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选择题汇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学前心理学选择题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6c18ab12af90242a995e569

孩子看到天上的白云,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像属于无意想像。

小朋友们听老师讲《龟兔赛跑》的故事,仿佛看见了沉稳而踏实的乌龟和灵活而骄傲的小兔子赛跑的情景,这种想像属于再造想像。

儿童最初的想像,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

孩子看见小碗小勺,就想像喂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玩开汽车;看见书包,又想像当小学生。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或站着,难以进行想像活动。这是无意想像的什么特点:想像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像的主题常常雷同。这是无意想像的什么特点:想像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如果要求幼儿在活动开始前想像活动进行的目标,幼儿园小班儿童往往不能完成任务。她们不知道自己将创造什么形象,往往是在行动中看到了由自己的动作无意造成的物体形态,才能想像出自己所作产品的意义。比如,一位4岁幼儿绘画时,无意中画了一个圆圈,一看很像面包,于是,便高兴地说:“啊呀,我画了个大面包,真香真好吃!” 这是无意想像的什么特点:想像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工人”,和小朋友们一起“包糖果”。这是无意想像的什么特点:想像的主题不稳定。 幼儿正在画“雨伞”,听到别人说:“这像雨伞吗?”他立即说:“这是大炮”。这是无意想像的什么特点:想像的主题不稳定。

幼儿绘画常常有这种情况,画了“小人”,又画“螃蟹”,先画了“海军”,然后又画了一把“牙刷”。这是无意想像的什么特点:想像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小班幼儿往往对某个故事百听不厌,其主要原因是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幼儿常常在一张纸上画了一样又画一样,直到把整张纸画满为止,甚至最后把所画的东西涂满黑色。这是无意想像的什么特点: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一个幼儿常常给小朋友讲故事,乍看起来有声有色,既有动作,又有表情,实际听起来毫无中心,没有说出任何一件事情的情节及其来龙去脉。课时,讲故事者本人津津乐道,听故事的孩子也津津有味,这种活动经常可以持续半个小时以上。这是无意想像的什么特点: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在一次“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幼儿由于同情被捉去的小鸡,产生了这样的想像:“最后又把小鸡救回来了”。这是无意想像的什么特点:想像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一个幼儿画了一只小兔子,要求老师来看,老师让他等一会儿,幼儿不高兴地说“那小兔子会跑掉的”等到老师走过来时,小兔子果真被涂掉了,幼儿说“它跑到树林里去了” 。这是无意想像的什么特点:想像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在学前儿童的想像中,无意想像占主要地位。 儿童最初的想像都属于再造想像,幼儿期仍以再造想像为主。 再造想像在幼儿生活中占主要地位。 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像的必要条件。 幼儿抱着一只玩具鸭子,只

是静静地坐着,当老师说“鸭子要游水了”幼儿的想像才活跃起来,这说明幼儿的想像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一个中班男孩对“夏景”的想像是:“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这是经验性想像。 经验性想像创造性水平较低,它在整个幼儿阶段始终占优势。 音乐学习中幼儿依靠“走楼梯”的形象,理解音阶。这是再造想像。 2-3岁儿童想像的特点:想像活动完全没有目的,想像过程进行缓慢,想像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想像内容简单贫乏,想像依靠感知动作,想像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 3-4岁儿童想像的特点:想像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想像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内容贫乏,数量少而单调。

第七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幼儿知道“夏天很热,不要到户外去”是思维的概括。 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

儿童的思维发生的时间是2岁左右,2岁以前,是思维发生的准备时期。 出现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是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 儿童最初对物体最鲜明、最突出的外部特征(主要是颜色特征)进行概括。这是直观的概括。

儿童可以“ga-ga”这一个词来称呼黄色的鸭子和黄色的茶壶。这是一种直观的概括。 儿童开始根据形状来概括,儿童对学会使用的实物,能够正确地根据形状来概括,而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则通常不能概括。这是动作的概括。

知道苹果是甜的,听说“桃子是甜的”,不用去尝,就知道它的甜味这种特征,这反映了语词的概括作用。 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这是语词的概括。 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或试误)。成人习惯于和孩子说“你如果不多加衣服,就会感冒。”孩子则不能接受这种预见的后果,她看到的是小布裙子好看,她要穿。这说明这个小孩的思维处于直观行动思维阶段。

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萌芽的时间是5-6岁或幼儿晚期。 在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变化的规律是: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则是由小到大。 皮亚杰提出,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前概念阶段或象征性阶段(2-4岁),直觉思维阶段(4-7岁)。 出现许多自发的神话故事、拟人化和“泛灵论”思想,如孩子看见山上有雾,就说“雾爸爸抽烟”,这个孩子处于前概念阶段或象征性阶段。

2岁7个月的女孩J认为比她小的孩子都是L(她的妹妹),她们将来都会变成J(她自己)。前概念阶段或象征性阶段。

问一个3岁的女孩:“你有姐妹吗?”她说“有”问“她叫什么名字”答“琪恩”再问:“琪恩有姐妹吗”答“没有”。说明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让儿童比较大小相同的两个泥团,当着他的面把其中一个泥团搓成长形,幼儿会认为搓长了的泥团比原来的体积大了。这说明幼儿的思维具有守恒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会用间接方式提出要求,有时不直接向妈妈要某给东西,而缠着妈妈讨论这个东西。这是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什么特点:思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

幼儿掌握“家具”这个词比掌握“桌子”“椅子”难,这是学前儿童思维的具体性。 教师说:“请喝完水的小朋友把水碗放到柜子里。”初入园的幼儿全都没有反应。老师说:“李红,把碗放到柜子里去吧!”李红才懂得了老师的意思。这说明幼儿思维的具体性。

孩子认为兔子总是“小白兔”,猪总是“大肥猪”,这是学前儿童思维的形象性。 幼儿认为奶奶总是白头发的,他不肯称头发不白的人为“奶奶”。他见到王老师的儿子是个“叔叔,感到很诧异,他认为儿子总是小孩,他不理解“长了胡子的叔叔”怎么能是儿子呢?这说明幼儿思维的形象性。 一个幼儿能够正确回答:“这里有六个苹果,我们两个人分,两个人要一样多,那么每个人应该得到几个苹果?”但是不会回答3+3=?这说明幼儿思维的形象性。

某幼儿看见人生病要打针吃药,当他看到小树长虫时,就从地上捡起一根小棍给树打针。这说明幼儿思维的经验性。

一个3岁半的孩子听到奶奶抱怨她的小鸡长得太慢,他就去把小鸡埋在沙里,只把鸡头留在外面,还用水去浇。回来告诉奶奶:“您看小鸡一定会长得大大的。”这说明幼儿思维的经验性。

一个老师向幼儿布置“解迷津”的任务,说“假装这里是一座山,你必须走过这座山才能回家。现在老师和小朋友都走过去了,就剩下你一个了,再不走过去,天就要黑了,要有野兽来的。”幼儿说:“我不会到那样的地方去的。再说,妈妈总是和我一起的。”这说明幼儿思维的经验性。

孩子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春天来了,那么冬天躲到哪里去了?月亮飞得高还是星星飞得高?这说明了幼儿思维的拟人性;

幼儿听妈妈说:“看那个小女孩长得多甜!”他问妈妈你舔过她吗?这说明幼儿思维的表面性。 幼儿喜欢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他们的思维逻辑是:不是好人就是坏人,这说明了幼儿思维的片面性。 把一个杯子里面的水倒入形状不同的两个杯子里,其中一个杯子比另外一个杯子高而窄,或矮而宽,幼儿就认为水变多了或少了。这说明幼儿思维的片面性。

有个4岁的男孩对他的妈妈说:“妈妈,等我长大以后我要和你结婚。”妈妈问:“那你爸爸怎么办?”儿子想一想以后回答:“呃,他会死的。”这说明幼儿思维的片面性。 幼儿常常“好心办坏事”比如,一个幼儿想在妈妈下班前帮助妈妈把饭做好,他把米洗好了放在锅里,却没有放水,结果帮了倒忙。这说明幼儿思维的片面性。

问幼儿:“小华比小元高,小东比小元矮,谁最高?谁最矮?”幼儿面临这一问题,感到困难。这说明幼儿思维的固定性。

幼儿常常“认死理”,比如两个小朋友在抢一个玩具,成人拿出一个同样的玩具,让他们各玩一个,幼儿往往一时转不过来,谁都要原来的那一个,这说明幼儿思维的固定性。 幼儿只能考虑事物眼前的关系,而不会更多地去思考事情的后果。比如,一个男孩摔破了头,左右额上都缝了针。父母感到很不安,担心他将来留下疤痕。可是孩子特别高兴,他说:“我这洋就不像汽车了,两个车灯。”他不停地做出开汽车的动作,跑来跑去。这说明幼儿思维的近视性。 学前儿童比较的发展,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后学会找物体的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物体的相似处。 学前儿童所掌握的概念,大量是实物概念。 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向成人学习社会上已经形成的概念。

某幼儿给鱼下定义时说:“鱼是一种会游的动物”,给鸟下定义时说:“鸟是一种飞禽”,给灯下定义时说:“灯是给人照亮的东西”该幼儿的概括水平为依据具体特征下定义。 某幼儿能够按物点数,然后学会说出物体总数,这说明该幼儿已掌握数的实际意义。 掌握数的组成是幼儿形成数概念的关键。 幼儿期大量依靠直接判断。

有个幼儿认为汽车比飞机快,他说:“我坐在汽车里,看到天上飞机飞的很慢。”说明该幼儿在进行直接判断。 3-4岁幼儿认为,球会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呆在椅子上”,物体会浮是因为它们“想洗澡”这种判断是按生活逻辑进行的。

孩子问: “ 妈妈,您知道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是什么吗?我告诉您吧,是金鱼!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这是转导推理。

有一个女孩子在下雨天时和爸爸一起走在泥地里,她问:“爸爸,地上有一道一道的是什么呀?”爸爸说:“是车轮压过的泥印儿,也叫车道沟。”孩子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道沟(指皱纹)。” 这是类比推理。 理解是逻辑思维的基本环节。

有个幼儿的妈妈给他出加法题。第一题:“爸爸打碎了3个杯子,小宝打碎了2个杯子,一共打碎了几个杯子?”小宝听后哭了,他说他没有打碎杯子。第二题:“小宝第一锅吃了3个饺子,第二锅吃了2个饺子,一个吃了几个饺子?”小宝说饺子没有了,都吃掉了。这是理解性的情绪。

第八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语音知觉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展在后;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前言语阶段(0-1岁),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言语发生阶段(1-3岁),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1-1岁半),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岁半-2、3岁);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岁-6、7岁)。 学前儿童的发展,主要是掌握口语的发展。 婴儿从不会发出音节清晰的语音,到能够学会越来越多的语音,是处于语音扩展的阶段。

3-4岁是语音发展的飞跃阶段。