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经典问答题 附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机械设计经典问答题 附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8492be9102de2bd96058884

第一课 螺纹连接

1.问:常用螺纹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答:普通螺纹、米制锥螺纹、管螺纹、梯形螺纹、矩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 2.问:哪些螺纹主要用于联接?哪些螺纹主要用于传动?

答:普通螺纹、米制锥螺纹、管螺纹主要用于联接。梯形螺纹、矩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主要用于传动。

3.问: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答:螺栓联接、双头螺柱联接、螺钉联接、紧定螺钉联接。其它还有地脚螺栓联接、吊环螺钉联接和T型槽螺栓联接等。 4.问:螺纹联接预紧的目的是什么?

答:预紧的目的在于增强联接的可靠性和紧密性,以防止受载后被联接件间出现缝隙或发生相对滑移。

5.问:螺纹联接防松的方法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哪几种?

答:摩擦防松、机械防松(正接锁住)和铆冲防松(破坏螺纹副关系)等。 6.问:受拉螺栓的主要破坏形式是什么? 答:静载荷下受拉螺栓的损坏多为螺纹部分的塑性变形和断裂。变载荷下多为栓杆部分的疲劳断裂。

7.问:受剪螺栓的主要破坏形式是什么?

答:螺栓杆和孔壁的贴合面上出现压溃或螺栓杆被剪断。

8.问:为了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在螺栓的最大应力一定时,可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应力幅?并举出三个结构例子。

答:可采取减小螺栓刚度或增大被联接件刚度的方法来降低应力幅。1)适当增加螺栓的长度;2)采用减小螺栓杆直径的腰状杆螺栓或空心螺栓;3)在螺母下面安装弹性元件。 9.问:螺纹联接设计时均已满足自锁条件,为什么设计时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松措施? 答:在静载荷及工作温度变化不大时,联接一般不会自动松脱。但在冲击、振动、载荷变化、温度变化较大或高温下均造成联接间摩擦力减小或瞬时消失或应力松驰而发生联接松脱。

10.问:横向载荷作用下的普通螺栓联接与铰制孔用螺栓联接两者承受横向载荷的机理有何不同?当横向载荷相同时,两种

答:前者靠预紧力作用,在接合面间产生的摩擦力来承受横向力;后者靠螺栓和被联接件的剪切和挤压来承载。前者由于靠摩擦传力,所需的预紧力很大,为横向载荷的很多倍,螺栓直径也较大。

11.问:承受预紧力Fo和工作拉力F的紧螺栓联接,螺栓所受的总拉力F2是否等于Fo+F?为什么?

答:不等于。因为当承受工作拉力F后,该联接中的预紧力Fo减为残余预紧力F1,故F2=F1+F

12.问:对于紧螺栓联接,其螺栓的拉伸强度条件式中的系数1.3的含义是什么? 答:系数1.3是考虑到紧联接时螺栓在总拉力F2的作用下可能补充拧紧,故将总拉力增加30%以考虑此时扭转切应力的影响。 第二课 带传动

1.问:带传动常用的类型有哪些?

答:在带传动中,常用的有平带传动、V带传动、多楔带传动和同步带传动等。

2.问:V带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V带有普通V带、窄V带、联组V带、齿形V带、大楔角V带、宽V带等多种类型,其中普通V带应用最广,近年来窄V带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3.问:普通V带和窄V带的截型各有哪几种?

答:普通V带的截型分为Y、Z、A、B、C、D、E七种,窄V带的截型分为SPZ、SPA、SPB、SPC四种。

4.问:什么是带的基准长度?

答:V带在规定的张紧力下,其截面上与“测量带轮”轮槽基准宽度相重合的宽度处,V带的周线长度称为基准长度Ld,并以Ld表示V带的公称长度。

5.问:带传动工作时,带中的应力有几种?

答:带传动工作时,带中的应力有:拉应力、弯曲应力、离心应力。

6.问: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是如何发生的?

答:由于带的弹性变形差而引起的带与带轮之间的滑动,称为带传动的弹性滑动。这是带传动正常工作时固有的特性。选用弹性模量大的带材料,可以降低弹性滑动。

7.问:带传动的打滑是如何发生的?它与弹性滑动有何区别?打滑对带传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打滑是由于过载所引起的带在带轮上全面滑动。打滑可以避免,而弹性滑动不可以避免。打滑将使带的磨损加剧,从动轮转速急剧下降,使带的运动处于不稳定状态,甚至使传动失效。

8.问:打滑首先发生在哪个带轮上?为什么?

答:由于带在大轮上的包角大于在小轮上的包角,所以打滑总是在小轮上先开始。

9.问:弹性滑动引起什么后果?

答:1)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2)降低了传动效率;3)引起带的磨损;4)使带温度升高。

10.问:当小带轮为主动轮时,最大应力发生在何处? 答:这时最大应力发生在紧边进入小带轮处。

11.问: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 答:打滑和疲劳破坏。

12.问: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什么?

答:在保证带传动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13.问:提高带传动工作能力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增大摩擦系数、增大包角、尽量使传动在靠近最佳速度下工作、采用新型带传动、采用高强度带材料等。

14.问:带轮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答:铸铁制V带轮的典型结构有:实心式、腹板式、孔板式、椭圆轮辐式。

15.问:根据什么来选定带轮的结构形式?

答:主要原因是根据带轮的基准直径选择结构形式;根据带的截型确定轮槽尺寸;带轮的其它结构尺寸由经验公式计算。

16.问:V带传动常见的张紧装置有哪些?

答:定期张紧装置、自动张紧装置、采用张紧轮的装置。

17.问:带传动中,在什么情况下需采用张紧轮?张紧轮布置在什么位置较为合理? 答:当中心距不能调节时,可采用张紧轮将带张紧。张紧轮一般应放在松边内侧,使带只受单向弯曲。同时张紧轮还应尽量靠近大轮,以免过分影响带在小轮上的包角。

18.问: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对带传动有什么影响? 答:最大有效拉力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摩擦系数越大,则摩擦力就越大,传动能力也就越高。

19.问:为了增加传动能力,将带轮工作面加工得粗糙些以增大摩擦系数,这样做是否合理?

答:不合理。这样会加剧带的磨损,降低带的寿命。

20.问:与普通V带相比,窄V带的截面形状及尺寸有何不同?其传动有何特点?

答:窄V带是用合成纤维作抗拉体,与普通V带相比,当高度相同时,窄V带的宽度约缩小13,而承载能力可提高1.5~2.5倍,适用于传递动力大而又要求传动装置紧凑的场合。

第三课 链传动

1.问:按用途不同,链可分为哪几种?

答:传动链、输送链和起重链。输送链和起重链主要用在运输和起重机械中,而在一般机械传动中,常用的是传动链。

2.问:滚子链的接头型式有哪些?

答:当链节数为偶数时,接头处可用开口销或弹簧卡片来固定,一般前者用于大节距,后者用于小节距;当链节数为奇数时,需采用过渡链节。由于过渡链节的链板要受到附加弯矩的作用,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最好不用奇数链节。

3.问:齿形链按铰链结构不同可分为哪几种?

答:可分为圆销式、轴瓦式、滚柱式三种。

4.问:滚子链传动在何种特殊条件下才能保证其瞬时传动比为常数? 答:只有在Z1=Z2(即R1=R2),且传动的中心距恰为节距p的整数倍时(这时β和γ角的变化才会时时相等),传动比才能在全部啮合过程中保持不变,即恒为1。

5.问:链传动在工作时引起动载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一是因为链速和从动链轮角速度周期性变化,从而产生了附加的动载荷。二是链沿垂直方向分速度v'也作周期性的变化使链产生横向振动。三是当链节进入链轮的瞬间,链节和链轮以一定的相对速度相啮合,从而使链和轮齿受到冲击并产生附加的动载荷。四是若链张紧不好,链条松弛。

6.问:链在传动中的主要作用力有哪些?

答:主要有:工作拉力F1,离心拉力Fe,垂度拉力Ff。

7.问:链传动的可能失效形式可能有哪些?

答:1)铰链元件由于疲劳强度不足而破坏;2)因铰链销轴磨损使链节距过度伸长,从而破坏正确啮合和造成脱链现象;3)润滑不当或转速过高时,销轴和套筒表面发生胶合破坏;4)经常起动、反转、制动的链传动,由于过载造成冲击破断;5)低速重载的链传动发生静拉断。

8.问:为什么小链轮齿数不宜过多或过少?

答:小链轮齿数传动的平稳性和使用寿命有较大的影响。齿数少可减小外廓尺寸,但齿数过少,将会导致:1)传动的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增大;2)链条进入和退出啮合时,链节间的相对转角增大,使铰链的磨损加剧;3)链传动的圆周力增大,从而加速了链条和链轮的损坏。

9.问:链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或过小对传动有何不利?一般取为多少?

答:中心距过小,链速不变时,单位时间内链条绕转次数增多,链条曲伸次数和应力循环次数增多,因而加剧了链的磨损和疲劳。同时,由于中心距小,链条在小链轮上的包角变小,在包角范围内,每个轮齿所受的载荷增大,且易出现跳齿和脱链现象;中心距太大,会引起从动边垂度过大。

10.问: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有何优缺点?

答:链传动是带有中间挠性件的啮合传动。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无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因而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动效率较高;又因链条不需要像带那样张得很紧,所以作用于轴上的径向压力较小;在同样使用条件下,链传动结构较为紧凑。同时链传动能用于高温、易燃场合。 第四课 齿轮传动

1.问:常见的齿轮传动失效有哪些形式?

答:齿轮的常见失效为:轮齿折断、齿面磨损、齿面点蚀、齿面胶合、塑性变形等。

2.问:在不改变材料和尺寸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轮齿的抗折断能力?

答:可采取如下措施:1)减小齿根应力集中;2)增大轴及支承刚度;3)采用适当的热处理方法提高齿芯的韧性;4)对齿根表层进行强化处理。

3.问:为什么齿面点蚀一般首先发生在靠近节线的齿根面上?

答:当轮齿在靠近节线处啮合时,由于相对滑动速度低形成油膜的条件差,润滑不良,摩擦力较大,特别是直齿轮传动,通常这时只有一对齿啮合,轮齿受力也最大,因此,点蚀也就首先出现在靠近节线的齿根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