、车站性质、数目、站间距等) 2.满足货运作业和技术作业要求的说明 三、运营管理方式 四、运输组织方案 (一)专用线行车方式 (二)交接方式

(三)车流组织及列车编组计划 1.列车编组计划

2.车流组织原则(直达、直通及零散车流的组织及空车调整原则) 五、行车量及车站工作量 (一)列车对数或车辆取送次数 1.车辆计算参数

2.牵引质量、列车编组辆数等的选用

(二)接轨站及专用线内各站装卸作业量及调车作业量 1.专用线的货物装卸作业量(装卸设备及能力、装卸作业时间说明)

2.接轨站或港湾站、工业站等装卸作业量及调车作业量 (三)调机类型、台数及配属站

六、专用线通过能力(调车办理时为取送方式及取送车次数)

13

(一)专用线区间走行时分及场(厂)站作业时分 (二)专用线设计通过能力 (三)研究年度需要能力

七、运输组织机构定员、调度区划(说明现状接轨站的货运、行车定员、班制等及设计新增的货运、行车定员、班制)

八、行车设备(列尾装置、货票传递系统等)

第六章 主要技术设备设计原则和主要工程内容

一、线路

(一)平面(缓和曲线、圆曲线、夹直线等选用标准及最小曲线半径分布情况等。改建既有线、增建第二线平面设计情况,需保留既有线较低标准时应说明理由)

(二)纵断面(缓坡、竖曲线、坡段长度和最大坡度差的采用标准,以及坡度设计的其它要求。改建铁路地段含坡度抬高、降低及动力坡使用情况,需保留既有线较低标准时应说明理由)

(三)线路平面位置和沿线高程控制的说明 (四)通过正式运营列车便线的设计原则

(五)重大改移道路、平(立)交道的设计原则及说明(附改移

道路、平(立)交道表 (六)拆迁工程概况

(七)铁路线路安全设施设计原则(安全保护区、防护栅栏、维修通道等)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