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悬挑板支撑施工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阳台悬挑板支撑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872506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30

2)技术要点

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内铺设。按设计要求起拱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楼梯模板安装严禁“飞模”。

E.预埋件、预留洞安装顺序及技术要求要点

1)对本工程的预埋件、预留洞,在施工前应和安装图详细核对无误后方能进行施工。

2)在模板或钢筋骨架上画出预埋件和预留洞的标高、几何尺寸和位置。 3)预埋件四角留小洞用钉子固定在模板上。预留洞固定在模板上,确保在施工中不会移动。

4)砼浇捣时,要派专人对预埋件、预留洞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埋件和预留洞口的准确。

7.7扣件式钢管架作为模板支架的构造做法

1、模板支撑架应根据施工荷载组配横杆及选择步距,根据支撑高度选择组配立杆、可调托撑及可调底座。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设在支架立杆根部的可调底座,其伸出长度200mm;立杆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1/500H(H为架体总高度)。

模板支撑架高度超过4m时,应在四周拐角处设置专用斜杆或四面设置八字斜杆,并在每排每列设置一组通高十字撑或专用斜杆。

2、立杆

(1)立杆脚部设置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距底托200mm处,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13

(2)立杆长短杆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立杆接长必须对接,严禁搭接,立杆步距不应超过设计步距。立杆顶部应采用可调顶托受力,不得采用横杆受力。

(3)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根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3、横向水平杆

(1)架体必须连续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和水平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2)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连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3)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4)当层高在8m~20m 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大于20m 时,在最顶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

4、扣件安装

⑴ 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Φ48)相同。

⑵ 螺栓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⑶ 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力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⑷ 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5、剪刀撑

(1)在支撑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整体性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必须与钢管立杆相连接;

(2)每道剪刀撑宽度5跨,斜杆与地面间的倾角在45-60度之间。跨越立杆根数为6根。

(3)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4)在支架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剪刀撑杆件的

14

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

(5)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6)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

6、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沿支架四周外立面立面满设剪刀撑;

7、满堂模板架体必须连续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和水平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8、支架搭设必须按步距铺设;钢管架间的连接必须采用钢管扣件连接,且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架体应纵横平直,连接钢管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9、钢管立杆应竖直设置,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底座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宽度不小于150mm、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

10、架体四周与已完成的钢筋砼框架结构应形成可靠连接,以减少架体搭设高度对稳定性的不利影响。竖直方向按每层楼面设置一道柱抱箍,水平方向按建筑物结构的每跨设置一道柱抱箍,柱抱箍如下图所示:

支撑架柱抱箍示意图

11、所有的节点必须都有扣件连接,不得遗漏。扣件的拧紧扭力矩应控制在40~65N?m之间;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和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集中堆载;支撑架

柱连向立杆

15

体搭设场地应平整无杂物,确保排水畅通,不得出现地基积水现象。 7.8模板的拆除

1.拆模顺序 A.拆梁板模顺序

拆除部分水平拉杆→敲支拉杆销→降下顶托→拆除楞木→拆除面板→拆除水平拉杆→清理修整模板→拆除角撑→拆除悬挑工字钢

2.拆模要求

A.先支模板后拆,后支模板先拆,先拆非承重分部模板,后拆承重部分。模板拆除跨度较大的梁承重模板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

B.先拆除与结构的连接件,放松螺栓,使模板与砼脱离后再进行拆除,避免因拆模而使砼受震损伤及损坏模板。

C.建立拆模申请制度。楼层模板的支撑系统的拆除,应待此处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报请项经部,并由项经部报监理单位审核同意后,方可拆除。拆模时,严禁猛撬、硬砸及大面积撬落和拉倒。

E.梁板模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砼试块达到规范规定强度后方可拆除(详见下表),梁板侧模拆除时应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底模拆除时的砼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2 板 >2, ≤8 >8 梁、拱、壳 悬臂构件 ≤8 >8 ― 达到设计的砼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的百分率(%) ≥50 ≥75 ≥100 ≥75 ≥100 ≥100 F.拆下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运走,清理干净及净整,加强保管,堆放整齐,以利再用。

G.框架工程拆模遵循隔一层拆一层的原则(即上一层楼面砼达到拆模强度方可拆除下一层楼板的支撑),拆模时发现异常暂停拆模,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拆模。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