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笔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美学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a24e2a2284ac850ad0242e2

审美观念是在审美经验积累到一定时候才产生的它将人模糊不定的、零碎的审美感受归纳为较为明确、较系统的认识;它对一个人的审美感觉起一定的引导与规范的作用。 五、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是审美对象在客观上具有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给人一审美享受的价值。在人类社会、大自然和艺术作品中,有大量审美对象具有审美价值。

(1)在自然界中有许多自然现象,如:江河湖泊、冰山大川、奇珍异兽、原始村寨、云彩、飞虹等,都能使人赏心悦目给人带来无尽的审美享受,也给设计师带来无尽的灵感启示。

(2)人类按照自身的审美理想所创造的劳动对象,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如:人的服饰美、仪表美、服装表演的体态美、体格的健美等。 六、审美评价

审美评价是审美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审美属性的判断。审美判断或评价对感性形象抱有感情色彩,常常受审美主体的趣味、理想和心境等因素的影响。

人们的欣赏过程,常常是不自觉地进行审美评价的过程,艺术家总是把自己的审美判断反映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审美评价也因审美个人的生活经历、审美修养、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七、联想与想象

1、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在审美活动中注意占有重要地位。注意是知觉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指向和集中是注意的两个主要特征。如画家写生时,他只会选择与他的表现题材相关的场景去画,而其他因素不去考虑,这就是注意的集中性。

注意分为有意注意(生活中所说的“干什么工作操什么心)和无意注意(即一种不期而遇的现象)两种。在审美过程中二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2、联想是形象的桥梁

联想是由于一事物的存在而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有以下几种形式

(1)接近联想,如“睹物思人”、“瑞雪兆丰年”。可产生因虚得实、虚实相生的意境,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给人以“言犹尽而意无穷”的审美享受。

(2)类似联想,如商场服装模特着装,常常可以引起消费者的类似联想,使消费者信以为自己穿上也那样漂亮。

(3)对比联想,它可产生突破性的造型效果。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八、插上想象的翅膀

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例如:埃及的人面狮身相;中国的龙、凤造型;“神仙”是由现实中的童颜、白发、鹤形、松姿等形象组合而成的新形象。

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指形象不是重新创造出来的,而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示

意再造出来的, 他与原来的形象只是相似,但不是原型。如读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我们的头脑中据沙漠的印象会油然浮现出一幅壮美的沙漠日落图。创造性想象是不依据现有描述,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必须要有实践的要求和创造的需要;要有原型的启发;要有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创造过程中新形象的产生带有突然性的心理过程,成为“灵感”。如中国的龙、凤造型。

2、要想感受艺术作品或自然界的美必须要插上想象的翅膀,否则达不到或领略不到其独特的审美意境。九、意志、情感与理解

1意志 2情感 3、理解

理解在美感活动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在美感中对理解的最起码要求,就是要自觉地理解到自己是在欣赏,理解到自己是处于一种非实用的审美状态之中,不必对所见所闻做出功利性的反映。如普通观众在看高级时装表演时,总是在受“这件衣服我不能穿”功利性的心理影响,美丽的色彩、洒脱的风格、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很难打动他的审美情感。

(2)、要想提高审美能力,就要对审美对象的来历、背景、意义、题材、典故、技法、程式等各类艺术特点和规律理解。如不了解神话故事白娘子和许仙的缠绵的爱情故事,西湖美景“断桥残雪”也只不过是一座普通的石桥而已。

(3)、审美理解渗透和积淀于感知、想象等心理因素中,并与之合为一体,构成鲜明的形象。潜在的理解融入到审美感受中去,升华为生动的形象才是真正的审美感受的理解。如:“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荫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这首宋诗描写乡村暮春景象,却无一字写春,但情景却溢于言表。

第三节 服装的美感特性

1服装美感的差异性

美感的差异性就是由于人的审美观点、审美标准和审美能力的不同,而对审美对象、审美感受及审美评价产生差异的现象。

从宏观上讲,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塑造了不同的审美主体的爱好和兴趣;从微观上讲,主体个人的境遇、性格、职业、文化修养和实践活动不同,就造成了美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美感的差异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美感的时代差异性、美感的民族差异性、美感的阶级差异性。 1.1美感的时代差异

人的社会生活受到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及社会形态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出美感的时代差异。 在服装流行的风潮中,美感的时代差异性可扩展为“时间的差异性”。款式的“朝令夕改”与色彩的“朝三暮四”在时装美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1.2美感的民族差异性

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域,他们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及民族性格和爱好不相同,表现出不同民族的美感差异。如图1-2

中西文化史的民族心理结构不同,审美就不同,对服饰及人体美的艺术追求也不同。 1.3美感的阶级差异性

处在不同阶级地位的人们,由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等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特征。 2服装美感的共同性

美感的共同性:又称美感的普遍性。它对于自然美、艺术美等不具有强烈社会内容的审美对象的审美评价,表现得尤为普遍和显著。如“艺术无国界”。 美感共性的五个特点:

1)对立阶级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条件下,可能产生共同利益,也能产生共同的审美。

2)美感的丰富性决定了审美并非都与阶级相连。如:刚正不阿的情操,廉洁奉公的品格,坚贞不渝的爱情,纯洁无私的友谊等是超越阶级的共同美感。

3)统一阶级内部又有不同的审美共性,如,郑板桥、杜甫都是统治阶级,但处于统治阶级的最底层,都有关心民间疾苦的诗句。

4)自然美一般是没有阶级性的。如图下列图片

5)共性与差异性有着辩证关系。如“只有民族的,才是国际的”人们对服装的美感是人在接触到审美对象时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悦性情的心理状态,是对服装美的认识、评价、欣赏。

第四章 服装与艺术创作

第一部分:服装艺术及艺术的定义; 1.1艺术的定义 艺术产生于原始社会。

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对生活最本质的写照,是生活更高层次的真实。 1.2艺术的分类

按艺术的物化结构,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综合艺术。

1.2.1时间艺术是指在时间流动中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种类。它一般包括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如几百年的历史可写成几十个小时的电视剧。

1.2.2空间艺术即指“造型艺术”,又称“视觉艺术”,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构图、透视、虚实、用光等艺术手段在三度空间或二度空间塑造直观形象,来反映客观现实内容的艺术的总称。造型艺术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建筑、工艺美术等。

1.2.2综合艺术是指融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等各种艺术手段的艺术种类。综合艺术兼有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特征。服装表演与服装设计均属于综合艺术。 1.3什么是服装艺术

1.3.1服装艺术是一种实践活动。

它不仅是一种精神产品,同时也是一种物质产品,超越了纯艺术的范畴。

1.3.2服装艺术源于生活。

它以人们的现实生活状态为创作依据,并不断提升和引导时尚生活品质。

1.3.3服装艺术也是一种精神活动。

它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精神劳动,但它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材料(如服装面料、色彩、线条等)来表达。服装表演就是通过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来提升大众对服饰的审美水平。服装艺术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道德、宗教、民族、时代精神等有着密切联系。 1.4艺术美的特征

服装艺术美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征:

1.4.1鲜明的形象性与典型性 1.4.2艺术的愉悦性与功效性 1.4.3作品的独创性与多样性 1.4.4服装艺术的目的性

它不仅是一种精神产品,同时也是一种物质产品,超越了纯艺术的范畴。 第二部分 1、艺术形象与艺术形式 1.1艺术形象与艺术

美学中的“形象”,来源于现实生活,并有具体性,但经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审美想象加以升华概括,并在自己的作品中重新创造出来可供审美的新形象。

如:时装画多采用8-10个头长比例绘制,而不采用与真人相同的7个头长比例绘制。 艺术形象是传达人类审美经验的审美作品。

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在深宅大院中悬挂红灯的情境,不一定代表中国民间的真实情况,但却顺理成章地描绘了中国旧社会所特有的一种家族文化。

艺术家为了创造具有审美内容的艺术形象,必须(手段)调动自己所有的生活积累和精神能力(感知、情感、理智、联想、想象、意志等),清晰完整地再现现实生活中的情境,甚至虚构出生活中未必有但却可能有的情境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感情,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