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7f3dc4b852458fb770b5629

的创造性的句型与节奏,正像他自己所声称要追求的那种“把螺丝钉全部上紧了的富于动力的东西”,构成了余光中“坚实如油画,遒劲如木刻”,崇高、繁复、强烈散文风格的重要因素。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胡梦华在1926年3月发表的 《絮语散文》 一文中,着重介绍了欧美的Familiar Essay。 2.丁玲的报告文学 《田保霖》 ,曾得到毛泽东的赞扬。

3.鲁迅的《野草》影响深远,青年作家 高长虹 、韦丛芜等人的作品明显带有《野草》

影响的痕迹。

4.鲁迅的《朝花夕拾》带有 自传 的性质。

5、20世纪20年代中期,鲁迅的杂文带有鲜明的 时代 色彩。

6.1988年,《收获》杂志以专栏的形式开始连载余秋雨的“ 文化苦旅 ”系列散文。 7.苏叶的代表作 《总是难忘》 ,像一支温馨而沉重的 “少女奏鸣曲”,展示了一群20世纪60年代初中女生天真烂漫的生活。:

8.《羞女山》是 叶梦 的成名作,也是新时期“女性散文”的一篇扛鼎之作。

9. 郁达夫早期的散文率性纵笔,才情毕露,创造了被朱自清称为“风靡一时”的 创造体 白话文。

10.1978年3月28日 《人民日报》 上发表了秦牧的杂文 《鬣狗的风格》 , 真正打响了新时期杂文的第一炮,曾彦修誉之为 “重振杂文旗鼓的代表作”。

11.林语堂自1965年2月10日起,应“中央通讯社”社长马星野约请撰“无所不谈”专栏,三年间共写作180篇,并结集为 《无所不谈》 一、 二集出版。

12. 张洁从1978年5月开始,创作了一系列总名为 “大雁系列” 的散文,追忆美好的童年生活。

13. 20世纪80年代中期,女性散文在澳门文坛崛起,它的标志是_____《七星篇》___的出版。

14、钱钟书的杂文集是 《写在人生边上》 。

15、中国大陆20世纪50年代初最著名的散文是魏巍的朝鲜通讯 《谁是最可爱的人》 。 16、台静农的散文集 《龙坡杂文》 ,被誉为“思极深而不晦,情极衷而不伤”。

5

17、萧萧写下一系列 朝兴村杂记 ,记述了几十年来台湾乡野的真实面貌,描绘了农家的辛苦勤勉和奋斗史实。

18、刘大任于1995年出版的 《强悍而美丽》 一书,描写了运动员“强悍而美丽”的求胜斗志和运动生命。

19.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散文界兴起_“诗化”散文__的创作热潮,这是对散文审美性回归的努力。

20. 1940年8月在桂林创刊的 《野草》 月刊,是国统区持续最久、影响最大的一个杂文刊

物。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4 ) 1.20世纪30年代散文创作趋于活跃,“小品文年”是指( ○11930年 ○21931年 ○31932年 ○41933年 ○

2 ) 2. 抗战初期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呼吸》的作者是( ○

1骆宾基 ○2曹白 ○3丘东平 ○4碧野 ○

2 ) 3. 何其芳1936年获得《大公报》文艺奖的散文集是( ○

1《画廊集》 ○2《画梦录》 ○3《刻意集》 ○4《白夜》 ○

3 ) 4. 台湾20世纪50年代的“软性散文”是指( ○

1闲适散文 ○2幽默散文 ○3闺秀散文 ○4小女人散文 ○

1 ) 5. 杂文名篇《况钟的笔》的作者是( ○

1巴人 ○2徐懋庸 ○3邓拓 ○4郭沫若 ○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论语派”

考核知识点:“论语派”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5

“论语派”:1932年9月,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提倡“幽默小品”和“趣味小品”;继而创办《人间世》(1934年4月),打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旗号;后来还创办了《宇宙风》,从而形成了以林语堂、周作人为代表的“论语派”。他们在趣味、游戏、幽默、闲适中改变了20年代散文“问世”的径路,从意兴湍扬的激扬文字走向了沉潜适世的生命关怀与日常人生的吟味咀嚼。

2、“风华杂文征文” 考核知识点:刘征、邵燕祥等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28-29

“风华杂文征文”:1988年7月11日至9月30日《人民日报》为繁荣杂文创作,高扬鲁迅精神而举办了“风华杂文征文”,共收到7000多篇稿件,其数量之巨,声势之壮阔,接触面之广,作者面之普及,形式之多样都是空前的。尤其是征文连续发表了一批新品种、新样式的杂文,如刘征的《庄周买水》、邵燕祥的《大题小做》等,拓展了杂文创作的题材和样式。

3、“新生代”

6

考核知识点:“新生代”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33-34

“新生代”原是一个地质学术语,在新时期文学中借用这个称谓,通常是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八十年代中期走上文坛的作家群。它一般泛指“知青族”一代人之后的新一代,他们大致成长于1976年以后的“经济时代”,是“信仰危机”的产儿。

4、《背影》

考核知识点:朱自清《背影》 参见教材:文选部分P11-13

朱自清是抒情的高手,《背影》一文,是传父子之情的佳作,也是他最为人称诵的名篇。作者以八年前家中祖母去世、父亲失业这“祸不单行的日子”为背景,透出惨淡悲戚的氛围,用可感的形象写出父亲对他深厚的热爱和他对父亲别后的感念,奏出温馨缠绵的父爱颂和思亲曲。送行的细节——亲自送站、与脚夫商谈小费,直到细致描述买橘子的情景,焦点集中在父亲的“背影”上,而这背影又凝聚着舔犊的深情,混和着作者感动的眼泪,暗含着生离和奔波的酸辛,给读者以极大的感染。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朱自清散文题材的四种类型。 考核知识点:朱自清的散文

参见课件:第七讲 冰心、朱自清的散文

★ 就题材而言,大体可分为四类:(一)写景抒情:有以写景物为主的游记和写景文,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松堂游记》等;有以写地方史迹为主的地方志,如《南京》、《说扬州》等。(二)写人抒情:涉及父亲、妻子、儿女、友人、佣人,如《背影》、《给亡妇》、《儿女》、《一封信》、《阿河》等。(三)描述生活情趣:如《看花》、《谈抽烟》、《择偶记》等,从中可以“感到朱先生的风趣”(李广田语)。(四)表现社会题材: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等。

2、简述香港框框杂文日趋短小的两方面原因。 考核知识点:香港框框杂文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48-49

★ 香港框框杂文日趋短小的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香港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家都只争朝夕,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最多的事情,香港人在忙碌倥偬之际,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阅读长篇大论,而短小的框框杂文,则成了他们寻求资讯、调剂精神、获得情趣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也因为香港人越来越接受思想与风格的多元化,喜欢倾听不同的声音,因此,报纸编辑想容纳较多作家的作品,使副刊杂文阵容更为鼎盛,便把版面越分越细,越划越小。

五、分析论述题(30分)

以《庄周买水》为例,谈谈刘征杂文的风格。 考核知识点:刘征《庄周买水》 参见教材:文学部分P148-150

★ 刘征自称是杂文界的新兵,从新时期才开始写作杂文,但他却善于推陈出新,尤其擅长创作荒诞古怪

7

奇趣的故事新编体杂文,独具风格。他的杂文不仅有全新的角度,开阔的视野,跳跃的思维,辛辣的讽刺,而且他在杂文形式上很有突破创新。在他笔下古人今事掺杂,鬼神禽兽登场,妙趣横生,令人倾倒。在获得《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一等奖的《庄周买水》这是一篇寓言式的杂文,作者运用《庄子》中的典故和人物形象,赋予其时代的内容、题材,加以艺术的组织编排,生发新意,成为一则新编寓言,活画出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学者“庄周”弃文从商的窘境,揭露现实生活中“官倒爷们”在商品流通领域以权谋私,哄抬物价,凭空暴富的非法经营活动,刻画出他们丑恶的嘴脸和破坏改革的罪恶。文章写得生动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读来兴味盎然,令人于开心一笑之后,领悟到其中讽刺的辛辣。作者还活用了《庄子》中的典故和人物形象,从“濠梁观鱼”和“涸辙之鲋”里生发新意,他把没有深刻的见解和炽热的感情的杂文称作“没有脊柱的软体动物”。因此,刘征的杂文不仅在艺术上富于创新,而且思想上也奇警绝到。

全文中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作者讲故事时没有忽略细节的刻画。如东海办事处通告牌上的苍颉体,西装笔挺的办事员,河伯办事处梳披肩发的女秘书的洋腔调,濠梁吴主任的满面笑容和圆滑应对,等等,均巧用白描,略加点染,便使人物性格迥异,各具特征,有颊上添毫的立体感。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看到了自己遇到的某些活生生的官僚形象,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嘲讽意味。显然,这种鲜明生动而又尖锐泼辣的手法,得之于作者对鲁迅同类杂文的精心揣摩和艺术创新。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复习题三及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左联”时期, 唐弢 就曾与徐懋庸并称杂坛“双璧”。

2.散文评论家刘锡庆在《女性散文已开始辉煌》中认为, 叶梦 的散文“标志了中国‘女性文学’的自觉”。

3.《蔚蓝色天空的黄金——当代中国60年代出生代表性作家展示·散文卷》的编者是_______苇岸_______。

4.______ 张晓风_____是台湾第一个斩断闺怨传统来写爱情的女散文家。

5.20世纪70年代末期,_____也斯_________、西西等人,发起了一场小型的“散文的后现代主义革命”。

6.上海“孤岛”时期影响最大的杂文期刊是______《鲁迅风》________。

7.余光中的____“现代散文”__________理论与创作实践,是台湾当代散文发展史上一次颇具创新意味的“革命”,奠定了台湾散文的新构架。

8.阿盛从1977年开始写作散文,他作品的主题紧紧扣住的是“土地”和____人性_________。 9.在香港作家的域外游记中_____蔡澜_________的作品可说是别具一格,如《海隅散记》、《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