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教材)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学案:2.3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9新教材)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学案:2.3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77a400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07

是指________,在马铃薯块茎中,主要指________,能形成高等植物细胞壁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单糖 脱氧核糖 核糖 葡萄糖 果糖 半乳糖 (2)二糖 蔗糖 麦芽糖 乳糖 (3)多糖 肝糖原 淀粉 纤维素

【等级考选学做】(学业水平三、四)

10.下图是两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M、N指代的物质分别是葡萄糖、果糖

B.图中M代表的物质也是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 C.因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糖,故麦芽糖和蔗糖也是还原糖 D.细胞内的二糖以及单糖的作用只能是细胞呼吸供能的底物

解析: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蔗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组成,故M、N均为葡萄糖;麦芽糖为还原糖,但蔗糖为非还原糖;单糖中的核糖、脱氧核糖均不作为能源物质,故不属细胞呼吸供能的底物。

答案:B

11.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生物学问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脂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B.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所以应及时补充 C.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

D.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粮食制品

解析:脂类物质不都会使人发胖,如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无糖八宝粥虽然不添加蔗糖,但是它本身的材料谷物中就含有大量的淀粉;人体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答案:D

12.如图为糖的分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糖原、淀粉和纤维素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B.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

C.动植物细胞中的多糖都是贮能物质

D.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解析:纤维素是结构物质;细胞识别主要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糖蛋白是由多糖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多糖中的纤维素不是贮能物质,所以A、B、C都错误,纤维素的单体为葡萄糖,D正确。

答案:D

13.X内的食物储存形式是( )

①脂质 ②淀粉 ③糖原

A.只有② B.只有①和② C.只有①和③ D.①、②和③

解析:玉米种子中储存的物质有淀粉和脂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存物质。 答案:B

14.[2019·北京西城高一期末]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子质量。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必需的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有学者研究了小麦种子中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变化,欲为科学调控小麦种子萌发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方法和步骤:将新鲜的、经过筛选的小麦种子放入培养箱中,小麦种子吸水4小时后开始萌芽,至44小时,进入幼苗生长阶段。各种糖含量的测定在小麦种子吸水4小时后开始,之后,每隔4小时测定一次,持续到44小时为止。测定结果见图。

请回答:

(1)植物体内的糖类按照是否能够水解分为________________三类。

(2)检测还原性糖可用________________试剂,此试剂与还原糖反应在________条件下反应生成________。

(3)根据上图检测结果分析:

①小麦种子萌发12小时后,还原糖的量________;发生这一变化与种子萌发12小时后________增强,使________消耗迅速增加密切相关。

②种子萌发20小时后,蔗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据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萌发时间,因变量是各种糖的含量变化;在一定的萌发时间内,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总糖量、蔗糖含量变化不大,淀粉含量不断减少,还原糖含量不断增加,说明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水解产生了还原糖。(1)植物细胞内的糖类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2)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3)①据图分析可知,小麦种子萌发12小时后,还原糖的量不断增加,淀粉含量不断减少,说明种子萌发12小时后呼吸作用增强,使淀粉迅速消耗并产生大量的还原糖。②种子萌发20小时后,蔗糖含量下降,而还原糖含量增加,说明蔗糖分解成果糖和葡萄糖。

答案:(1)单糖、二糖、多糖 (2)本尼迪特(斐林) (水浴)加热 砖红色沉淀 (3)①逐渐增加 (细胞)呼吸 淀粉(总糖) ②蔗糖分解成果糖和葡萄糖(蔗糖分解生成还原糖)

【素养养成练】

1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设计两个实验: A.探究某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B.证明血液中存在葡萄糖。

现提供:新取尿液样品、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清水、试管、离心机、三脚架、大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等。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实验均需要加入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实验原理是葡萄糖属于还原糖,水浴加热时和__________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___色(Cu2O)沉淀。

(2)实验B比实验A复杂,其原因是血液呈红色,若直接用__________试剂检测葡萄糖,

则产生的现象与血液颜色相近,而尿液的颜色不会干扰显色反应。

(3)实验A预测:

①无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出现该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B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1:取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5mL,用离心机离心,获得上清液; 步骤2:取2mL__________,加入新制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探究”、“证明”已暗示出实验A是一种探究性实验,实验B是验证性实验。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在50℃~65℃水浴加热下,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血液中的葡萄糖存在于血浆中,为了避免血细胞的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先采取离心的方法使血细胞沉淀,然后取淡黄色的上清液(血浆)来做实验。正常人尿液中是不含葡萄糖的,但如果患有糖尿病或一次食用过多的糖,尿液中也会出现葡萄糖。

答案:

(1)斐林试剂 斐林试剂 砖红 (2)斐林

(3)①此人没有患糖尿病 ②此人患有糖尿病 (4)上清液 有砖红色沉淀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