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东院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市人民医院东院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850cfe1844769eae109ed74

极端最高气温:41.1℃ 极端最低气温:-21.3℃ 年均相对湿度:70% 主导风向:东北风 平均风速:3.1m/S 风压:343kn/㎡

年最高降雨量:1441.1mm(1964年) 年均降雨量:862.9mm

日最大降雨量:249.7mm(1957年7月14日) 最大冻土深度:20cm 地震烈度:6度 (2)交通条件

X市交通极为方便,铁路运输方面,符夹线、青阜线东连京沪,北衔陇海,西接京九。公路运输方面,105国道、202省道穿市而过,合徐高速公路和连霍高速公路距市区分别为10公里、15公里。水运方而,内河航运经淮河直贯长江。空运方面,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仅50余公里。水陆空对外交通极为方便。本项目场址选在淮海东路与新湖路交叉口、岱河以东处,与X市市区连接紧密,交通便捷。

2、社会经济状况 (1)优良的发展环境

过去五年,卫生工作对促进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卫生工作者为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普的变化、生态环境变化及人的生活方式的转变等,都给医疗卫生工作

13

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因此,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建立覆盖全市城乡居民、人人亨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人民健康得到保障的医疗卫生体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五年是X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城市转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和谐X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医疗卫生改革,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的重要阶段。

(2)雄厚的经济基础

长期以来,X市在坚持做大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不断加强其他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煤电为主,纺织、酿酒、建材、电子、化工等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一是煤炭产业实力雄厚。目前,拥有X矿业集团和皖北煤电集团两大矿业集团公司,中央、省属和地方生产矿井35对,在建现代化大型矿井5对,年产原煤4086.6万吨,居华东之前,全国第4位,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二是地方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电力工业装机总容量225万千瓦,年发电量99亿度。纺织工业拥有50万纱锭、4000台布机、12000万米印整能力,综合效益位于全省前列。酿酒业特别是口子系列名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又创发展新高,2010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X东磁公司电极箔、亲水箔生

产能力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箔材生产基地。三是非公有制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共有私营企业5818户,从业人员6.8万人,注册资金95.3亿元。并逐步由服务型、加工型向外向型和高科技型转化升级,己成为市区经济的重要主体和新的增长点。四是特色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近郊型、远郊型、工矿型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建成了水果、水产等八大亿元项目基地,植树造林和绿色长廊工程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菜篮子”工程连续15年居全省之冠,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粮、棉、油、水果、蔬菜等生产基地。

(3)较完善的基础设施

多年来,X市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重,不断提高城市的规模水平

14

和整体功能。一是建设了循环畅通的城市交通网络。2008年,栗苑路、长山南路建设进展顺利,人民路东扩段开工建设。全年新增城市道路24公里,新增道路面积66万平方米。积极推进老城区改造,X火车站改造完成前期准备,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加快建设,长山路沟中段全线贯通;二是公益配套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城市实现了水、电、气供应一体化;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能力12万吨/日,一、二期工程已投入运营;体育馆、博物馆、市行政中心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阵地进一步扩大;黎苑二期、“三城”改造等重点住宅项日建成,城市住房紧张情况大大缓解,居住环境不断优化。三是邮电通讯业发达。有线、无线通讯网络覆盖全市城乡,固定电话装机42.5万户,移动电话装机容量94.1万户,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百强市局,是全国邮电通讯枢纽之一。

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①工程地质条件

X市东、西有寒武、奥陶系地质构成。山丘平行延伸两侧,其余均为平原,海拔。一般为23.5~32.5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为万分之一。北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地基承载力山前地带可达18吨/平方米。地下水层多为石灰岩层隙间水,含水较丰富。项目区最大冻土深度20厘米,地震烈度6度。建设用地的综合自然条件较好。

X区域大地构造属中淮地台鲁西隆起区南极,区境范围内除寒武系、奥陶系有部分裸露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掩盖,低山残匠占全部总面积的4.7%。

根据钻孔揭露地层属第四级河流冲击相地层,分述如下:

a.粉质粘土,浅褐黄色,可塑状,中偏高压缩性,在埋深约1米以上及2.2~3.5米,粉粒含量较多,部分段为粉土,松散状,结构性差。

b.粘土,综褐色,青灰色,可塑性偏硬,中等压缩性,见少量淡水螺壳,完整。 c.粉质粘土,黄绿色,硬塑状,中等压缩性,含有钙质结核,在埋深约6米处较富

15

集。

d.粉细砂,浅黄色,级配性差,中密,本层埋深7.1米钻至15.O米未揭穿。层厚不详。 除第一层外,其他各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均在140KPa以上。 ②水文条件

X市位于淮河流域中游,二、三级支流范围里,隶属于华北平原南部的X平原中部。 X市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619.72×104立方米/年,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155.09×104立方米/年,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枯丰基本依赖降水补给的多寡,地下水资源赋存于地层的多孔介质之中;水的运动较为缓慢。近年来,城区及近郊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给水能力逐年减少,呈现超采现象,应该予以防范。全市水资源的水质较好,均为重碳酸钙型,矿化度小于1.0克/升,但其钙镁离子偏高,导致水的硬度较大。

(2)地震没防

地震烈度为6度,历史上未发生过较大地震。地基承载力约为120千牛/平方米。 4、自然条件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X市良好的自然条件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优越的基础。由于地处暖热带,光照充足,无霜期短,冰冻期更少,项目建设施工期可充分保证。总的来说有利于施工。从工程地质和地形地貌条件来讲,对工程方案影响也较小。

(三)场址建设条件

l、项目所在地概况

本项目位于X市杜集区,淮海东路与新湖路交叉口、岱河以东处。杜集区总面积240平方千米。总人口33万人(2007年)。全区辖2个街道、3个镇:矿山集街道办事处、高岳街道办事处、朔里镇、石台镇、段圆镇,大部分为平原,属典型的暖温带湿润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杜集区是闸河煤田的主产区,煤炭探明储量4亿吨,且以焦煤、肥煤、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