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湖南省岳阳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二)文综历史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解析版)湖南省岳阳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二)文综历史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717aa8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7

比知识你海纳百川,比能力你无人能及,比心理你处变不惊,比信心你自信满满,比体力你精力充沛,综上所述,高考这场比赛你想不赢都难,祝高考好运,考试顺利。

2018届岳阳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试题

命题:岳阳县一中谌征锋 审题:刘可荣方奇灵

1. 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但最近几年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大量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竹简木牍,在主椁室还发掘出了一扇绘有孔子像的屏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考古发现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历史文献的局限性 B. 历史真相必须建立在文献与考古的相互印证之上 C. 这些考古发现可完全颠覆历史文献中刘贺的形象 D. 出土文物因其距离史迹发生时间最近而最为可信 【答案】A

【解析】题干的考古发现中一定程度可以改观《汉书》记载中的刘贺的形象,但完全颠覆说得太绝对,故C错误;政治因素和历史文献编写者的主观性都会影响历史文献的历史记载的客观性,考古发现能够客观的反映历史,从而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故A正确;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二重史料相互印证,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更有效的研究历史,但说历史真相必须建立二重史料相互印证之上就太过绝对,故B误;出土文物基本能反映历史客观性和可信度,与离史迹发生时间远近无关,故D错误。

2. 朱熹《语类》:“昨日虽看义当为然,而却又说未做无害;见得利不可做,却又说做也无害;这便是物未格,如未至。今日见得义当为,决为之;利不可做,决定是不做,心下自肯自信得及,这便是物格,知得至了。”下列对朱熹的阐述理解正确的是 A. 强调重义轻利 B. 注重心性修养

C. 注重道德实践 D. 批判虚假说教 【答案】C

...............

3. 《大清律例》载,“若有将兑换现银票存该铺钱文侵蚀,或托故借人银两闭门逃走者,立将铺户拘拿押追。逾期不归,杖一百、徙三年。”此规定主要反映了清朝 A. 法律带有野蛮色彩 B. 已经出现钱庄票号 C. 仍然推行抑商政策 D. 重视规范商业行为 【答案】D

【解析】材料大意为:《大清律例》记载,如果有人侵吞存到该钱铺的兑换现银票之后的钱文,或者推托于某种原因借别人的钱两而闭门逃走的,立刻将铺户拘拿追押。如果超期不归还,杖一百、流放三年。材料体现了法律对商业行为的严格规定,无法体现法律的野蛮,故A项错误。钱庄、票号已较普遍并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中清朝颁布此律令是针对当时钱庄常有的挪用、侵吞民户存款等恶性事件,意在规范商业行为,故C项错误,D项正确。

4.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治理。翌年,台湾亦升格为省。嗣后,清政府在东北改将军体制为行省建制,在西藏东部设立具有行省性质的特别行政区。在内蒙古逐次设立州、府、县,盟、旗的地盘渐渐被压缩。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注重军事管辖和边防稳定 B. 国家意识有所提升 C. 确立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D. 传统治边政策改变 【答案】B

【解析】军事管辖和边防稳定不是此次地方行政管理的主因,排除A;受到近代民族国家之统

合意识的影响,清政府改变早中期的“边疆民族自治”之治边模式,开始实行行省管理,说明清政府国家意识的提升,故选B;材料中是对传统政策的改变,排除D;材料主要是从民族国家出发,不是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

5. 有学者认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并非始自中央,而是地方。中国早期现代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部分区域的现代化。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该观点的是 A. 晚清政府限制私人投资工商企业 B. 早期近代企业多由地方要员举办 C. 通商口岸地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 江南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B

【解析】根据“中国早期现代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部分区域的现代化”,结合所学,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多由地方要员举办,呈现出部分区域的现代化的特点,B正确;“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指的是洋务运动,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的特点,不是通商口岸地区的现代化,排除C;D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即洋务运动无关,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中国早期现代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部分区域的现代化”,知道“中国早期现代化”是洋务运动,结合洋务运动的知识分析解答。

6.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初用意仅在于确立儒学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但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章太炎等著名学者则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禁止诸子百家在社会上流传,是汉武帝在学术文化上的专制独裁政策。这一变化说明

A. 思想认识受社会政治的影响 B. 儒家正统地位遭到猛烈抨击 C. 社会对儒家思想的研究深入 D. 国人民主科学意识不断增强 【答案】A

【解析】题干中并没有反映出他们对于儒学的研究,只是说他们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认识变化,故C错误。题干中并没有反映西方思想冲击儒学正统地位,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错误。根据材料“汉武帝在学术文化上的专制独裁政策”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思想家为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解读与原来不同,体现出政治形势对思想认识的影响,故A正确。部分学者对于这一措施的思想认识转变,并不能证明国人民主科学意识不断增强,故D错误。

7. 中国第一套系统完整的新式教科书是1904年商务印书馆推出的《最新教科书》。该教科书不仅参考了日本教科书的经验,还聘请参加编写和审订日本教科书的日本人参与编写。该教科书浓厚的“日本元素”表明 A. 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 日本侵略势力力图控制中国教育 C. 中国人希冀国家富强的愿望强烈 D. 中国与日本的文化教育传统相近 【答案】C

【解析】 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标志是1901年 《辛丑条约》的签订,排除A;材料反应的商业出版教科书的信息,与日本侵略势力无关,排除B;材料“参考了日本教科书的经验,还聘请参加编写和审订日本教科书的日本人参与编写”,体现了教育上学习西方,而当时日本是资本主义强国,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中日教育传统问题,排除D。 8. “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明确指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侵略中国、变中国为它殖民地的侵略行为……提出只有劳苦大众自己的军队,才是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力量,号召东北军不投降、不缴械、带枪到农村去,发动游击战争。这一《宣言》 A. 准确地揭露了日本侵华的本质是全面侵略

B.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抵抗日寇侵略 C. 全面提出了反抗日本侵略的军事斗争策略 D. 表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答案】B

【解析】材料认为日本侵华是蓄谋已久的,无关“全面侵华”,排除A;由“号召东北军不投降、不缴械、带枪到农村去,发动游击战争”,故选B;材料没有具体的讲到反抗日本侵略的军事斗争策略,排除C;材料只涉及“劳苦大众”“东北军”,未涉及其他社会力量,排除D。 9. 希腊古代奥运会对运动员的身份有严格的规定:参赛选手必须为纯正的希腊人,父母必须是希腊血统,必须是自由人,必须是男子,在道德上或政治上必须无缺点,没有不良纪录等。运动员的这些规定 A. 根植希腊的小国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