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框架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7cc263215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4

框架结构施工方案

技术准备

1:项目经理部组织人员建立测量组,检查验收红线桩,做好施工现场平面、高程控制桩的设置,以及自然地坪高程网络测量记录等测量准备工作。

2:组织项目经理部施工管理人员学习有关图集、图纸、施工规范以及技术文件。

3:公司主任工程师牵头,组织学习工程图纸、审查工作,做好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工作。

4:翻样进行本工程钢筋、铁件、模板的翻样工作。

5:图纸会审内容,在开工前完善施工组织设计的调整编制工作。 6:各分部项目工艺卡,以及主要分项工程冬雨季施工措施。 7:品加工(门、窗及埋件等)加工、订货计划、明确进场时间。 现场准备

1:主要求的时间,组织及时进场,进一步按计划进行现场改造。 2:现场给定的水、电源,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布置现场。 3:设计有计划地组织机械料具进场。 4: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5:部施工员实施定位放线,设置坐标控制网并埋设控制标桩。 6:场地做好排水组织。

7:配备消防器具,确保消防安全。 8:移动电话,连接天气预报通讯台。 施工程序

基础工程→主体结构(柱梁板)→屋面板→填充墙→屋面工程→楼地面工程→内墙粉刷→门窗工程→外墙粉刷→零星工程→室外工程。 注:其中水电、设备安装穿插施工。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本工程为五层框架结构,由于层高较高,因此柱子砼需分层浇筑。其施工流程为:框架柱钢筋绑扎→支模→浇砼柱→柱(屋)面梁板支模→柱砼浇灌→楼(屋)梁板钢筋绑扎→楼(屋)面梁板砼浇灌→轴线标高垂直传递和复测。 脚手架工程

本工程外脚手架均用ф48钢管搭设而成。

本工程全高为17.4米,局部达到22.17米,所以用四根6米钢管对接,搭设正式外脚手前,必须认真处理其下部的地基,使之密实,并检查钢管、扣件的质保书是否符合要求;搭设时每一立杆的下部垫50mm厚,300mm宽,长度不得小于1.5m的木板。

脚手架内外杆的间距1m,排距1.5∽1.8m,步高1.8m,内设杆距墙面的距离为20∽30cm,大小横杆的两端伸出构架10∽20cm,落在屋面上的脚手架下端要加垫木。外脚手架必须随着施工层的升高而超高一层搭设,搭设好的脚手架应及时在其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挂安全网时,须用不小于10#的镀锌9.1钢筋工程 钢筋制作:

钢材进场后必须按要求取样试验,送试验室进冷拉、冷弯试验。质量不合格、不检验的钢材严禁使用,钢材下料严格按图纸施工,要根据不同钢筋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减少接头,如需钢筋代换,必需经设计院同意方可。 钢筋焊接:

钢筋焊接前首先进行可焊性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成批焊接,并且按规定抽样送检,柱主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梁筋采用闪光对焊,板筋采用电弧焊。 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严禁漏扎,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接头的布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为了保证梁、柱节点处箍筋安放质量,可按下列方法施工,当梁骨架钢筋在楼盖上绑扎时,将预先焊好的成品“套箍(按设计要求,几个箍筋按规范间距焊接而成)放入,以便当梁骨架沉入时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间距施工。对135度/135度的箍筋施工,因其安放难度较大,制作时先做成135度/90度的箍筋,待其绑扎好后再用小扳手将90度弯钩扳成135度,所有板负弯筋必须用小马凳搁置,浇灌砼时,严禁破坏小马凳,确保负弯筋的位置正确。 钢筋保护层:

基础保护层为:有垫时保护层是40mm,无垫层时保护层是50 mm;柱梁的保护层均为25mm,板的保护层为15mm,在工程开工时,预先制作一部分与砼同标号的砂浆垫块,垫块厚分成25mm和15mm,中间预埋1个扎丝,

以便柱梁钢筋施工时使用。 模板工程

本工程为全现浇框架结构,模板工程相应较大,模板工程是主体结构施工中的主导施工线。为确保主体钢筋砼结构施工速度,本工程安排240名木工分成若干个作业组,对每个作业组采取定员、定作业部位、定任务、定质量标准实行分组包干,全面铺开施工。

1:本工程所有模板,柱、梁、墙侧模、梁底全部采用18mm多层夹板模。板底模采用12mm多层夹板模。支撑系统全部采用钢管扣件搭设成排架。墙、柱、有梁板支模方式同(详见支模方案图)。

2:模板制作、木模制作前应认真做好翻样工作,特别是楼梯部位,梁柱交接点部位的翻样。翻样模板时必须先认真计算强度、刚度,做到既要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又要考虑构造简单、安拆方便,做到定位、定点设计。

3:支撑系统钢筋排架立杆间距梁≤900mm,板≤1200mm,现浇楼板支模大楞≤300mm。

4:墙、柱模板安装前必须先在板面弹出柱边线位置,并在其根部设钢筋限位,以确保柱根部位置的正确。模板时应先复核钢管排架、底模横楞的标高是否正确。当梁跨度>4mm时应起拱。梁、柱模板平面接差时,柱模应支设到板底。梁模板头坚向同柱模接平。

5:模板支设重点控制刚度、垂直度、平整度,特别要注意外围模板,柱模,楼梯间等处模板轴线位置的正确性。当模板安装完毕后,应由专业人员对轴线、标高、各部位构件尺寸、支撑系统进行合格检查,浇灌砼过程中要有技术好、责任心强的木工和工长“看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施工技术组。

6:预埋管线、套管、预留孔洞、预埋件在合模时或砼浇灌前应预先固定反复校核,不得遗漏。

7:柱模板的拆除,视气候情况,一般48小时以后方能拆除。梁底模板的拆除,要满足如下条件,梁跨在≤8米时,要达到75%;≥8米时,要达到100%,悬挑结构≤2米时达75%;大于2米小于8米达100%强度方能拆除。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砼有影响结构安全质量问题时,应停止拆除,并报技术负责人研

究处理后再行拆除。

8: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随全部计算荷载,当施工荷载大于设计荷载时,应研究加设临时支撑。 模板工程安装工序流程图:

测量放线→柱钢筋绑扎→安装预埋及验收→墙柱支模→复验合格→梁板支模→梁板钢筋梆扎→安装预埋→墙柱梁板砼浇捣 11、模板支设后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 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位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性。 2) 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3) 接缝严密,不易漏浆。 4) 节约材料,便于拆模。 5) 附楼模板和支撑系统计算书 模板制作

1: 为了考虑经济效益和施工进度,采用钢模和竹胶板相结合的原则,以减少钢模开洞造成的损坏,竹胶板的支撑要点:下面用钢管或方木做垫底,中距格栅@300作楞木, 板缝用塑胶带或一层油毡粘贴以防漏浆,框架部位用钢模制作,具体按交底要求操作和验收。

2:柱子、楼梯和梁均用钢模拼装制作局部配木模制作。

模板支撑要点

1:为了达到新的水平,提高工程质量本工程采用组合性木摸板。要求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的浇筑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2:方柱模子采用木模时,柱身抱箍采用Ф48钢管扣件搭设,竖向@900间距,由于柱身较高,因砼浇捣时产生的侧压力很大,仅靠抱箍难以承受侧压力,具体做法见符图,所以内设Ф16对拉螺丝,间距450,具体做法见符图。柱高4.2米时设置二道对称门子板,3.30 米高设置一道门子板。

3:在楼梯处预留插筋部件,因要预留插筋孔洞,可采用木模与钢模相结合制作拼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