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济南市名校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济南市名校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761956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0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污涩 安祥 畏罪潜逃 B.消耗 冤枉 怒气冲天 C.虐待 怅然 提心掉胆 D.蜷伏 乞丏 妄下断语

2.(遵义中考)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凡事感激,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意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B.“我到底要行去何处?哪里是我的终点?不重要了,”徐霞客对自己说,“重要的是,我行走在天地之间。”

C.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就像往别人身上洒香水,在芬芳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沾到两、三滴。

D.用表格整理材料的优点是——容量大,直观性强,眉目清楚,便于对材料作进一步的分析。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百草园的春天在那时是我的乐园。 B.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我很害怕。

C.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D.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 4.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冰心,原名谢婉莹,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直扬“爱的哲学”著称。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C.《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当代作家。文章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D.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风婉约,如代表作《观沧海》。 5.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朗润(rùn)起来了,水涨(zhàng)起来了,太阳有脸红起来了。 ..

B.就是这点儿幻想不想一时实现,他们也不并不着(zhuó)急,因为有这样的慈善的冬天,干啥..(shá)还希望别的呢!

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jié)儿白花,好像日本看(kān)护妇。 ..D.呼吸变得畅(chàng)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yòu)惑着鼻子和嘴唇。 ..二、名句名篇默写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6分)

① _,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②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__ _____ 》) ③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孔予《论语》)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 。( 《秋词》).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呵,有一只鹰 曾 卓 呵,有一只鹰

呵,在蓝得透明的天空中 有一只鹰在飞翔 它飞得那么高呵

白云紧贴着它的翅膀呵,俯望着闪光的彩色的大地 鹰在高空中自由地盘旋 它的健壮的翅膀能够飞得更远

就有着多么辽阔的蓝天呵,鹰,蓝天的骑士 你也有你的歌吗 更高更高地飞吧,鹰

生命的歌谣唱得更响,更响呵,有一只鹰在高飞 怀着真正的鹰的心

它的翅膀有时牵引着狂风暴雨 有时驮负着阳光白云

1)赏读全诗,说说诗中的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在构思立意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本诗在第一、二节以两幅画面从不同角度展现鹰的飞翔状态,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3)作者借这个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8.某校文学社开展以“感受自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一下任务。

(1)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周而复始地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这次活动中,同学们收集了一些与春夏秋冬四季有关的诗,请你分别写出完整的一句来。

(2)有人说“春雨凉爽,夏雨凉快,秋雨凄美,冬雨凛冽。”请你根据自己的感受,说说四季的雨各自的特点。

(3)自然万物常常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请展开联想,仿照下列语句再续写两个句子,表达你所受到的启发。

成熟的高粱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食物,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 ; , 。 五、文言文阅读 9.《论语十二章》

1)按要求用原文填空。(4分)

(1)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 。” (2)在上海世博会上有来自各国的游客,我们用孔子的“ , ?”表达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由衷的欢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不逾矩 (4)吾日三省吾身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太丘舍去(______) .

(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______) .(3)元方入门不顾(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下列对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行”是指陈太丘和朋友约好一起出行,是故事的起因。

B.“怒”与“惭”是写客人被元方驳倒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表示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C.元方小小年纪就能驳倒客人,客人致歉后,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地走进屋内。

D.从描写方法来看,本文侧重对话描写,客人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则针锋相对,义正词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 六、现代文阅读 11.现代文阅读

1)请结合《植树的牧羊人》文章内容加以分析牧羊人的性格特点。 2)《植树的牧羊人》运用第几人称来叙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驼的喘息 粱晓声

①我这个出生在哈尔滨市的人,下乡之前没见到过真的骆驼,便是骆驼的活动影像也没见过。 ②直到落户北京的第一年,去了一次动物园,我才见到了真的骆驼。数匹,有卧着的,有站着的,极安静极闲适的样子,像是有驼峰的巨大的羊。肥倒是挺肥的,却分明被养懒了,峰向一边软塌塌地歪着,未必仍具有在烈日炎炎之下不饮不食还能够长途跋涉的毅忍精神和耐力了。那一见之下,我对“沙漠之舟”的敬意和神秘感荡然无存。

③后来我到新疆出差,乘吉普车从戈壁驶近沙漠地带时,又见到了骆驼。

④那是秋末冬初时节,当地气候已冷,夕阳西下,大如轮,红似血,三匹骆驼屹立风中,从十几米外望着我们。它们颈下的毛很长,如美髯,在风中飘扬。它们的峰很挺,皆瘦,都昂着头,姿态镇定,使我觉得眼神里有种高傲劲儿,介于牛马和狮虎之间的一种眼神。

⑤陪行者说,这三头骆驼很可能曾是家驼。主人原本是靠它们驮运货物来谋生的,自从汽车运输普及后,骆驼的用途渐渐过时,主人继续养就赔钱了,可又不忍杀它们,于是骑到离家远的地方,趁它们不注意,搭上汽车走了。骆驼的记忆力很强.是完全可以回到主人家的;但骆驼又是有自尊的,意识到自己被抛弃了,宁肯渴死饿死冻死,也不会重返主人的家园。然而它们又对人养成了一种信任心,即使成了野骆驼,见了人,还是挺亲的。

⑥那一次在野外近距离见到了骆驼以后,我才真的对它们心怀敬意了。

⑦不久前,我在内蒙古的一处景点旅游,骑到了一头骆驼背上。那景点养有一百多头骆驼,专供游人骑着过把瘾。但须一头连一头,连成一长串,集体行动。

⑧驼队行进在波浪般起伏的沙地间,我忽然感觉有东西拱我的肩,勉强侧身一看,是我后边的骆驼翻着肥唇,张大着嘴。我怕它咬我,只得尽量向前俯身,但却无济于事。骆驼的脖子那么长,它的嘴仍能轻而易举地拱到我。有几次,我感觉到它柔软的唇贴在了我的脖梗上,甚至感觉到它那排坚硬的大牙也碰着我的脖梗了。

⑨倏忽间我于害怕中明白——它是渴了,它要喝水。而我,一手扶鞍,另一只手举着一瓶还没拧开盖的

饮料。我当然是乐意给它喝的,可我不敢放开扶鞍的手,而且就算我能拧开瓶盖,也还是没法将饮料倒进它嘴里,我有严重的颈椎病,扭身对我是件困难的事。

⑩它却不拱我了。我背后竟响起了喘息之声。那骆驼的喘息,类人的喘息,如同负重的老汉紧跟在我身后。我一向以为,牛啦,马啦,骡啦,驴啦,包括驼和象,它们不论干多么劳累的活都是不会喘息的。那一天那一时刻,我才终于知道我以前是大错特错了。

?既然骆驼累了是会喘息的,那么一切受我们人所役使的牲畜或动物肯定也会的,只不过我以前从来听到过罢了。

?那骆驼不但喘息,而且还咳嗽了,一种类人的咳嗽,又渴又累的一个老汉似的咳嗽。举着一瓶饮料的我,生平又第一次听到骆驼的咳嗽声……

?一到终点,我立刻拧开瓶盖要使那头骆驼喝到饮料。偏巧这时管骆驼队的小伙子走来,阻止了我。。因为我手中拿的是一瓶葡萄汁,骆驼是不能喝果汁型饮料的。

?我问他这头骆驼为什么又喘又咳嗽的。他说它老了。我说:“既然老了,那就让它养老吧,还非指望这么一头老骆驼每天挣一份钱啊?”小伙子说,驼群每天都集体行动,单将它关在圈里,它会感到受了侮辱,它会郁闷的,不久就容易病倒的。

?我无话可说了。那老驼尚未卧下,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处,瞪着双眼睇视我,说不清望的究竟是我,还是我手中的饮料。我禁不住它那种望,转身便走。

?几个月过去了,我耳畔仍每每听到那头老驼的喘息和咳嗽,眼前也每每浮现它嗔视我的样子。 (有删改)

1)阅读全文,简要写出作者围绕“骆驼”行文的思路。 ______ →______→旅游时遇到一头喘息的老驼 2)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 A.托物言志 B.欲扬先抑 C.借景抒情 D.设置悬念

3)作者在文中描述老驼“类人的喘息”“类人的咳嗽”,有什么用意? 4)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骆驼的“自尊”表现得淋漓尽致的。(150字以内) 七、作文

13.请以“校园友爱二三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不得抄袭、套作。④用规范汉字书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A 4.D 5.D

二、名句名篇默写

6.①山下兰芽短浸溪②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③举一隅不以三隅反④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 三、诗歌鉴赏

7.1)诗中的鹰是一位健朗、积极、无畏的勇者的化身。作者在构思立意上运用了象征手法。 2)第一幅画面:鹰在蓝天中飞翔。第二幅画面:鹰在更高远的天空中飞。

3)作者借这个形象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期许:永远地追求理想,勇敢地挑战生活,无限地释放自己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