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济南市名校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济南市名校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761956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0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屠呦呦在小草中萃取的青蒿素,使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

B.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大约100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

C.为水上古城元宵灯会量身制作的融传统人文故事、地域特色于一体的花灯,体现出现代灯光技术与古典文化艺术的结合。

D.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宗旨是能否通过具有普及性的诗词内容,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2.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⑤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A.③⑤①④② B.③①⑤④② C.④③⑤①② D.④②③⑤①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隔壁 消耗 隐约 妄下断语 B.讨厌 忧郁 安祥 若有若无 C.预警 偶然 挣扎 提心掉胆 D.愤恨 辨护 衔着 畏罪潜逃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昨天,郊区支部党员寻访慰问了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的3位老战士,聆听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B.电影《摔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场面。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侯宝林是当之无愧的相声界泰斗。 ....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南(jì) 安适(shì) 髻儿(jì) ...B.着落(zhāo) 幻想(huàn) 狭窄(xiá) ...C.暖和(huo) 宽敞(chǎng) 澄清(chéng) ...D.伦敦(dūn) 慈善(cí) 刮风(guǎ) ...二、名句名篇默写

6.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①安不忘危,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无心插柳柳成阴。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⑤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回清倒影。

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着我们向前去。

⑦《<论语>八则》中体现“勤学好问”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7.(题文)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小题1)本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沧海形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小题2)这首诗写景富有特色,诗人注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请你任选一个角度举例赏析。 3)(小题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四、综合性学习

8.七年级(1)班准备组织一次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事先做好如下工作。 七年级学生喜欢阅读的名著情况调查表 名著名称 《西游记》 人数比例 52% 《安徒生童话》 20% 《伊索寓言》 20% 《繁星》《春水》 8% 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_____ .(2)太丘舍去 去:______ .(3)尊君在不 不:______ .(4)相委而去 委:______ .(5)君与家君期日中 家君: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这个小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4)“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他这样做你认为过分吗? 10.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

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俄而雪骤(___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3)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4)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分句子停顿节奏(每句限划一处)

(1)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___________) (2)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 4)乙文中“痴”与文中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了作者什么心情? 5)甲乙两文虽然都写雪,但是气氛完全不一样,分别是什么气氛?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猫艾莉

妈妈养了很久的猫咪“真红”去世后,她的朋友为了让她打起精神来,把自家新生的一窝小猫中最漂亮的一只送给了她。妈妈把这只新来的小猫命名为“艾莉”,这是妈妈以前用过的英文名,可见宠爱之深。

艾莉的母亲血统高贵,父亲却是不知从哪儿来的流浪猫,不过那未知的下等基因并没有影响它的美貌,艾莉小小年纪就和它母亲一样,举手投足间都带有十足的贵族范儿。

很多人都以为猫难养熟,实际上只要养的年纪够小,它很容易和你嬉皮笑脸亲密无间到开无恶意的玩笑,例如真红。

艾莉却是个例外,它对谁都是淡淡的,你去逗弄它,它会用一种极为平静的态度轻轻披开你的手,眼晴漫不经心地凝视着别处,让你不禁觉得自己才是那个想要被主人抚摸的宠物。

妈妈在尽心照料艾莉一段时间后,依然没能从它那里取得什么特权。她有些沮丧,便暂时不想多管它,郁郁地继续怀念可爱的真红。虽然艾莉不见得会有什么心理落差,可我还是自作多情地担任了妈妈之前扮演的角色——讨她的喜欢。

我也试过很多种方法逗它,用猫铃铛、毛线球、狗尾巴草什么的,可艾莉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冷静,直到我快要失望了才摆弄几下子,那不耐烦的神态,像极了大人看到小孩子流着鼻涕扑过来,明明不想笑却非得笑那么几下的样子。

后来我只得放弃,换作每天抱着它在阳台上发呆。

说起来我也不知道一人一猫发呆时发生了什么,艾莉来到我家差不多一年时,在一个没有阳光的下午,它本在我怀中安安静静看外面晾晒的衣服,可忽然就仰头亲了我的下巴一下。 猫类有亲吻的概念吗? 我不知道。

但那个轻轻的如羽毛一般的吻将我融化了,一连几天都飘飘的,妈妈问我也不告诉她,她大约会嫉妒得发狂吧。

那个吻变成了我和艾莉的共同小秘密。自那之后,我和艾莉每天的发呆时间变得更加甜蜜了。它学会了

拽铃铛,每次都是它拨动铃铛我去扑,两个笨蛋玩得十分起劲。我想,如果艾莉足够大的话,总有一天是它抱着我在阳台上发呆吧。

后来去了外地工作,宿舍不能养猫,艾莉自然只能留在家里。出发的前几天我一再和它告别,它只是安然看着我,把铃铛拨给我。

第一次离开艾莉的生活没我想象中那么难熬,当然也不至于十分愉快。终于熬到十一长假,回家后,我没有看到艾莉扑上来迎接的身影,立刻放下包到处寻找,最后在床底发现了它。然而它只是远远看着我,甚至连铃铛都无法将它从床底吸引出来了。

果然,艾莉又恢复了刚来我家时的状态。我去抱它的时候,它优雅地挣脱开,不知消失在了何处。若不是猫粮在正常地减少,我甚至怀疑艾莉已经不在家里了。假期很快结束,出发前一晚,我收拾好了东西准备关灯睡觉,发现艾莉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艾莉?”

它仰脸看着我,眼眸亮晶晶的。

我顿时忘记了呼吸。它看了我一会儿,舔舔自己的爪子,转过身晃着尾巴不见了。我赶紧走出屋去,把它一把抱在怀里,它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用脸蛋碰了碰我的鼻尖。

第二天艾莉没有躲起来,而是站在妈妈脚边目送我出门。我知道它原谅了我的离开。原本略略失望的假期瞬间变得有滋有味起来,才坐上车,就开始深深期待下一次回家了。

1)文章中小猫艾莉对“我”的态度是不断变化的,试摘录文中有关词句说说这一变化的过程。 最初小猫艾莉对“我”“漫不经心”——后来它______——“我”从外地工作回来,它“又恢复了刚来我家时的状态”——“我”假期结束要出发前,它______。

2)小猫艾莉在文中犹如一个孩童。文中有多处描写小猫艾莉看“我”的眼神,请结合加点词语揣摩下列两句小猫当时的内心世界。

(1)眼睛漫不经心地凝视着别处,让你不禁觉得自己才是那个想要被主人抚摸的宠物。 ....(2)它仰脸看着我,眼眸亮晶晶的。 .....

3)本文语言幽默生动,请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但那个轻轻的如羽毛一般的吻将我融化了,一连几天都飘飘的,妈妈问我也不告诉她,她大约会嫉妒得发狂吧。

4)这篇文章主要写小猫“艾莉”,但三次写到猫咪“真红”,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三次写猫咪“真红”在文中的各自作用。

1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

①一直到我五岁,母亲才肯相信当初医生所说的话——我永远不能说话了!

②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她觉得我除了不能说话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缺陷。八岁那年,母亲听村里的人说,“冲喜”也许能让我说话,正好又凑上“八”这个吉利数,就打算办回酒席。为这事,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的家里.爆发了一场大战。最后,母亲和父亲把财产分割了,两头猪,一人一头。母亲二话没说,叫人宰了那头养了将近一年半的大肥猪,摆了几十桌,请了很多人。看到人们碗里满满的都是肉,我心里忽然有些疼痛。我知道,那是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作的结果啊!那天,我使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有叫出“妈妈”两个字。

③日子依旧平静地过着,我还是不能说话。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不愿把我带到田野里去。直到有一天,我再三“央求”,母亲才带我来到田野。

④田野一望无际,远处是一些树,近处是瓜地。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田埂上,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繁茂地生长着,里面还星星点点地夹着开黄花的蒲公英。这场景真的叫人很爽快。

⑤母亲把我安置在一块宽宽的田埂上,又把头上那块血红的头巾摘下放到我手里,然后告诉我,待会儿要是听到她叫我,就举起头巾。这时,我才明白母亲不带我来田野是怕我走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