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天津市宝坻区语文高一(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天津市宝坻区语文高一(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77f6f5b7c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d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主司欧阳修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①”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以故....

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

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

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知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贴职与.....

之,且请召试。”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末史·苏轼传》

(注)①避此人出一头地:回避这个人,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 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B.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C.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D.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股试”又称御试、廷试,由皇帝亲自监考选拔人才,通过朝廷殿试者为进士。 B.丁忧是居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两年,任官者须离职,服满后起复。

C.古代表示官职授予、升降有很多专门的术语,如文中的“调”指调任,“除”指授予官职。 D.“记注”、“知制诣”都是官职。唐翰林学士知制诰起草诏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是眉州眉山人,在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游学于四方,同时跟随母亲学习,听历史故事,能概括其要点。

B.嘉佑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一篇《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惊叹不已,想把他从众多才士中选为第一名。

C.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因岐下每年运输南山木筏,常让衙吏破产,他就亲访利害,为他们修改衙规,减少了灾害损失

D.苏轼有“远大器”之才,被英宗慧眼识中,欲召为翰林,但遭到宰相韩琦的劝阻,经过二论的策试,他最终得直史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2)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4)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宋庠,字公序,安州安陆人,后徙开封之雍丘。天圣初,举进士,开封试、礼部皆第一。时亲策贤良、茂才等科,而命与武举人杂视。庠言:“非所以待天下士,宜如本朝故事,命有司具饮膳,斥武举人令..别试。”诏从之。密州豪王澥私酿酒,邻人往捕之,澥绐奴曰:“盗也。”尽使杀其父子四人。州论奴以法,澥独不死。宰相陈尧佐右澥,庠力争,卒抵澥死。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为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宝元中,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庠为相儒雅,练习故事,自执政,遇事辄分别是非。未几,以资政殿学士徙郓州,进给事中。参知政事范仲淹去位,帝问宰相章得象,谁可代仲淹者,得象荐宋祁。帝雅意在庠,复召为参知政事。皇祐中,迁工部尚书。三年,祁子与越国夫人曹氏客张彦方游。而彦方伪造敕牒,为人补官,论死。谏官包拯奏庠不戢子弟,庠亦请去。乃以刑部尚书知河南府,后徙许州,又徙河阳,再迁兵部尚书。数....

言:“国家当慎固根本,畿辅宿兵常盈四十万,羡则出补更戍,祖宗初谋也,不苟轻改。”以司空致仕。卒,谥元献。庠自应举时,与祁俱以文学名擅天下,俭约不好声色,读书至老不倦。善正讹谬,尝校定《国语》,撰《补音》三卷。天资忠厚,尝曰:“逆诈恃明,残人矜才,吾终身不为也。”沈邈尝..

为京东转运使,数以事侵庠。及庠在洛,邈子监曲院,因出借县人负物,杖之,道死,实以他疾。而邈子为府属所恶,欲痛治之以法,庠独不肯,曰:“是安足罪也!”人以此益称其长者。弟祁。 (节选自《宋史·宋庠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为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

B.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为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

C.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为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

D.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为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人”原指被荐举的人,唐宋时指地方推举赴京应科考者,明清时指在每年一次的乡试中合格者。 B.“刑部”又称“秋官”“宪部”, 负责审定律令及审核刑狱,与吏、户、礼、兵、工并称古代六部。

C.“河阳”中“河”专揩“黄河”,古人认为“山南水北为之阳”,故“河阳”指黄河北岸的某地区。 D.《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分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庠喜好读书,文学名闻天下。他在府、部举行的科考中表现优异,后考中进士;他到老读书也不倦怠,并善于擅长考证书中的讹谬,曾撰写过《补音》。

B.宋庠为官正直,遇事辄分是非。豪强王澥私自酿酒并骗奴仆杀人,面对宰相的袒护,宋庠据理力争,终判王澥死罪;侄儿结交奸人被奏劾时,他担责离职。

C.宋庠德才兼备,深得皇上重用。他为人生活俭约,为相气度儒雅,不好声色;他曾两次任参知政事,第二次原本宰相推荐他弟弟宋祁,但皇上一 向认可宋庠。

D.宋庠天资忠厚,人称其为长者。他终身不残害别人,不恃才傲物;他不记恨侵害自己的沈邈,并在沈邈之子杖打的欠物县人死于道路一事上据实从宽处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所以待天下士,宜如本朝故事,命有司具饮膳。

(2)畿辅宿兵常盈四十万,羡则出补更戍,祖宗初谋也,不苟轻改。

三、选择题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反问)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

C.无论人们情愿与否,月桂树总要飘出花香,绵羊总要站立舞蹈,白屈菜总要遍地闪烁。(排比) D.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拟人)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散文的美,不在乎你能写出多少 的故事穿插,亦不在多少典丽的词句,而在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 地表现出来。散文的美,美在适当。

②独自坐在火炉旁边,静静地凝视面前 的火焰.细听炉里呼呼的声音,心中是不专注在任何事物上面的,只是痴痴地望着炉火,说是怀一种惘怅的情绪,固然可以;说是感到了所有的希望全已幻灭,因而反现出 的心境.亦无不可。

A.旁征博引 开门见山 变幻莫测 怡然自得 B.博闻强识 开门见山 瞬息万变 怡然自得 C.旁征博引 直截了当 瞬息万变 恬然自安 D.博闻强识 直截了当 变幻莫测 恬然自安

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我们以包容与创新的气质走向未来, 。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万人空巷一睹真容。今天,“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

A.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文化纽带,也是一条通商道路。 B.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也是一条文化纽带。 C.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也是一条文化纽带。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 D.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也是一条文化纽带。 9.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古往今来的画家,可谓恒河沙数,不可胜计,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类人,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类人,与道合而为一,“其人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他的艺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朝闻道夕死可矣”

②置好坏于度外,受冥顽不朽的力量驱动作画 ③终身勤于斯而不闻道

④世俗形骸消亡之日,正是他的艺术走向永恒之时 ⑤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 ⑥就是天然本真的生命 A.①④⑤②⑥③

B.①④⑤②③⑥

C.⑤②③①⑥④

D.⑤②①③④⑥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礼物的贵重,大致有两种体现:一种是货币的价值,一种是情感的价值。货币价值较高的礼物,________;情感价值丰盈的礼物, __。当你处于饥寒的困境之中,有人____ ,_____ ;当你饱暖富贵的时候,有人____ ,_ 。我想,你一定觉得前者更珍贵吧。 ①赠你以粗衣 ②赠你以锦裘 ③不一定都有珍贵的内涵 ④飨你以盛宴 ⑤送你以糙食 ⑥无法用商贾的眼光来估量

A.③⑥①⑤④② B.⑥③④②⑤① C.⑥③②④①⑤ D.③⑥⑤①④② 四、名句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声在沉咽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____,___。(《琵琶行》) (2)《雨霖铃》中,____,____。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该有千言万语,却说不出来的情状。 (3)《声声慢》中,____,___。词句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作者的心灵,愁太多,又如何概括得了。 (4)《望海潮》中___,___,___。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5)《定风波》中的____,___,______。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

(6)《登建康赏心亭》词人否定求田问舍的许汜,表明自己不为私利,而要为国为民的句子是:求田问舍,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①几度:几年。②翻:反而。③共传:一起举杯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问年龄。“翻疑梦”,把诗人诧异、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怀,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更”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惜”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D.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不觉恋恋不舍,表现出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

E. 本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再写忽见之喜,再抒又将别之情,不胜黯然,情感起伏,波澜曲折,富有情致。

2)颈联中的“寒”和“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六、语言表达

13.下面是长江中学科技创新社社长写给该校校长的一封信,其中有几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改正。 尊敬的校长: 您好。

我是贵校科技创新社的社长,我社想出版一本名为“自己动手修家电”的书。这本书收录了我社社员的66篇大作,是我社社员集体智慧的结晶。请您务必于百忙之中抽时间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言。您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如果能得到您的鼎力相助,我社一定会蓬荜生辉。希望您不要推托我们的不情之请。 祝您工作顺利! 长江中学科技创新社 2012.03.16 七、作文

14.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