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考核办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考核办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990c33943323968011c926b

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切实改善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我校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现就我学区农村留守儿童管理考核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留守儿童课外场所建设,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监护和资助体系,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优化留守儿童生存、发展和参与的社会环境,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使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爱有所依,得到良好的教育。 二、成立组织

成立曹市学区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管理考核领导小组,加强对全镇留守儿童之家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及考核,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 长:徐继玺

副组长:徐从江 马林 张成伟 成 员:各班班主任 三、主要措施

(一)、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网络

第一、健全以留守儿童亲属为主体的监护网络,督促临时监护人履行法律责任;

第二、建立以基层党政组织为主体的行政村管护网络,健全工作机制; 第三、建立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加强学校、临时监护人、法定监护人与社会的密切配合,建立完善与监护人的沟通联系制度;

第四、建立以群团组织和志愿者为主体的社会关护网络,在思想、生活上给予关心,扶助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

第五、建立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切实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五大网络要加强联系与配合,共同开展好各项工作。

(二)、建立学校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第一、摸准信息,建立“台帐”:各班要组织专人,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做到清楚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清楚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清楚留守儿童病史状况;清楚留守儿童父母的务工地点和联系方式;清楚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通过摸底调查,学校要将调查信息分类整理建档,同时将调查统计表汇总报教育局备案。留守儿童档案要建到学生所在的班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明确,并及时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困难。

第二、实行三个优先:(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

案。(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要通过图书阅览等形式,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第三、多渠道沟通:(1)开展谈心活动和家访工作。学校要开设心理咨询室,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班主任应建立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制度,任课教师也要结合学习情况经常开展谈心活动,用爱心呵护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感到老师胜似父母、学校胜似家庭。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定期进行家访,向家长或临时监护人通报孩子学习、生活情况,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每次家访后均要写出有质量的家访报告。(2)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要通过“活动中心”对家长和临时监护人进行培训,并利用电脑和电话指导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校长、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备有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通讯录,以便随时沟通。活动中心要定期或不定期让留守儿童与家长传递亲情,拉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距离。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第一、 集中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加大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和查处力

度,关闭中小学校园200米以内的网吧或电子游戏厅等经营场所。第二、建立留守儿童利益维护平台。开通热线电话,听取留守儿童倾诉、投诉和建议。 四、工作要求

1、建立领导机构,强化统筹协调。把留守儿童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各学校建立由校长负责的留守儿童工作机构,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同时,加强与行政村联系成立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或工作小组,负责基层的具体事务。

2、明确职责分工,强化教育职责。负责加强我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及时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建立和完善家长学校,加强对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培训,及时交流沟通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思想情况,提高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育人水平,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3、完善工作机制,构建多元关爱体系。要加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家庭、村组、学校相结合的关爱体系。

4、对留守儿童工作特出的班级和个人,在评先,评优等予以加分或是优先考虑,对“留守儿童”工作关爱不够好的教师在绩效考核总分值上酌情扣分。

曹市学区中心学校 2012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