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起重设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第六章 起重设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996eca2b0717fd5360cdc69

B.吊货索受力过大 C.中稳索受力过大 D.边稳索受力过大

204、布置轻型单千斤索双杆时,为最大限度地减小舷外吊杆所受的轴向压力,其保险稳索的

下端系结点位置应尽量: A.向前和提高 B.向后和放低 C.向后和提高 D.向外和放低

205、布置轻型单千斤索双杆时,应尽量使舷内吊杆与保险稳索的水平投影夹角成: A.60° B.90° C.120° D.150°

206、布置轻型单千斤索双杆时,为减小舷内吊杆保险稳索的张力,其下端系结点应尽量: A.系在吊杆头前方 B.系在舷墙地令上 C.系在吊杆头后面

D.系在吊杆座连线后面

207、双杆作业时,用于调节吊杆仰角的绳索是: A.千斤索 B.中稳索 C.吊货索 D.边稳索

208、双杆作业时,用于调节吊杆回转角的绳索是: A.调整稳索和吊货索 B.中稳索和吊货索 C.吊货索和千斤索 D.调整稳索和中稳索

209、布置轻型单千斤索双杆时,为减小吊杆所受的轴向压力,重点应合理布置: A.千斤索

B.保险稳索的下端系结点 C.中稳索长度 D.吊货索夹角

210、布置轻型单千斤索双杆时,舷内吊杆保险稳索的下端系结点应接近舱口: A.中部或稍偏前 B.后部或偏前 C.前端或偏后 D.后端或偏后

211、布置轻型单千斤索双杆时,舷内吊杆保险稳索的下端系结点应尽量高一些,使其仰角: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接近90° D.大于90°

212、为防止吊杆后翻(翻关)而失去控制,布置轻型单千斤索双杆时,应确保千斤索所受的 张力:

A.出现极大值 B.出现极小值

C.不至降为零甚至出现负值 D.出现负极大值 D.不应布置过高

213、双杆作业时,在轴向压力相同的条件下,其安全工作负荷约为单杆作业的: A.30%~50% B.40%~60% C.50%~70% D.60%~80%

214、双杆作业时严禁:①、超关;②、拖关、摔关;④、游关;⑤、调关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215、双杆作业时应:①、避免突然换向;②、避免急刹车;③、避免用吊钩拖拉货物;④、 避免吊货索与舱口磨擦;⑤、出现异常情况时边作业边检查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216、装卸货期间,吊杆的调整布置应由: A.装卸工人负责 B.值班水手负责 C.值班驾驶员负责 D.水手长负责

217、操纵千斤索升降机使吊杆升起时,不必同时有控制地松出: A.中稳索 B.吊货索 C.调整稳索 D.保险稳索

218、调整好双杆位置后,应先将调整稳索与中稳索收紧挽住,然后再收紧系妥: A.中稳索 B.千斤索 C.吊货索 D.保险稳索

219、落轻型单千斤索双杆前,首先应: A.将舷外吊杆拉入舷内 B.解开保险稳索 C.拨出升降机保险销 D.启动升降机反转

220、起落吊杆时,指挥者应站在: A.吊杆下方 B.吊杆前方

C.吊杆后方

D.操作人员能看清指挥动作的合适位置 221、到港或开航时的起落吊杆工作由: A.大副指挥 B.水手长指挥 C.值班驾驶员指挥 D.值班水手指挥

222、布置双吊杆时,舷外吊杆的布置位置主要应考虑: A.吊杆有足够的舷外跨距,吊杆不会后仰 B.两吊货索不应受力过大 C.防止八字关 D.防止超关

223、下列有关装卸货期间吊杆调整布置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吊杆的调整布置由水手长负责;

②、为便于装卸货,可按装卸工人的要求进行调整;③、在船上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可允 许装卸工人自行调整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24、装卸货期间,调整双吊杆时应注意的事项有:①、由值班驾驶员指挥值班水手进行调整

作业;②、舷内吊杆仰角不宜过低;③、保险稳索的布置应力求加大其与吊杆的水平投影 夹角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25、开启和操纵液压起货机时,必须注意:①、检查高压油泵的压力是否正常;②、启动操

纵室内油泵开关时,应按操作顺序开启,并注意检查压力表指示是否正常;③、操纵时必 须缓慢加大油压,以防造成油管接头破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26、使用电动起货机时必须注意:①、增减速度必须逐步开动;②、变换倒顺车时,应先将

操纵手柄推到断电点,然后才可变换方向;③、增减速度时不必逐步进行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227、启动液压起货机油泵开关时,应先按辅助油泵开关,待______后再按主油泵开关,并检

查各压力表指示是否正常。 A.1min B.2min C.3min D.4min

228、有关起货机工作时使用其主、副卷筒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仅主卷筒可负载使用 B.仅副卷筒可负载使用

C.主、副卷筒不可同时负载使用

D.主、副卷筒可同时负载使用

229、吊杆轴线挠度不应超过其长度的: A.1/1000 B.1/1500 C.1/2000 D.1/500

230、起重机臂架轴线挠度不应超过其长度的: A.1/1000 B.1/1500 C.1/2000 D.1/500 231、某吊货钩钩尖开口部分的原有间距为10cm,经使用后如吊货钩钩尖开口部分的间距超过

______时,则不能使用。 A.11.0cm B.13.0cm C.10.6cm D.11.5cm 232、某吊货钩钩尖开口部分的原间距为20cm,则当吊货钩钩尖开口处间距超过______时必须 换新。

A.21 厘米 B.22 厘米 C.23 厘米 D.24 厘米 233、起重设备可卸零部件的耳环、链环、环栓、拉板及吊钩等的最大蚀耗超过原尺寸______, 销轴最大蚀耗超过原有直径的______,或有裂纹、显著变形者,不允许继续使用。 A.15%;5% B.10%;5% C.15%;10% D.10%;6%

234、起重设备的金属结构件和固定零部件的最大蚀耗超过原尺寸______,或有裂纹、显著变

形者,不许继续使用。 A.5% B.10% C.15% D.20%

235、吊杆轴线挠度不应超过其长度的______,起重机臂架轴线挠度不应超过其长度的______。

A.1/1500;1/1000 B.1/1000;1/1500 C.1/1000;1/1000 D.1/1500;1/1500

236、某吊货钩钩尖开口原为30mm,其开口伸长至______以上时必须换新。 A.33mm B.36mm C.34.5mm D.31.5mm

237、起重设备可卸零部件中销轴的最大蚀耗不得超过原直径的: A.4% B.6% C.8% D.10%

238、起重设备可卸零部件的耳环、链环、环栓、拉板和吊钩等的最大蚀耗不得超过原尺寸的:

A.5% B.10% C.15% D.8%

239、当发现起重设备可卸零部件转环或转钩的环栓上有______或不能保证______时,必须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