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95a9a5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c

7.6 地貌缩编

7.6.1 地貌原则上不作综合取舍,每个网格保留12–15个高程点注记,分布要均匀。

7.6.2 房屋或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直接建筑在陡坎或斜坡上且建筑物边线与坎坡上沿线重合的,可用建筑物边线代替坎坡上沿线;当坎坡上沿线距建筑物边线很近时,可移位间隔0.3mm表示。 7.7 植被缩编

7.7.1 植被符号的配置按国标《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执行。

7.7.2 地类界与地面上有实物的线状符号重合,可省略不绘;与地面无实物的线状符号(如架空管线,等高线等)重合时,可将地类界移位0.3mm绘出。 7.8 地物缩编

7.8.1 当两个地物中心重合或接近,难以同时准确表示时,可将重要的地物准确表示,次要地物移位0.3mm或缩小1/3表示。

7.8.2 独立地物与房屋、道路、水系等其它地物重合时,可中断其他地物符号,间隔0.3mm将独立性地物完整绘出。

8地形图数据坐标转换

为保证与2009年施测时转换数据的一致性,本次转换不重新求取数据转化参数,直接采用2009年我院施测市区时求取的转换参数进行地形图数据转换,并检测转换结果数据进行验证。

9质量控制 9.1 质量目标

本项目测绘成果质量目标为优良级品95%以上,合格率100%。 9.2 质量管理制度

为保证成果质量,项目生产应严格执行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我院制定的主要质量管理制度包括:

(1)《测绘生产外业工作管理办法》; (2)《测绘生产质量管理办法》; (3)《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4)《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规定》; (5)《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编写规定》; (6)《测绘项目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7)《测绘产品检查报告编写规定》; (8)《关于地形图测绘与表示的补充规定》。 9.3 质量控制环节 9.3.1 一级检查

项目产品执行二级检查制。在作业员自查互检的基础上,由项目部质检组执行一级检查,检查比例为100%。对所有的成果资料进行100%的室内检查,对所有图幅进行100%野外巡视。同时选取10%有代表性的图幅设站检查,实测20—50个检查点(边),以统计精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作业员及时修改,并进行复查。 9.3.2 二级检查

测量分院检查组执行二级检查,对所有的成果抽样15%以上,对所抽样品进行100%的室内和野外检查,同时选取1/3的图幅进行设

站检查,实测20—50个检查点(边),以统计精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项目部及时修改。

二级检查为最终检查,完成修改复查工作后,由主检员编写质量检查报告。经二级检查合格后,成果方能提交甲方验收。

10 成果上交和归档 10.1 上交成果清单 10.1.1 文字报告

包括项目设计书、质量检查报告、技术总结。 10.1.2 控制测量资料

(1)一级GPS控制网计算资料及原始观测记录; (2)一级GPS控制点点之记; (3)图根导线观测记录; (4)图根导线计算资料;

(5)图根GPS RTK观测记录及计算资料; (6)一级GPS点、图根点成果表3份; 10.1.3 数字化地形图资料

(1)地形图(1:500、1:1000缩编)电子版(80坐标系DWG格式)各5份;

(2)地形图(1:500)电子版(54坐标系DWG格式)5份; (3)地形图幅结合表5份;

(4)一级GPS控制点、图根埋石点分布略图一份(电子版)5份。

10.1.4 仪器检验检定资料

提供仪器检验检定资料1份(复印件);

10.2 上交成果要求

项目经验收达到质量目标,并按要求进一步完善后,即可按要求向甲方提交全套成果。 10.3 成果归档

在提交项目成果的同时,我院按项目管理要求及时完成成果归档工作。

11 安全生产

为切实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生产过程中应注意下列事项:

(1)各作业组必须做到安全生产,注意人身和仪器安全; (2)严禁违章操作,在作业过程中操作员不能离开仪器,注意路边行人动向;

(3)不得下河游泳,不得强行渡河; (4)做好防盗、防电、防火防潮等工作;

(5)注意搞好群众关系,进出单位、居民住宅时要文明礼貌,同时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6)车队司机应遵守交通规则和操作规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行车。

12 进度安排

由生产部门根据项目任务和工期要求,调度生产人员,安排仪器设备,统筹兼顾各生产事项,科学分工,力争节约、高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生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