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8-2019学年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8b9785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8

③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此题考查了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液化现象和升华、凝华现象,是物态变化重要规律的考查,也是一道联系生活的应用题。 5.【答案】D

【解析】

解: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对于同一个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事先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在运动,所以选项A、B、C正确,不符合题意; 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和参照物及其选择的角度去分析,即可作出判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6.【答案】A

【解析】

解:A、冰雪消融是冰的熔化过程,熔化吸热,符合题意; B、露珠的形成是水蒸气的液化过程,液化是放热,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不符合题意; D、冰的形成是水的凝固过程,凝固放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第9页,共22页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1)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变化,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 (2)掌握自然现象云、雨、风、雾、露、霜、雹、雪等成因。 7.【答案】B

【解析】

解:A、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提高温度、增大了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蒸发,A错误;

B、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与外界隔绝,减慢空气流动,减慢了蒸发,B正确;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增大了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蒸发,C错误; D、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表面积,加快了蒸发,D错误。 故选:B。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一是蒸发的面积,二是周围的温度,三是空气的流动,依据这一知识,对照各选项进行分析,便可做出正确的判断。 熟知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是顺利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

解:

A、仅知道速度大小,不知道时间大小,无法比较路程大小,故A错; B、仅知道速度大小,不知道路程大小,无法比较时间大小,故B错; C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速度的大小由决定,但第10页,共22页

与S、t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知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 9.【答案】D

【解析】

解:开始锅与碗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但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

此时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中的水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碗中的水不会沸腾。 故选:D。

液体沸腾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但沸腾时温度不再改变,结合这些可以解决本题。

对于这类在锅内或烧杯内放置容器的问题,要搞清里外的不同点,外部因为有加热装置,所以可以继续吸热,可以沸腾,而内部的液体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 10.【答案】A

【解析】

解: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8℃,因为体温计的特殊构造: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缩口。离开人体后,水银就在狭窄的缩口部分断开,使已升入管内的部分水银退不回来。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病人乙的体温,不难看出,如果用来测量体温是37.0℃的病人时,该体温计的示数仍然是38.0℃.如果用来测量体温是39.5℃的病人时,则该体温计的示数也会高于38℃,即显示病人的实际体温39.5℃.显然,四个选项中只有A判断是正确的。

第11页,共22页

故选:A。

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缩口,在测体温时,液泡内的水银,受热体积膨胀,水银可由缩口部分上升到管内某位置,当与体温达到热平衡时,水银柱恒定。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外界气温较低,水银遇冷体积收缩,就在狭窄的缩口部分断开,使已升入管内的部分水银退不回来,仍保持水银柱在与人体接触时所达到的高度。

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体温计的特殊构造--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缩口。使得水银柱只能往上升,不能自己往下降。二是要学会正确使用体温计:在进行测体温前,一定要把水银温度计甩上几下,再去使用。 11.【答案】A

【解析】

解:A、由图可知,音叉、长笛的波形不同,所以发生体不同,故音色不同,故A错误。

B、音叉、长笛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偏离原位置相同,因此响度相同,故C正确; D、音叉、长笛发出的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A。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发生体的结构、材料有关。 (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第12页,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