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及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7-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及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6f8b69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b

C、平面镜成等大的像,蜡烛靠近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和蜡烛大小相同。故B错误。

D、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物体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靠近玻璃板。故D错误。 故选:A。

14.(4分)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

【解答】解: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时,可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m1,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橙汁的质量m2,求出量筒中橙汁的质量,根据ρ=求出密度,所以实验中没用的步骤为: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故选:A。

15.(4分)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B.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短跑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说明物体的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 【解答】解:A、鸡蛋碰石头时力是大小相等的,只所以鸡蛋破是因为鸡蛋的耐受力小;故A错误;

B、关闭发动机后汽车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

C、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大小无关,故短跑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是由于有惯性,故D错误。

第17页(共27页)

故选:ABD。

16.(4分)如图所示,关于冰的熔化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装置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 B.冰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C.图中A、B两点温度相同,所以内能相同

D.持续加热,当烧杯里的水沸腾时,试管里的水也能沸腾

【解答】解:A、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顺序为由下而上;故A正确; B、冰是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

C、从图象上看,A、B两点处于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C错误; D、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故D错误。 故选:AB。

17.(4分)为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第18页(共27页)

A.石块的质量是45g

B.石块的体积是18cm3 C.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3

D.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石甲块的质量,会导致测得石块的密度偏小 【解答】解:

A、图甲中石块的质量m=20g+20g+5g+1.8g=46.8g,故A错误;

B、图乙中水的体积为20cm3,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38cm3,石块的体积V=38cm3

﹣20cm3=18cm3,故B正确; C、石块的密度ρ=

=2.6g/cm3=2.6×103kg/m3,故C正确;

D、若先测石块的体积,石块从量筒中取出会带着水,使的质量测量值偏大,则测量的密度值偏大,故D错误。 故选:AD。

二、探究实验题.本题共4小題.请按要求作答.(9+10.5+8+6.5=34分) 18.(9分)小华同学在“测量矿石密度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的位置,发现如图甲所示情况。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将平衡螺母向右移 。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他的实验操作有两点错误,请你帮他找出:

① 错将物体放右盘,砝码放左盘 ;② 测量过程中调平衡螺母 。 (3)小华纠正错误后,测得矿石的质量如图丙所示,体积如图丁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是 77.4 g,密度是 3.87×10﹣3 kg/cm3。

(4)若他先测矿石的体积,再测矿石的质量,那么用这种方法测得的密度与真

第19页(共27页)

实值相比会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解答】解:(1)当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A图所示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左端下沉,右端上翘,要使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2)在称量时,应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放砝码,即图中的物和码放反了;同时测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图中的操作是错误的。

(3)此时所加砝码的质量是:50g+20g+5g+2.4g=75g;标尺上的是示数是2.4g;故物体的质量等于75g+2.4g=77.4g; 由丙图可知,物体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3, 物体的密度:ρ===3.87g/cm3=3.87×10﹣3kg/cm3。 (4)若他先测矿石的体积,由于将矿石从水中拿出时,上面沾有水,所以所测矿石的质量偏大,根据密度公式ρ=知,所测密度会偏大。 故答案为:(1)将平衡螺母向右移;(2)①错将物体放右盘,砝码放左盘;②;测量过程中调平衡螺母;(3)77.4;3.87×10﹣3;(4)偏大。 19.(10.5分)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 同一高度 由静止开始滑下。 (2)逐渐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表面滑行的 距离 ,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就越 小 ,小车运动得越 远 。由此联想到在雨雪天驾驶汽车应适当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汽车之间的距离。 (3)实验结果能证明 B 。(选填序号) A.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匀

第20页(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