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限时作业9 虞美人 苏幕遮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9-2020学年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限时作业9 虞美人 苏幕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982a47c55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0

课后限时作业(九)

一、基础巩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何时了 .B.雕栏玉砌应犹在 ....C.只是朱颜改 ..D.问君能有几多愁 .

了:了结,终止

雕栏玉砌:指所在的羁押处 朱颜:指诗人自己的容颜 君:你

A 解析 B项,雕栏玉砌: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的台阶,代指南唐的宫殿。C项,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D项,君:指词人自己。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入芙蓉浦 .B.叶上初阳干宿雨 ..C.侵晓窥檐语 .D.燎沉香,消溽暑 ..C 解析 侵:渐近。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春花秋月何时了 .B.雕栏玉砌应犹在 .C.五月渔郎相忆否 .D.一一风荷举 .

故乡遥,何日去 .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及时相遣归 .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浦:水边 宿雨:昨夜下的雨 侵:侵犯 溽暑:潮湿的暑气

B 解析 A项,均为疑问代词,什么。B项,动词,应该;动词,呼应。C项,均为代词,偏指一方。D项,均为动词,擎起,举起。

4.他乡偶遇多年未见的好友,以下句子最适合表达此时情感的一项是( ) A.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B.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C.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D.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B 解析 “他乡偶遇多年未见的好友”,此时的情感应该是高兴、激动。A项,意为与意中人相处,失去了刚刚相识的时候的美好,体现的是男女之情的易逝。B项,意为人生可贵的是能得到知心朋友,无论在哪儿相遇也像骨肉一样亲,体现的是知己的可贵。C项,

意为那传书的鱼雁竟也敛鳍收翅消失在天涯路上,使人真正感觉到人世间的别离之苦,体现的是别离之痛。D项,意为(当年)春风里观赏桃李共饮美酒,(如今)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体现的是思念之深。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花开月圆的美好已经结束,将现在和过去交织在一起,抒发了抚今追昔的情感。

(2)《虞美人》中直接抒发作者亡国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幕遮》一词写景形象,王国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是“能得荷之神理者”。

(4)《苏幕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采用对写法,表达自己对故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答案 (1)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2)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4)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此题时,要抓住关键词“雕栏玉砌”“朱颜”来理解,“雕栏玉砌”不仅指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也是作者过去生活的象征;“朱颜”既指南唐旧日的宫女,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答案 这两句词说的是“回首”“故国”,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宫女都老了,过去的美好都不在了。实际上抒发的是李煜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问,结合词人的经历和全词内容可知,这两句词抒发了词人既深且重、难以遏止的愁绪。第二问,可以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来分析,这两句词运用了比喻、夸张、设问的修辞手法,用“春水”比喻愁绪,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说愁绪像流水一样汹涌浩荡、连绵不绝、无尽无休。

答案 这两句抒发了词人既深且重、难以遏止的愁绪。句中运用了比喻、夸张、设问的修辞手法,以春水来比喻愁绪,既巧妙地呼应了“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了,既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又写出了愁绪的连绵不绝,无尽无休。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8.下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的句子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本题时,只要明确“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写的是实际情况,“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是虚写,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下片主要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写自己客居异乡的境况;“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虚写自己的梦境。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9.“呼”“窥”“举”三字生动传神,请分别赏析这三个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炼字题,要求分析这些字的表达效果。作答时,既要理解这几个字的一般含义,又要结合句子,体会其在具体句子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答案 “呼”字非常有神采,写出了小鸟叫声的欢快,写得活泼灵动。“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呼晴”“窥檐语”写鸟儿们非常欢乐,好像互相转告天气转晴的消息,充分表现出闷热潮湿的天气终于过去后词人的欣喜、愉悦。“举”字把荷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

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 ①溧水:今江苏省县名。周邦彦曾任溧水县令,本词为当时所作。②社燕:于春社时飞来,秋社时归去,故称。③瀚海:沙漠。这里泛指遥远、荒僻的地方。

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上阕一、二句用词新颖,“老”写出雏鸟在风雨中羽毛渐丰、历练成长的过程;“肥”写出了梅子受到雨水滋润,圆润饱满的形态,富有动感。

B.上阕“人静”句写乌鸢在夏日宁静的山间无所事事、自得其乐,反衬公务之劳顿,突出词人对仕途生涯的厌倦。

C.“新绿溅溅”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既描绘了溪水映衬碧树的绿意,又仿佛能够听到流水声的悦耳潺潺。

D.“歌筵畔”一句写出词人希望在歌舞和美酒中暂时入眠,体现他放达乐观、不畏愁苦的情绪。

E.上阕“凭阑久”句承上,意谓上述景物,均是凭栏眺望时所见。“黄芦苦竹”,用白居易《琵琶行》中“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之句,点出自己的处境与被贬谪的白居易相似。

BD 解析 B项,“反衬公务之劳顿,突出词人对仕途生涯的厌倦”错,本句写风景宜人,词人自得其乐。D项,“放达乐观、不畏愁苦的情绪”错,本句表明词人内心有着摆脱不了的愁苦。

11.下阕措辞婉转,情感曲折多变。结合词句,对此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题的关键是首先明确情感,然后分析词人为表达这一情感在措辞上的特点。如“年年”句写出词人多年宦海漂流、无处寄身的愁苦;“且”句表明词人试图寻求暂时的解脱,借酒浇愁,忘记身外的功名利禄。

答案 下阕情感曲折多变,词人先以“社燕”自比,“年年”句写出多年宦海漂流、无处寄身的愁苦;“且”句表明词人试图寻求暂时的解脱,借酒浇愁,忘记身外的功名利禄,“不堪听”又进一步写出江南游子听闻管弦丝竹引起的伤感,最后“先”“容”又是权宜之计,姑且借醉卧而眠忘记眼前烦恼。词人处处想摆脱,处处又有愁绪,曲折反复地表达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