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三十14.1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为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三十14.1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为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98e95fefb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9

课时提升作业 三十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6·广州模拟)下图为中国风电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我国东部沿海、北部地区风电场密布,两地利用风能资源的最佳季节分别是( ) A.春季、夏季 C.春季、秋季

B.夏季、冬季 D.冬季、秋季

2.丙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分布多,主要影响原因不包括( ) A.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需求量大 B.替代能源欠缺 C.交通方便 D.科技力量强

3.关于图中甲、乙两地风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四周有高山阻挡,交通不便,风能利用难度较大 B.乙地替代能源丰富,科技力量强,风能利用程度低 C.甲地人口稀少,科技力量弱,风能资源相对贫乏 D.乙地海拔高,人迹罕见,能源需求量少,风能利用程度低

【解析】1选B,2选C,3选D。第1题,图中我国东部沿海受夏季风影响强,北部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强,两地风电场密布,利用风能资源的最佳季节分别是夏季、冬季,B对。第2题,丙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分布多,主要影响原因是丙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丙地替代能源欠缺;交通方便与风电场分布无关;风力发电对技术资金要求高,丙地科技力量强,资金充足。第3题,图中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四周有高山阻挡,风力弱,风能资源少,A错。乙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科技力量差,风能利用程度低,B错。甲地风能资源相对贫乏,与人口稀少、科技力量弱无关,C错。乙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

人迹罕见,能源需求量少,风能利用程度低,D对。

(2015·咸宁模拟)读东北三省煤炭资源供需变化图,回答4、5题。

4.引起东北三省煤炭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 ②煤炭运力不足 ③环境污染

④区域煤炭资源趋于枯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解决该矛盾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B.重化工企业向内地迁移 C.加强节能改造,实现清洁生产 D.合作开发

【解析】4选B,5选A。第4题,许多生产基地面临资源枯竭,总体产量增长缓慢的问题。再加上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传统的污染严重的重工业接受产业结构调整,煤炭的生产量下降。第5题,在一定时期内,东北地区煤炭能源需求还要持续增长,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开源和节流着手,目前主要是调配资源,以解燃眉之急,而根本措施是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幅度减少对煤炭的需求量。

(2015·荆州模拟)下图示意某市2010~2014年GDP增长与用电量的变化,读图完成6、7题。

6.2010~2014年期间,该市( ) A.2013年用电量最大 B.生活用电多于生产用电

C.经济总量趋于减少 D.单位产值用电逐年增加

7.该市2010~2014年第二产业用电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产业结构调整 C.实行工休制度

B.使用新型能源 D.实行拉闸限电

【解析】6选A,7选A。第6题,读图,根据用电量柱状图判断,2013年总用电量最大;而生活用电少于第二、三产业生产用电;图中曲线是GDP增长百分率,都是正值,说明经济总量呈上升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单位产值用电逐年减少。第7题,该市2010~2014年第二产业用电量减少的原因,最可能是产业结构调整,高耗能企业减少。

下面两幅图中,图1为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重图,图2为2014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及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下降百分比情况图。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油、气为主 B.粗铜综合能耗增幅大于水泥 C.清洁能源比重已超过石油所占比重 D.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最小

9.下图所示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重工业比重上升 C.工业技术的革新

B.服务业的比重下降 D.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解析】8选D,9选C。第8题,读图,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A错。图中所示为单位能耗下降百分比,不是能耗量,粗铜综合能耗下降幅度大于水泥,B错。清洁能源比重小于石油所占比重,C错。图中显示,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最小,D对。第9题,图中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的主要原因

是工业技术的革新,C对。重工业比重上升,服务业的比重下降,不能使单位能耗下降,A、B错。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生的污染气体减少,不是单位能耗下降的主要原因,D错。

(2016·洛阳模拟)读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完成10、11题。

矿产种类 能源矿产(煤为主) 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 合计 10.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 A.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B.开采条件好,综合效益高 C.矿种多、质量好

D.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11.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其开发的限制性区位因素主要是( ) A.交通运输 C.政策

B.技术 D.劳动力

各类矿产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百分比 92.17% 3.95% 3.88% 100% 【解析】10选D,11选A。第10题,根据表格数值判断,黄土高原地区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故D正确。表格中只有各资源所占的百分比,不能反映出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开采条件和质量,故A、B、C错。第11题,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煤炭资源,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产煤省区,煤炭资源开发的限制性区位因素主要是交通。该地区位置较封闭,黄河和太行山成为山西煤炭外运的两大障碍。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2016·佛山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全国50%的风能资源,近年来风电产业发展迅猛,正致力于打造“风电三峡”,建设绿色能源大区。下面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重点分布区域图和中国2005~2007年综合能源平衡表(单位:万吨标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